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兩位原副主席爲《三峽工程史料選編》撰寫序言

全国政协两位原副主席为《三峡工程史料选编》撰写序言

全国政协两位原副主席为《三峡工程史料选编》撰写序言

本文攝影:劉華 汪正洋

《三峽工程史料選編》是經原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同意,由國務院三峽辦協調,三峽集團為責任主體,組織300多位專家編纂的。收錄了從20世紀初提出開發三峽設想到三峽工程建成併成功發揮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效益百年以來重要史料,包括:文件、批示、講話、勘測設計、論證、建設和試驗性蓄水的全過程以及有關三峽工程的研究文章和新聞報道等。全書分為18卷,25冊,近4000萬字,編審工作年內即將完成。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黨中央關於興建三峽工程的決策是正確的,工程建設是成功的,綜合效益是巨大的,成為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里程碑式重大工程。

全国政协两位原副主席为《三峡工程史料选编》撰写序言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視察三峽壩區時高度評價三峽工程的重大作用和歷史意義,指出:三峽工程是“國之重器”,是靠勞動者辛勤勞動自力更生創造出來的,三峽工程的成功建設和運行,使多少代中國人開發和利用三峽資源的夢想變成現實,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重要標誌。

全国政协两位原副主席为《三峡工程史料选编》撰写序言

錢正英副主席在“總序”中寫道: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在武漢和三峽壩區講到長江經濟帶時指出,長江經濟帶工作的重點不是搞“大開發”,重點要放在“大保護”上。這為我們治理長江指明瞭方向。我認為,三峽工程建設成功,標誌著我國由近代水利到現代水利的轉變。這就要求我們轉變治水理念,要從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去思考人與江河的關係,關注江河健康,保護江河生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孫家正副主席在“三峽文化卷”“序言”中寫道:

三峽工程建設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也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就是“科學民主、團結協作、精益求精、自強不息”的三峽精神,激勵著建設者創造了世界治水史上的奇蹟,文化史上的豐碑。

全国政协两位原副主席为《三峡工程史料选编》撰写序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