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與」除夕「相關的地理知識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時間的腳步既將抵達2018戊戌年,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裡,到處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全家人團聚在一起過大年,地理蹊祝各位除夕快樂。

今日除夕 | 聊一聊與”除夕“相關的地理知識

除夕的日子不是在元旦前一天?

除夕,俗稱“年三十兒”。“除”,以新易舊曰除,即交替之意;“夕”,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除夕”即含有舊歲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之意。除夕與春節首尾相連,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時刻,自古傳承著祭祀神祖、“守歲”、“壓歲”、吃年夜飯、包餃子等習俗。

今日除夕 | 聊一聊與”除夕“相關的地理知識

除夕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一夜不睡,迎候新年。據《荊楚歲時記》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2月15日,是農曆丁酉雞年的最後一天,臘月三十,民間俗稱“年三十”。都是一年,為什麼西方是以1月1日作為起始?其實最根本的區別國外計年方式大都採用的是陽曆,而咱們中國的新年採用的是農曆(陰陽曆結合)計年。農曆計時應用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咱們中國的二十四節氣。

今日除夕 | 聊一聊與”除夕“相關的地理知識

中國二十四節氣圖

從頭一年的立春到第二年立春所經歷的時間,就是一個精確的“迴歸年”。這也是大家在地理上所學到的基本知識。按照陽曆計法可精準地應對迴歸年,但對於這種記法來說,30或31的“月”有名無實;而陰曆的“月”是月亮陰晴的週期,這樣的話“年”則有名無實。

而咱們的農曆,則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它既有陰曆的要素:朔、晦、弦、望、閏月,還有陽曆的要素:迴歸年。農曆中的“月”就是真實的月亮圓缺週期,所以我們可以在農曆八月十五那天賞圓月。但“12個月”和“一個迴歸年”長度並不相同,因為而我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週期為依據,一個月約29.5天,12個月為353天—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1天左右。而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為一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所以農曆用19年設置7個閏月來彌補這種不足。

除夕的”春風送暖入屠蘇“

屠蘇有說是指酒,也有說是指的茅舍、草菴。

今日除夕 | 聊一聊與”除夕“相關的地理知識

今日除夕 | 聊一聊與”除夕“相關的地理知識

春節大多出現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之間,此時期太陽直射點已經開始從南迴歸線向北移動,我國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日趨增大,白晝時間變長,氣溫也會隨之回暖,雖然此時亞洲高壓依然強盛,冬季風頻頻南下,大風降溫還會持續,但已能明顯的感受到春意,所以此時東南春風吹來是明顯的送暖給大地。

今日除夕 | 聊一聊與”除夕“相關的地理知識

除夕:中華文化的延續

除夕,一家團聚。千里之外也要回歸故鄉,回到那個雖偏僻但溫馨的家中,與家人共進一餐團圓飯,共守傳統習俗。

今日除夕 | 聊一聊與”除夕“相關的地理知識

每年除夕前,大批外地短時務工或長期工作人員,不辭辛勞,返回故鄉。每年春節前後這種大批的人員流動,並不屬於人口遷移。這其中有人選擇鐵路交通運輸,有人選擇公路交通運輸,有人選擇航空運輸,因中國公路的密度一直處在各交通運輸線之首,所以中國人大多還是選擇

公路出行,這種交通運輸方式靈活性強、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相對較強。隨著交通運輸方式的高速化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人採用高鐵方式出行。

今日除夕 | 聊一聊與”除夕“相關的地理知識

傳統的爆竹在燃放時有聲、光、尾氣、粉塵等,燃放後爆竹廢棄物會形成大量的垃圾,會對環境造成汙染,燃放爆竹特別對大氣的汙染更甚。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傳統歷史文化習俗也得到了更新,”爆竹聲中一歲除“也換作了其它方式,文化並沒有中斷,而是以其它方式延續了下去。

過年好!

我國幅員遼闊

南北東西各地除夕夜的團圓飯

和天氣狀況各不相同

你那裡是什麼樣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