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3unshine丨“被迫”逐梦演艺圈

文 │阿Po

3unshine在北京的住所,是公司练功房里侧一间储物室改造的小房间,不到十平米,三个人“抱团取暖”睡一张床。每天的训练就是从小屋里走几阶台阶就到了练功房,上午9点直到傍晚6点。

三名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正在体验着和许多人一样的“北漂”生活。不太容易,但有梦想;还没有成真,但就在眼前。

有的偶像是“可以面对面的偶像”,3unshine则是“让普通人看见梦想的偶像”,现实的残酷与美好的梦想交错,在她们身上一览无遗。

看见了她们就是看见了自己,照镜子一样,面对面,赤裸裸。

专访3unshine丨“被迫”逐梦演艺圈

左:Abby;中:Cindy;右:Dora

在搜狐自制综艺《送一百位女孩回家》里面,3unshine被“观察者”丁丁张送回了“家”,是她们“北漂”的住所。

“我还以为是把我们送回自己家,有爸爸妈妈的那个家,然后就不回来了。”

说话的Dora是三个女孩子里面唯一不是圆圆脸的那一位,她从来都闷闷的,不爱说话,很少说这么长一句。这个时候她看着番妹的眼神有些委屈巴巴,可能是因为天生有些八字眉,会让人觉得她真的想家了。

“我在想,他们真的要送一百个女孩子回家吗?”

Abby是3unshine的队长,话多爱玩梗,也爱瞎说大实话。

而Cindy,很多人口中的“C皇”,在一旁听得笑呵呵,没说话。

都是网友在以她们的外貌取乐时,看不到的普通女孩的那一面。

专访3unshine丨“被迫”逐梦演艺圈

在《创造101》第二期就被淘汰的3unshine,其实是圈了粉的,没人想到她们可以比较整齐的在台上跳跳唱唱,看得大家都还挺开心。

那之后她们得以出现在网友眼前的机会又多些,随着这些不同场合中的曝光、作品的推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网友渐渐收起嘲讽,开始想正视她们。

对她们的误解很快解开,她们变得真切立体起来。

专访3unshine丨“被迫”逐梦演艺圈

偶像江湖的“里世界”

Abby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里说了一句很扎心的心里话:

专访3unshine丨“被迫”逐梦演艺圈

“我们内心都清楚,都清楚他们要我们来干什么,或者是让我们来达到什么目的。”

“这些东西你阻止不了,只能去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世界就去改变自己。”

很多事情她们心里是“门儿清”的,以前也知道,但没有现在这样情真意切的感受到。两年多前出道的那一刻,就是踏入社会的一刻,之后被迫成长。

第一次的荧幕经验是在网络爆红之后,登陆安徽亳州本地电视台农业频道的《药都时空》采访,就发现原来录节目不是想象中的那样。

“以前我们以为录节目都是真实的,没想到这种电视台的采访都是找了托儿,很多演员,是录播的。”这个被三个女孩儿称为“很雷”“超级尴尬”“不想回忆”的第一个节目,也教会了她们:节目都是有台本的。

可能印象太浅,不够“切肤之痛”,才会再掉进同一个“坑”。

“我们去《创造101》的时候,他们(节目制片人)跟我们说肯定能撑到五期之后的。还跟我们说说Cindy肯定能撑到最后进前11名。”

如果这些话可以百分百相信,那去年也不会发生“袁立《演员的诞生》被淘汰,怒揭娱乐圈内幕”的一场闹剧。哄你上节目的时候什么都好说,反正没有白纸黑字,上了节目就又是一份新剧本。

专访3unshine丨“被迫”逐梦演艺圈

三个女孩儿现在应该是真的门儿清了。好在她们原本也并没有强烈的欲望上节目,失落感随之也不会那么强烈。至于来自舞台上下、屏幕内外的那些“指指点点”,自诩“因丑出道”的女孩们已经差不多“习惯”了。

“只有Cindy想去。”Abby的爆料揭露了她们“追星”的本质,“一开始跟我们说导师可能有蔡依林和林俊杰,我们还非常高兴,你知道吗?Cindy想要蔡依林老师的微信。”

最后导师是谁,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后来想说,没有蔡依林老师的话,能要到郑爽的微信也行啊。”Abby忽然直起身子。

一开始寄望于胡彦斌老师是不是可以帮忙牵线认识到郑爽,后来的故事,大家也应该都知道了。不止是因为胡彦斌和郑爽上个月分手,还因为3unshine没有在舞台上表演胡彦斌为她们选定的歌,引来胡彦斌从现场到微博长文一番“语重心长”的品论。

专访3unshine丨“被迫”逐梦演艺圈

“他现在应该是恨死我们了吧。”

也就小孩子可以这样“童言无忌”了。但不选择胡彦斌为3unshine量身改编的《拜托别黑我+宝贝对不起》,却未必是出于少女的叛逆。

大人与孩子的世界通常都有歧义,胡彦斌认定的“量身”改编,从歌名就可以看出那是一首由胡彦斌自己视角对3unshine做出的理解,和3unshine的自我认定不一样。

“他们拿了一个很好看的蛋糕盒来(包装我们),但我们却不属于那个蛋糕盒。”

Abby的话,是很多大人眼中的“疯言疯语”,其实3unshine映射的就是每个孩子,那段年少时被大人不理解的经历。

无论是大人和孩子,演艺圈的前辈还是新人,人与人之间有着天差地别的想法很正常。三个女孩子没有接受胡彦斌的歌,她们也并没有后悔,欣然接受被淘汰,也有欣然退赛的。只要勇于承担结果,碰壁又何妨?

专访3unshine丨“被迫”逐梦演艺圈

三个女孩,一出好戏

在三个女孩子里,队长Abby话最多,多到可以Slay全场,她也是唯一在《创造101》的时候没有被一轮淘汰的。怎么看都像是业务水平最好的那一个,忍不住想问她,为什么不Solo发展?

“你这个问题很欠哎。单飞到哪里啊?单飞到哪里都飞不起来。

面对这样的“挑拨离间”,Abby皱起鼻子瞪了眼番妹“还击”,她的言下之意是“谁都离不开谁”,又有些对亲近的人羞于说出肉麻的温柔话,故作生气,模样却是有点奶凶奶凶的可爱。

在《创造101》的时候没有选择胡彦斌改编的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专访3unshine丨“被迫”逐梦演艺圈

“我和Cindy可以练好,但是Dora怎么办?我们肯定想要说是让大家都能够展示在别人面前。”

因为Dora是自认天生五音不全,慢歌会把这一点全部暴露,《小青龙》这样青春洋溢又热闹的歌,更能平衡三个人的能力。

“适合更燃一点的舞台”“结果当时死气沉沉”“我们都是面无表情”……在总结舞台经验,也在嘻嘻哈哈地打趣自己,这是三个女孩最日常的沟通和表达。

21世纪生命力最长的女团S.H.E.也是这样三个人,三角形是世上最坚固的形状。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女孩子的“戏”,也很有趣。

“因为我年纪最大嘛,肯定要照顾她们的。”

《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的发布会,因为张朝阳和周笔畅的在场,粉丝与保安混杂,现场有些拥挤,三个小女孩也挤在一起,Dora紧紧环抱住Cindy,Abby像个护犊子的家长站在她们前面。

“那是高一刚开学的时候,一天的午后……”梦想是开始于这样一个标准偶像剧式的场景中,“还是不要说了,后来就雷死了。”

Cindy忍不住一句话终结了故事,“不就是一天下午我们遇见了,然后加了个QQ就认识了嘛?有什么雷的,很简单嘛。”

专访3unshine丨“被迫”逐梦演艺圈

“你当时黑的显眼你知道吗?”

“那不就是因为夏天晒的嘛?”

“但你现在也没白回来啊”

“谁说的啊?”

“Dora更恶心,她军训过后才来学校,我们班所有人都黑了一度,就她白。”

“她不是白,是黄。”

原本吵吵闹闹的Abby和Cindy,忽然矛头一转,指向了Dora,Dora就还是那副挂着八字眉的委屈脸,任她们吵,不说话,但始终带着笑意。她是三个人里面最小的那个,会帮Abby按摩三个月,会在Cindy低头签名时帮她把长发捋起来,是个温柔贴心的人儿。

一个发言人,一个插科打诨,一个沉默聆听,是组合最好的配方。

“我们现在的关系?就是很塑料啊。”

“比塑料再厚一点,快成胶布了。”

成了胶布,可能就再也分不开了。

曾经被指责过“不配”成为女团的3unshine,好像反倒成了比更多女团拥有“团魂”的组合。

三个女孩的这出“戏”,普通得来,像是每个校园女孩日常的青涩友谊。比起宫斗撕X,普通的女孩子在心底深处是更艳羡这样,在追逐共同梦想时诞生的“革命情谊”。

平凡的生活中并不太多这样的患难与共,所以少年少女的看客们,在3unshine身上获取了这份温情与热血,也获得了强烈的共情。

专访3unshine丨“被迫”逐梦演艺圈

咫尺之外的未来

三个小女孩,可以在非一线城市里,以并不出众的外貌和能力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的。

3unshine出道竟然快三年了。

专访3unshine丨“被迫”逐梦演艺圈

为了一部苹果手机出道的时候,Abby也忍不住吐槽自己,“当时肯定没有认真啦,认真会搞成那样吗?”

所以“搞成那样”,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按照Abby的形容,出道三年来,工作并不算多,上了热搜的话,就会有些工作找上门,如果没有热搜,公司也没钱去刷热搜。即便在北京可以挣钱,也还是需要父母“救济”的状态。

3unshine逐渐圈粉,除了靠姜思达《透明人》的访谈、靠《创造101》的表演等等,也有很多人听了她们的《我要做你女朋友》《3Q》《朵蜜》这些歌,爱上了。可大部分人脑海中的3unshine还是“热搜偶像”。

“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流量,不关注我们的作品,只把我们流于刻板印象。”

一直在强调自己是“不走寻常路”的偶像,其实已经走回了一条最寻常的寻常路:靠作品说话。

她们或许把自己并非单纯“甜美系”偶像的定位“误解”为了“不走寻常路”,这与大众所误解的“哗众取宠”也有天壤之别;周遭人对她们所欣赏的“个性”,其实也该是“自信”,拥有自信的偶像,才有勇气走上舞台,才有可能闪闪发光。

专访3unshine丨“被迫”逐梦演艺圈

本来在班级成绩都是中上游的水准,都来自中产家庭,何苦要做偶像?

“既然已经误打误撞进了这行,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情做好?”

Abby说得着急,语速一快还会有些磕巴,她憋不住这口气,原本组合快散了,她拉下面子把大家劝回来。

“现在不管我们怎么说,别人都会说三道四。与其半途而废回去被人嘲笑,不如打扮得光鲜亮丽,正大光明地接受别人的指点。”

现在,Abby已经学会了吉他,能简单弹唱,奶音可以撩人,她还想学bass、电吉他甚至架子鼓;Cindy瘦出了小蛮腰,100斤也不到,已经可以在亳州的舞蹈班里教其他学员跳舞;Dora虽然上了一节古筝课就被经纪人召回了北京,但她还想继续。

“没有必要管别人怎么看我们。”

是啊,所学的所经历过的,都将成为人生的一块拼图,慢慢填满自己,再成就明天。

“人生总要做几次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情。”

人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有一个奔头,对十七八岁的女生来说是值得珍惜的。

专访3unshine丨“被迫”逐梦演艺圈

太多的十七八岁少年人,甚至还在高考与学业中陷入迷惘,灯光闪耀的舞台,五光十色的未来,或是不切实际的虚浮幻境。

现在,大家终于看见了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孩子替自己去探究去追逐。在这面“镜子”里,看到的是每一个普通人追梦时的模样——有质疑,有误解,有伙伴,有成长。

便再也无法嘲笑下去:毕竟,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更何况她们真切地踏出这一步,之后继续勇往直前,更加了不起。

3unshine的粉丝说:

谢谢3unshine替我们实现那些我们不敢去继续追逐的梦。我真的很喜欢你们那种不服输,那种倔强。我不知道女团的标准是什么,但是我知道偶像的标准就是可以给人一种勇气,就是我看到了TA,我就觉得有希望了。

3unshine还没有达到梦想的彼岸,如今没人知道她们究竟能走到什么时候,年底的演唱会可不可以非常顺利成功。

兴许,有时梦想近在咫尺,却一直触碰不到,也是另一份努力追逐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