「比起儒家思想,中國人更應該學習墨家、法家和陰陽家的思想」,對於這個觀點該如何看待?

姬夢塵


問題是……為什麼要一直在幾種幾千年前的思想裡頭打轉轉呢?

提幾個原則:

第一,關於先秦諸家思想,不能看二道販子的所謂“科普”,絕大多數都是錯的;

第二,關於先秦諸家思想,不能抱原教旨主義去看待,在不瞭解思想史演變的情況下,認為這幾個學派就是涇渭分明的;

第三,尤其不能將我們近代以來的落後一概歸咎於某種思想,認為換一種思想結果會不同。


比方說,墨家思想本來就是對儒家思想的反動。

墨家認為儒家的禮是虛偽的,強調節用(過苦行僧式的艱苦生活)、薄葬等等。因為墨家的基因不是小貴族的,而更可能是工匠的,所以不強調等級制度,而強調兼愛,尚賢。

這種思想有反對等級,追求天下大同的傾向,但一點也不新鮮。西方几乎同時代的柏拉圖“哲人王”思想,就是古希臘版的“尚賢”。但無論東方西方,那個時代這種東西是不可能進入政治實踐的軌道的,為什麼呢?

生產力還沒有發達到一定程度,組織術也遠遠沒有成熟,怎麼可能就消滅等級和剝削了呢?君不見甚至到工業革命後的歐洲,空想社會主義的實踐依然是失敗的——

步子邁小了不行,步子邁得太大了,也會扯著蛋不是麼?歷史沒有如果,痴迷於墨家再春秋戰國時代當政的朋友們可以洗洗睡了。

再比如法家,法家裡面最重要的一批人甚至就是儒家脫胎出來的,這難道不是常識?

李悝、吳起、商鞅,都算是孔子門徒子夏的徒子徒孫,韓非、李斯更是大儒荀子的學生,從廣義上講,這批人何嘗又不是“儒”門子弟?只不過後世的儒家定義窄化了而已。

還有,拿著法家這種愚民弱民的、講帝王心術的、講君主集權的思想搞歷史幻想,是忘了陳勝、吳廣是怎麼起義的咯?皮癢癢覺得生活在秦帝國很舒爽?

再有,沒聽過“外儒內法”?沒聽過“百代都行秦政法”?法家在中國何曾消失?


最後,陰陽家……你是不是在逗我?

陰陽家搞得那套五行生剋德性說,最晚到宋就沒人待見了,到現如今了,搞這套迷信的東西是安的什麼心?更不用說,最基本的常識是……漢儒就是儒家和陰陽家的合流啊,大家最討厭的“獨尊儒術”,就是大搞“天人感應”的啊……

獨尊儒術這口鍋,陰陽家怎麼不背一半?

最後把話題拉回來,都2018年了,我們應該琢磨的,應該是立足於當代世界的,更符合時代,更復雜、先進的新學術新思想,而非在公元前的思想裡排列組合,甲不行換乙。現代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為什麼要把墨家那點木匠活當寶?現代皇帝都沒了,法律體系如此縝密,為什麼要搞帝王心術?更不用說在科技昌明的年代搞天人感應這種荒謬的事情了……


夜小紫


不要拿墨.法.陰陽家說啥了,他們的學說放到現在(高)的後輩學不來也學不了(低)的能理解但是學不到相上。同是受儒.法等 家的思想影響過的日本在近現代的社會結構和制度變革上就比中國變革的成功。我們也可以成功但顧慮太多反而裹足不前一次次失去了變革成功的機會。太捨不得眼前的既得利益了。所以,越是這樣越是被善於變革的國家瞧不起。


曲流茗道


我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古老文化的泱泱大國,民族之多、區域之廠,不可能會受單一宗教文化的影響。多宗教、學派的出現並存,是歷史的必然。

縱觀歷史儒教、陰陽家(道教)法家、墨家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民俗、哲學、及國家制度,各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由於儒家以禮、義、仁、信、忠、孝等,有一完整的教派信仰思想。被歷代統治者所接受,並加以利用。早己在廣大民眾中加以利用。影響遠高於其它宗教學派。

陰陽家(道教)自伏羲陰陽學的問世,到老子《道德經》陰陽學之道。無不博大精深,哲理深奧。是我國文化之源。但由於神秘的玄學思想,在古代只能被上層少數人所擁有。

法家以法治國的理念。墨家崇尚道德高尚。兩家皆沒有儒家思想範圍之廣。也沒有陰陽家發展之早。影響有限。

綜上之述,我們應該正確對代古老文化,吸取精華,剔去糟粕,使各宗教、學派並取,才是正確對待國學之道。


上善若水266899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這些思想的主張是什麼。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創立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核心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儒家思想是想制定一套道德規範,希望所有人包括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都遵守,一方面統治階級要施行“仁政”,另一方面被統治階級要遵循各種禮制,從而達到國家穩定,一派祥和的景象。由於儒家思想更注重維護社會的現有秩序,而忽視了秩序的設計本身是否合理。說穿了,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另外儒家思想重教育,輕刑罰,說簡單點就是對不守規矩的說我譴責你,又對守規矩的說你心胸寬廣些,不要和他計較,讓讓他,所以往往會導致不守規矩的人佔便宜而循規蹈矩的人吃虧。

法家思想是通過建立一套法制,實行“法治”,反對維護特權的禮制,“人治”。宣揚法制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代表人物有商鞅、韓非等。墨家創始人墨翟,墨家思想主張人人平等,反對儒家崇尚禮制的形式主義(如對死去的人厚葬耗費大量錢財,而且還要守孝三年,也造成人力浪費)而造成巨大浪費。墨家思想也提出了類似於制度的主張,並教導墨者們成為制度的推行者和執行者。陰陽家主要以管仲學派和鄒衍為代表,陰陽家思想是陰陽交替、輪轉循環。其實就是說世界萬物的變化有其內在的規律,通過發現規律來指導人類活動。

綜上所述,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和陰陽家思想實際上就是說要實事求是,按制度和規律辦事,反對形式主義的禮制,不贊成“德治”。這和我們當下的情況可以說不謀而合,而儒家思想則禁錮了我們的思想,雖然能實現一時社會的安定,但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只強調“德治”容易助長不良風氣,造成善良的人吃虧,而不守規矩不但沒受罰有時還會讓他們佔便宜。因此,有很多人會覺得儒家思想不合時宜,倒更應該學習法家、墨家和陰陽家思想。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德治”的確起了很大的作用。光有“法治”沒有“德治”也是不行的。它之所以被批判是因為把“德治”當成維持社會安定的主要手段,我們完全可以把“德治”當成“法治”的補充。另外,儒家思想所倡導的某些形式不合理,我們可以只把儒家思想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不必糾結於它有時代侷限性的某些形式。


迷失者樂園


提出這個觀點的人,肯定是對儒家、墨家、法家和陰陽家的思想都不太瞭解。

墨家是強調“大公無私”的,其實是一種原始的烏托邦思想,對人在道德上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施行於社會的結果,反而會是一種災難。墨家思想的主要問題是脫離現實,空談道德。

法家講的是嚴刑峻法,不論人情,在情與法中只重法不重情。以法家思想治理的社會,優點是效率高,缺點是暴虐殘酷,政府系統中會酷吏橫行,秦朝社會就是一典型。像伊斯蘭世界的一些教法國家,以伊斯蘭教法為最高準則來治理,要求全民不折不扣來奉行,從而常常漠視人類社會的世俗情感;這種治理其實也是一種“法家”治理。你會接受嗎?

陰陽家崇奉數術與“五行思想”,發揮其長處的話,會重於研究哲學,探索奧秘;但是其缺點比長處大,基本上是與鬼神迷信思想相伴的。若以陰陽家思想來統治社會,整個社會一定會陷入只信鬼神不信蒼生的愚昧狀態。

只有儒家才是真正尊重世俗社會的,強調的是從上到下的自我修身,強調全社會養成仁義禮智信的文明教化之風,告誡統治者應自律以為民眾典範。儒家是以社會形成善良風俗與文明秩序為治的。只有儒家才是迴歸了人與社會的基本常識,切中社會治理要害的。儒家的治理思想,乃至於現代社會都是不過時的。

實際上,我們一般人所認為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思想,其實跟儒家都沒什麼關係,只是被扣到儒家的帽子上而已。


建章看世界


從現代文明角度來說,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如果不是董仲舒獨尊儒術,而是百家爭鳴,那麼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體系會更加完善。儒家重道德,法家重製度,墨家重科技,陰陽家則是國家戰略思想指導智庫。

早在兩千多年管仲、子產、商鞅就實施“依法治國,”韓非子進一步完善法家理論,法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重點講墨家和陰陽家的思想和主張,來看看墨家和陰陽家為何值得學習?

一:墨家

1,三表說 ,也可以理解為現代的邏輯學

墨子把名、實關係當作哲學範疇提出。主張“取實予名”,認為糾緾概念難以分清是非,只有在客觀實際地,才能判斷是非,提出立用論要有本(根據);立論要有原(證明);立論要有用。這是著名的三表說。

2、墨家後學

後人以墨子的三表說作為基礎,建立起邏輯分析諸理論,發展出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及靜力學等研究,是謂“墨家後學”。近代有大量學者如錢臨照鑽研《墨經》,發現《墨經》幾乎涵蓋了哲學、邏輯學、心理學、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自然科學等多個學科內容。

二:陰陽家

1,以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為宗旨,故名陰陽家,又稱“陰陽五行家”或“五行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東周戰國末期齊國的鄒衍。陰陽本指事物兩種相互對立的方面,“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繫辭傳》,莊子將之定義為氣所包含的矛盾對立要素,“陰陽,氣之大者也”《莊子·則陽》。陰陽家則把陰陽矛盾作用引起的變化推演至神秘化,“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2、五德終始說 “五行”最早見於《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戰國時五行說相當流行,有相生相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和“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觀點。陰陽家以五行為五德,認為歷史朝代的嬗變即遵守五行相生相剋之道,是為‘五德終始說’。

3、陰陽家與道教

陰陽家學派在魏晉以後已不復存在。陰陽家著作“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都沒有流傳下來。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保留部分內容。陰陽家在戰國時期與道家、方仙道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朝時融合老子的學說形成黃老道,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今日部分傳統民俗療法、風水師、堪輿師、中醫、相命者等強調“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五行相剋”來養生、定命的說法也是陰陽家的餘留。


霍大勝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簡略說一下儒家、墨家和法家思想。

一、儒家提倡憲政和法治。

孔子曰:君君、臣臣。首先,以君道的標準約束君主。然後,再以臣道的標準約束臣子。就是以禮法把君主和權力關進牢籠。而人民卻擁有廣泛的自由——禮不下庶人。今日謂之——憲政。

儒家還主張,把人民當奴才的暴君,必須誅殺。孔子謂之:湯武革命。孟子謂之:湯武誅獨夫。

儒家還主張立法為民,司法獨立,疑罪從無,不罪無辜。今日謂之法治。

儒家的最終理想,是建立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大同社會。

二、法家是捍衛君權,奴役臣民——馴奴。

法律體現君主的意志,君主牢牢鉗制刑罰,寧枉勿縱,夷租連坐。法家是法治的頭號死敵。

法家還主張尚奸,即選拔重用奸惡之人。

行惡政,包括馭民六術:貧民、弱民、疲民、辱民、愚民、虐民。

法家還提出三綱理論。韓非謂之: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

韓非子甚至提出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張——主而誅臣,焉有過!

總之,法家是讓人民做君主的狗奴才。大臣是:從主之法,順主之為,專心於事主者,為忠臣。人民是寡聞從令。

然後,對比儒家與法家的政治實踐。

中國兩千年曆史,其實就是一部儒法之爭史。

秦始皇用法家思想,實行愚民政策。禁燬詩書及百家言。創立誹謗之法。即批評政治,罵天子之者,處死。【秦皇創法,是中國法治史上的一次巨大倒退】

漢文帝重用儒家大師張倉為丞相,放開言論,廢除誹謗之法。廢除夷族連坐之法。【張倉廢法,是中國法治史上的一次巨大進步】

漢武帝時。重用法家酷吏張湯,重立誹謗罪,夷族連坐之罪。【張湯立法,又是中國法治進程的一次倒退】漢武帝還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江充,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法家酷吏張湯,甚至以腹誹罪之名,處死顏回十世孫,儒家大師顏異。【肚子裡罵漢武帝之罪】

隋文帝時,再次放開言論,廢除誹謗之法。

明清兩代,再立誹謗罪。

從歷史實踐中可知,每次儒家得勢,社會更加進步。每次法家得勢,社會就會倒退。

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隋唐宋三朝,代表了華夏文明的巔峰。而明清五百年法家思想的統治,孕育了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奴性。

然後,再說一下墨家思想。法家——馴奴。儒家——立人。墨家——滅欲。

墨子認為慾望是萬惡之源。主張扼殺人的一切精神需求,七情六慾。最符合墨家思想的,是電影《致命拜訪》中,感染外星病毒後的人類社會。

說中國更適合法家和墨家之人,要麼是民智未開的愚民,要麼是奴性十足的狗奴才,

附錄一:中國歷史上最接近儒家思想的時期有三:周王朝、新朝、北洋政府時期。最接近法家思想的時期也有三:秦朝、漢武帝時期、六十年前。

附錄二:鄙人對法家研究最為精深。卻對陰陽五行學派一無所知。不敢對其妄言。


楊朱學派


其實這個是沒有必要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所說的儒家思想,已經不是原來的儒家思想。

經過幾千年的歷史轉變,由於各個王朝的統治者的各種需要,對正統的儒家思想進行了各種改變。所以說,現在我們所說的儒家思想,早就是被曲解的,一種鞏固政權的工具,而不再是人們需要學習的一種為人處世的方式。

但是,只要我們能夠拋去那些政治色彩,儒家思想還是可以作為主要的學習對象的。相反的,如果其他的思想也經歷過類似的命運,或許還不如儒家思想牢靠呢!

謝謝





燕子吃小魚


不可否認的是。墨家的先進性。他所提倡的思想,被現在的社會所契合。他否認天命。認為世界是公平的,要人去拼搏去改變。他提倡兼愛非攻。提倡人人要互相愛戴,但不是儒家的那種。愚親,而是為了和平。他提倡人們要探索世界,豐富知識,他要求尚賢。讓人民自己推選,有才能的人管理國家。他提倡節約,墨家有自己的道德規範。認為辦了壞事的將遭受上天的懲罰,這是一種道德理念。墨家是真正的務實者,真正的行動者,真正的社會者。法律誕生於上古時期,但是到了夏朝才真正的成熟。諸子百家要相互借鑑,墨家的思想,政治體系,法家的嚴明的規範,儒家更完善的道德體系。道家那種寬闊的胸懷,猜不透的哲學。結合起來,才是一個完美的國家。





南征北戰nono


儒家與墨家,法家,陰陽家等學派均是中國歷史上的關於道德,禮儀,哲學,思想的寶庫。但各家研究重點不同,理論側重有異,因而在歷史上對中國文化哲學思想的形成貢獻已不同。儒家思想及文化影響較大,是因為,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涉獵領域廣泛,特別是在秦,漢時期,尤其是漢代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歷代帝王對治理國家,教化百姓感到十分有益,使其思想觀念,道德倫理,管理方式綿延流傳,深入人心,已衍化為民族傳統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