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赢吗?小米需要的转型之路

能赢吗?小米需要的转型之路

目前金融市场除了国家去杠杆打击投机外最大的事莫过于证监会自己提出的独角兽概念。作为今年最具看点的小米IPO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虽然他去了港股),现在市值4000亿港币,从无人认购到完成历史最大的超额认购也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有人说小米估值的自降身价是超额认购的主要原因。但其实我们都清楚,资金在寻找利润空间,如果估值过高首发股就没有了优势,谁去认购他呢,低发行价让资金看到了大额盈利的可能性。资金永远都是逐利的。这点谁都不可否认,但是我认为资金逐利之后就会慢慢退出这个企业,小米也将变得一文不值。

我们都知道前一阵的中兴事件,有人认为是高层对于美国的处罚执行不到位导致处罚力度加大,也有人认为是中兴不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让人抓住了把柄,作为全球四大通信供应商之一,拥有全球通信15%的市场份额,每年营收1千亿美元,就这样的企业再一个小小的芯片面前栽了跟头。联想公司为了取得高通的骁龙845的优先发售权不得不投高通一票。而小米公司又有什么可以拿的出手的硬件呢,全球化的发展,让小米从全球采购最优性价比的部件组装成中国最爆款的小米手机。但是总有些东西就是不可替代的:最核心的就是芯片。其实这不是一份小米的事情,如果中国有一家能拿的出手的芯片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而小米是否应该加大芯片及其他替代品的投资呢,我想应该。

能赢吗?小米需要的转型之路

不可否认未来是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时代,人工智能将是下一个风口,科技股将走在时代的前沿,而工业将作为附属企业存在,智能将引领时代的发展。然后中国为什么这么多年仍然在高科技前沿没有太多的话语权,没有核心材料技术,没有核心的工艺技术,没有核心的制造技术,我们用国家的超发的大量货币在全世界买买买,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台,对技术出口加了很高的壁垒,我们不能在像以前那样以市场换技术,当然全球技术瓶颈的出现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区追赶发达国家,但是我们需要正视自身,不是有了高营收就必须有高市值。小米2017年营收1146亿元、研发经费投入32亿、研发经费占比0.028,不到3%。作为高科技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不可谓不低,我们都知道国际大公司现在都是全球采购、但是他们手里掌握着不可替代的关键部件,而我并没有看到小米公司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关键部件。也就是说小米并不是不可替代的,这也就是中国一夜之间冒出来那么多品牌手机公司的原因,只要营销做的好,操作系统用户体验不错就可以卖出好的销量好的价钱,所有人都在卖情怀讲故事。

能赢吗?小米需要的转型之路

小米拥有的专利就像中国人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一样,不能说一文不值,确实没什么含金量,他不能像华为一样和国际巨头打专利战,都是徒有的虚名。虽然也有些价值,但是真正的贸易站开打后,没有人会和你将规则,你的所有专利别人一样可以使用,但是别人的核心硬件你却无法自己生产,没落是迟早的。

现在的小米若遭遇中兴事件,肯定输的和中兴一样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