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書畫拍賣市場行情走勢分化

從今年中國內地及香港幾大拍賣行已經結束的春拍來看,香港拍賣市場上的古代書畫和近現代書畫行情比較穩定,同比出現小幅增長,當代書畫細分市場仍有待觀察和培育;而內地市場沒有延續去年的樂觀行情,書畫拍賣市場的調整期仍將持續,資金面趨緊對市場產生的影響也遠未結束。

今春書畫拍賣市場行情走勢分化

中國嘉德2018年春季拍賣會現場

香港書畫市場小幅增長

3月底,香港蘇富比在香港舉辦的春季拍賣會拉開了今年整個春拍的大幕。2010年秋拍之後,香港蘇富比順應收藏市場購藏者增長的需求,增加了每個拍賣季拍品的總上拍量,每季保持3000~3500件的上拍量,整體成交率穩定地保持在85%以上。

今年春拍,香港蘇富比共上拍3690件拍品,成交3254件,總成交率88.18%,總成交額34.91億港元。與2017年秋拍比較,本次拍品增加275件,成交量增加333件,成交額環比增長13.7%。與2017年春拍相比,上拍件數增加167件,成交量增加186件,上拍與成交的數量基本持平,成交額同比增長10.2%。從數據對比來看,香港蘇富比今年春拍的成交額較2017年春拍、秋拍均有小幅增長。

香港蘇富比書畫拍賣的策略是求精不求多,每季書畫的上拍量始終保持在270~370件之間。今年春拍有3個書畫專場,佔其19個拍賣專場的16%,這3個書畫專場的成交額達到5.28億港元,佔34.91億港元總成交額的15%。2017年秋拍有4個書畫專場,成交額達6.7億港元,佔30.7億港元總成交額的22%。2017年春拍有3個書畫專場,成交額4.33億港元,佔31.68億港元的14%。

今年春拍期間,在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專場”上拍的都是近現代書畫,共上拍280件,成交239件,成交率85.36%,成交額4.87億港元。其中,有7件作品的成交價格在1000萬港元以上,500萬~1000萬港元的有11件。

2017年秋拍,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專場”共上拍291件,成交243件,成交率83.51%,成交額5.19億港元,有5件拍品的成交額在1000萬港元以上,500萬~1000萬港元之間成交的有12件;2017年春拍的“中國書畫”專場上拍311件,成交289件,成交率92.93%,成交額3.71億港元,有6件拍品的成交價格超過千萬港元,500萬~1000萬港元成交的有10件。

今年香港蘇富比的中國書畫春拍專場上,超過500萬港元成交的高價作品仍主要集中在張大千、傅抱石、黃賓虹、李可染、吳冠中等名家的作品上,略微出人意料的是蘇曼殊作品本次躋身此列。因其作品存世極少,所以這次上拍的蘇曼殊十五開廿二冊的水墨絹本作品拍出了2881.35萬港元的高價。

今春書畫拍賣市場行情走勢分化

蘇曼殊《曼殊上人墨玅》水墨絹本作品在香港蘇富比2018年春季拍賣會上拍出了2881.35萬港元。

今春書畫拍賣市場行情走勢分化

張大千1967年作《春山瑞雪》行書七絶(一對),香港蘇富比2018年春季拍賣會上拍,成交價8300.

張大千的作品在香港蘇富比一直都是“票房”保證,這次徵集到的拍品是他於1967年創作的《春山瑞雪》。這是他送給義弟張目寒的祝壽之作,並有與畫作等大的行書七律一首。這件張大千晚期潑彩風格的作品有明確出處且尺幅巨大,書法和繪畫各11.5平尺,是張大千創作生涯中並不多見的書畫合璧的精品,估價2800萬~4000萬港元,最終以8300.55萬港元高價成交,也是今年春拍張大千作品拍出的高價之一。本場中,還上拍了張大千1940年創作的《四川山色》。張大千畫四川景色時,一般或者專畫峨眉山,或者專畫青城山,這件作品卻是以青城山為近景,成都平原為中景,以峨眉山為遠景,屬於大千早期作品,從中能清晰地看出他學習石濤和石溪的影子,這件作品以1812萬港元成交。

傅抱石1945年的作品《雪擁藍關圖》曾經分別於1985年和1990年在香港蘇富比上拍,也是香港著名藏家——梅潔樓的收藏。這幅雪景圖最終以3784.55萬港元成交,其畫意取自韓愈寫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詩中的“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句詩,傅抱石用了傳統的留白之法,並結合典型的抱石皴,描繪了韓愈經過秦嶺下藍田關的時候遇到大雪難以前行的場景。

近兩年黃賓虹作品行情大熱,其1947年創作的《青山晉壽圖》是“五十萬卷樓”主人莫伯驥之子莫培樾為賀其父七十壽誕邀請黃賓虹精心繪製的,是賓翁的精品鉅製,最終以3220萬港元被藏家購藏。此外,李可染的《江山勝境》以1152萬港元成交,吳冠中的《鸚鵡》以1032萬港元成交。

今春書畫拍賣市場行情走勢分化

左:傅抱石1945年作《雪擁藍關圖》,香港蘇富比2018年春季拍賣會上拍,成交價3784.55萬港元。

中:傅抱石1943年作《松下問童子》,香港佳士得2018年春季拍賣會上拍,成交價4172.5萬港元。

右:黃賓虹1947年作《青山晉壽圖》,香港蘇富比2018年春季拍賣會上拍,成交價3220萬港元。

香港蘇富比自2015年秋季起在香港推出了古代書畫專場拍賣,除2016年春拍沒有舉辦這個專場拍賣外,其餘每季都設有古代書畫拍賣專場,上拍作品數量基本控制在100件以內,最近3年的5場拍賣,成交率在65%~80%。去年秋拍,成交額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22億港元,上拍110件,成交率達80%。

古代書畫因其資源的有限性,導致其成交額不像近現代書畫那麼穩定。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古代書畫對收藏者知識要求的門檻較高,其資源分佈也很分散,因此與近現代和當代書畫相比,其行情的泡沫成分最少。從高價作品的分佈來看,1000萬港元是古代書畫成交高價的門檻。今年春拍,香港蘇富比上拍94件古代書畫,成交71件,成交率75.53%,成交額4041.06萬港元。其中,成交價格最高的是董其昌的仿米芾《煙江迭嶂圖書畫卷》,成交價為864萬港元。

香港蘇富比於2016年春季起舉辦當代書畫專場拍賣,上拍量保持在65~95件之間,成交額保持在2000萬~4500萬港元之間,但今年春拍沒有開設這個專場。

香港佳士得在今年春拍中開設了3個書畫專場,佔其17個專場總數的17%,成交額5.19億港元,佔總成交額36.4億港元的14.26%。2017年秋拍,香港佳士得有4個書畫專場,佔總拍賣場次的比例為22%,成交額8.13億港元,佔總成交額34.26億港元的24%;2017年春拍開設4個書畫專場,佔總拍賣場次的25%,成交額4.92億港元,佔總成交額24.47億港元的20%。

香港佳士得在今年春拍的“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上拍356件拍品,成交264件,成交率74.16%,成交額4.23億港元,有6件成交額在1000萬港元以上,500萬~1000萬港元之間成交的10件。成交價格最高的是張大千1963年創作的《觀泉圖》,估價在6000萬~8000萬港元,最終以6422.5萬港元成交,傅抱石1943年創作的《松下問童子》以4172.5萬港元成交。

香港佳士得自2014年起開設了當代水墨專場,今年春拍上拍84件,成交69件,成交率82.14%,成交額2552.63萬元。當代書畫的高價區間集中在100萬~500萬港元之間,本場有劉國松、秦風、曾小俊共4件作品的價格在100萬港元以上,劉國松的作品佔據2件,他於2002年創作的《雲與山的遊戲》以538萬港元成交,另一件《九寨溝系列:鏡海秋意濃》以150萬港元成交;秦風的《慾望風景系列5141》以225萬港元成交;曾小俊的《野逸天屏二號》以125萬港元成交。

今春書畫拍賣市場行情走勢分化

劉國松2002年作《雲與山的遊戲》,香港佳士得2018年春季拍賣會上拍,成交價538萬港元。

香港佳士得此次春拍的古代書畫專場上拍185件,成交率68.11%,成交額6995.88萬港元,12件成交額在100萬港元以上。其中,1690萬港元成交的沈周作品《移竹圖》取得了這場拍賣的最高價,還有一件文徵明的草書手卷以790萬港元成交。

從以上香港蘇富比和香港佳士得的成交情況看,古代書畫和近現代書畫的行情都比較穩定。而對這兩家而言,當代書畫這個細分市場都只是最近四年才開始增設的,目前還處於利用專場來把握藏家收藏偏好的階段,因此行情還有待進一步培養,由此才能實現香港書畫拍賣市場整體有重點並均衡地發展。

今春書畫拍賣市場行情走勢分化

左:李可染1978年作《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中國嘉德2018春季拍賣會上拍,成交價1.265億元。

右上:齊白石1952年作《滿堂吉慶圖》,中國嘉德2018春季拍賣會上拍,成交價4025萬元。

右下:清初八大山人《墨荷圖》,北京匡時2018年春季拍賣會上拍,成交價3507.5萬元。

內地市場行情調整

書畫市場行情的走勢不僅關乎這一市場內部,該板塊走勢的漲跌還直接影響國內藝術品市場的整體走勢。從去年開始,國家進一步加強了對金融風險的控制,今年又有新的資金監管規定出臺,再加上中美貿易戰不穩定因素的影響,整個資本市場都呈現資金趨緊狀態,近期股市的震盪也考驗著很多投資者的神經。資本市場流動性的下降直接導致進入藝術品市場的資金明顯減少,上述外部因素也導致很多藏家減少了今年春拍購藏資金的預算。

在今年國內春拍舉行之前,市場參與者整體抱有樂觀情緒,這直接反映在這一季上拍作品的估價上,幾家大公司對拍品的估價態度整體呈現樂觀化。但從目前結束的幾大拍賣公司的春拍成交額來看,市場沒有原本想象的那麼樂觀。在目前的市場大勢下,不少老藏家對市場的態度趨於觀望。儘管2017年國內的藝術品市場行情繼續保持回升態勢,但從我國經濟走勢變化的長週期來看,國內藝術品市場行情仍沒有走出調整期。

中國嘉德此次春拍共設有46個專場,其中書畫專場有12個。嘉德是自2011年春拍起開設“大觀書畫夜場”拍賣模式的,當時上拍件數量32件。經過幾年的發展,大觀書畫夜場的上拍數量逐年增加。這次春拍,嘉德設置了大觀古代書畫和大觀近現代書畫兩個夜場。其中,古代書畫夜場上拍24件,近現代書畫夜場上拍97件,總計上拍121件,成交79件,成交率65%,成交額6.75億元。

今春書畫拍賣市場行情走勢分化

吳冠中1990年作《香港中環》,北京匡時2018年春季拍賣會上拍,成交價1725萬元。

去年秋拍,嘉德的大觀古代夜場上拍32件,近現代夜場上拍153件,再加上墨齋的夜場拍賣上拍的38件,總計上拍223件。這三個專場總計成交149件,成交率66.82%,總成交額達到16.39億元。去年春拍的近現代和古代兩個大觀夜場上拍139件,成交112件,成交率80.58%,總成交額12.04億元。從數據上看,今年春拍的大觀夜場總成交額較去年有所下降。

今春書畫拍賣市場行情走勢分化

清代傅山草書《開我慧者並太原三先生傳》(局部),北京匡時2018年春季拍賣會上拍,成交價2518.5

在本次的兩場大觀夜場拍賣中,高價作品集中在李可染、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黃賓虹、石魯、吳昌碩、於非闇的作品上,總計有13件作品成交價格過千萬,其中包括10件近現代書、2件古代書畫、1件當代書畫,有1件的成交價突破億元。

李可染的《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是其1978年創作的作品,高180cm,寬97cm,是“李家山水”的經典之作。這件作品以其1956年到紹興山陰道的寫生為基礎,1978年根據那次寫生的意象進行了再創造,一組描繪了“崇山茂林,蔥鬱華滋”,另一組描繪了“奔流湍急,如鳴管絃”,用層層積墨表現。

齊白石1952年畫的《滿堂吉慶圖》以4025萬元成交,該作品曾是著名古董商張宗憲先生的舊藏,於2007年在香港蘇富比上拍,當時的成交價格是1018.35萬港元。徐悲鴻1918年創作的《秋林三駿》,是其不多見的早年紙本設色作品,也是他送給蔡元培的精心之作,是兩位民國文化名人交往的見證物,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最終以3450萬元成交。

此外,傅抱石的《遊春》以2530萬元成交,《柳蔭仕女》以1782.5萬元成交;黃賓虹的《北高峰一角》以1840萬元成交;石魯的《開天闢地》以1725萬元成交;吳昌碩的作品《春風太平》以1667.5萬元成交;齊白石的篆書《馬文忠公語》以1667.5萬元成交;於非闇作品《花鳥冊頁》以1495萬元成交。

在嘉德大觀古代書畫夜場拍賣專場中,成交價格最高的是錢維城的《花卉冊》,這件作品著錄於《石渠寶笈三編》和《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本次成交價高達6670萬元。錢維城是乾隆十年的狀元且擅畫,他在這件作品中作折枝花卉十二種,描繪對象造型嚴謹,設色豔麗,有皇家富貴之氣,且每張冊頁都有乾隆御題詩一首,更提升了這件作品的藝術價值。

八大山人的《墨梅圖》是其畫給博山能仁寺住持的作品,畫面中梅花孤岑簡逸、梅枝如劍,是一件非常典型的八大山人作品,對於理解八大山人晚年對佛門的態度是很重要的物證。此作曾是著名收藏家王方宇的舊藏,本次拍賣最終以3450萬元成交。清代“四王”之一王翬的作品《仿惠崇水村圖》以920萬元成交。而當代書畫專場中的亮點是崔如琢的《八開山水團扇》,以1495萬元被藏家購藏。

今春書畫拍賣市場行情走勢分化

徐悲鴻1942年作《天馬六駿》,北京保利2018年春季拍賣會上拍,成交價8970萬元。

北京保利舉辦的2018年春拍中,成交價超過1000萬元的拍品共有50件,其中書畫有24件,佔高價成交作品總數的48%。其舉辦的“仰之彌高——中國古代書畫夜場”“震古爍今——從宋到近現代的中國書畫夜場”及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中,共上拍120餘件書畫作品,成交額11.66億元。這次春拍中,成交價格最高的古代書畫拍品是宋人作品《漢宮秋圖》,成交價突破億元,以1.242億元成交,這也是本次保利春拍成交價格最高的拍品。但這件作品曾於2010年在北京保利上拍過,當時的成交價格是1.68億元。古代書畫部分,還有張宗蒼的《雲棲山寺》以8050萬元成交,趙左的《溪山無盡圖卷》以4025萬元成交,王紱的《筆舫圖卷》以2070萬元成交,刷新了藝術家作品拍賣的成交紀錄。

此外,本次傅抱石的《琵琶行詩意》以1.035億成交,此前這件作品於2011年在中國嘉德拍賣過,當時的成交價格是8280萬元;徐悲鴻的精品《天馬六駿》以8970萬元成交;張大千的《天女散花》以8452.5萬元成交,2010年這件作品曾在北京保利拍賣上拍過,當時的成交價格是7448萬元。

北京匡時在今年春拍共計上拍2542件拍品,成交1894件,總成交率74.5%,成交額14.93億元。其於2017年秋拍上拍3625件,成交2581件,總成交率71.25%,成交額15.93億元;2017年春拍上拍2781件,成交1873件,總成交率67.35%,成交額13.32億元。與去年春秋拍比較,本次成交額環比有小幅下降,同比有小幅上升。

此次春拍,匡時共有12個書畫專場,佔25個總拍賣場次的48%。匡時繼續推出了“澄道”古代書畫和近現代書畫夜場,還增加了“南吳北齊”專場(即吳昌碩、齊白石專場)。三個專場的成交額累計達10.32億元,佔其春拍14.93億元總成交額的69%。古代書畫專場有7件作品成交價格突破了千萬元大關。其中,價格最高的是八大山人的《墨荷圖》(手卷),成交價3507.5萬元;姚允在的《桐江蕭寺圖》以2840.5萬元成交;傅山的草書《開我慧者並太原三先生傳》以2518.5萬元成交;王翬的《春山積雪圖》以2392萬元成交。

近現代書畫夜場有8件作品成交價格在1000萬元以上:徐悲鴻1940年創作的《三駿圖》以4715萬元成交,張大千的《宋人山寺圖》以4370萬元成交,吳冠中的《香港中環》以1725萬元成交,陸儼少的《人物山水冊》(冊頁)以1495萬元成交。“南吳北齊”專場中有4件拍品的成交價格在1000萬元以上,齊白石的《福壽雙餘》和《松鶴長年》分別以1495萬元和1357萬元的高價成交。

從中國內地位列前三的拍賣公司本次春拍的書畫拍賣價格看,目前藏家心態明顯變得謹慎,市場沒有延續去年的樂觀行情,這對於正處於調整期的書畫市場而言是正常的。隨著外部資金環境的變化,資金面趨緊造成的流動性減弱對市場產生的影響還將逐步顯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