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认输”,决定他一生的命运

教孩子“学会认输”,决定他一生的命运

教孩子,学会认输

一个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往往看不出他与其他人的差别。只有当遇到挫败时,才能看出人的伟大。

我曾见到过一位全运会柔道冠军,我问他心得的时候,他说我们刚刚开始训练的时候,第一课就是学会如何在摔倒之后不让自己受伤。你首先必须不断被人打败,然后你会滚翻、用特定姿势确保自己倒下之后不受伤。

这是最重要的一课,我们也要教会孩子失败之后不受伤,在失败后看到光明。

我和白岩松老师交流过,他和我讲了他自己关于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心得。这两次奥运会的转播,他都参与了。在北京奥运会上,他的感觉是,我们的运动员只会赢,赢了之后热泪盈眶,我们不会输。

在伦敦,他感觉到,欧洲运动员都“会输”,他们即使拿个第6名、第8名甚至第21名,都开心得不得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在那个过程中已经有了收获。比赛只是整个过程中的一段而已,并非全部。

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我儿子在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和他爷爷下军棋、围棋、象棋。为什么?每次都是他爷爷输了,后来我看不过去,我和他下棋,每次都是他输。尽管他不愿意和我下,但我每次必须让他跟我下,必须学会输。

孩子只有真正经历挫折时才会找到光明

什么叫挫折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在经受挫折的时候,知道有光明。为什么有些孩子会跳楼?就是他经受挫折后觉得人生已经一败涂地了。真正的人生不是这样的,我们必须要让孩子知道,败了不要紧,败了一定还是有光明存在。

但光靠说教是不行的。只有他在一次次失败中,你带他去寻找,是不是还有一线亮光,是不是就可以走出来了。走出三次后,他就知道挫折后有光明,就没有更大的人生风险。

在学校里面有我们一个学生创业的基地——松林书苑,这里会不断挂出“重新开业”的牌子。为什么?因为他们公司“死了”,“死了”之后重新开张。说实在的,我知道学校有200多个社团,但我也搞不懂究竟是多少个,因为今天建了两个,明天垮了三个。

有人说,你能不能派老师专门给辅导一下,让他们别再垮了,我说不可以。因为一旦老师介入,学生很多东西就得按老师的想法做了。而且我希望孩子的社团在学校都垮过一次,办个社团3个月、半年的,然后垮了,多好!人生重要的财富!这比到社会上办公司垮了的成本低多了。

教孩子“学会认输”,决定他一生的命运

我们学会“低头”,孩子也会学会“低头”

学校里有个“道歉日”,是10月12日。因为,我们有年秋天,着急栽大树,结果这棵大树晚上十点以后才让进五环内,用车拉到学校已经夜里12点了,就在学生公寓旁边栽了起来,工人们吵吵闹闹,把好多学生搞得没睡好。

学生当天晚上就给我了发短信。转天我就让总务处在学生的公寓楼,向全校贴了两封“道歉信”。这一道歉,学生的态度马上就变了,他们认为,既然学校已经道歉了,我们也不该这么计较。后来,这一天就成为学校的“道歉日”。

我也会经常向学生道歉。有次中国教育学会临时安排我去台湾,平时我的出访都是已经安排好的,但因为我是学会副会长,他们说在台湾有个论坛没人去,临时让我过去。但我已经和孩子们说好在周一“校长有约”共进午餐,两个星期前就已经约好了,去不了,怎么办?道歉,我给所有学生写道歉信,后来,学生们也原谅了我。我从台湾回来后给大家补了饭。

有成就的人生靠的是不断延伸“长板”

“木桶理论”害了我们好多年,总是认为短板决定能盛多少水,但在这个世界,短板是可以连接的,我需要装水时,我接一块板插上去就行了,李四有个短板拿张三的插上去就好了。你让我攒齐所有板,对不起,我一辈子都攒不起来。

当我们的孩子有短处的时候,家庭、社会和学校都急着做一件事,就是去补短。其实,更重要的是,尽快去发现长处,他一定有自己的长处。

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导演之一王潮歌说过:短处我才不管呢!我是用我的长处来工作和生活的。这人非常有个性,人家就是能做出《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这样的好作品,她非常擅于和别人合作。

印度有一部很著名的教育电影,叫《地球上的星星》,大家可以去看看。讲的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考试分数经常是零分,但他遇到了一位老师,将他当成宝贝,最终将他培养成为一个绘画的天才。

“发现真的你,找到自己,你就是太阳,光芒万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