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国画挂历 不一样的新年新意

文:陈艳玲

学习书画两年有余,每逢农历年到来,与越来越浓的节日气氛相匹配的,是书法绘画课堂独特的应节方式,比如写春联、写福字、剪窗花,今年学友们购置了空白的挂历纸,画上喜欢的画,自己亲手而作,独特、喜庆、富有画意。

前几日买了几个挂历卷轴,学友们都画起来,各有特色。

老师则不疾不徐,一本六页的空白挂历被他闲闲地利用起来,今天一幅萝卜冬瓜茄子,明天一幅小扣柴扉,后天一幅秋林共话,隔天而发,虽为拟古,却看得我口水直流,心中激荡,忍不住胡说几句,也不怕老师责怪。

自创国画挂历 不一样的新年新意

红衣落尽碧池雨 房中抱子莲心苦

荷,从古到今一直是文人骚客最喜爱的,它的高洁、它的清气、它的枯荣、它的苦心,细细读荷,总能感悟深深。每个人对荷的解读又不同。

莲心虽苦,却蕴含生命,荷本高洁,拒不同污。

一世荷一生情,谁又能懂。

自创国画挂历 不一样的新年新意

冬瓜茄子萝葡菜 付与山僧作午餐

山僧的生活是一日三餐,凡人的生活也不过一日三餐,最简素的生活里有最自然洒脱的状态。

无意无法脱离红尘,但可做红尘中的清净之人,这清这静在于内心。

谁能懂冬瓜茄子萝卜清素之味,便可得一日三餐外之乐趣。

自创国画挂历 不一样的新年新意

秋林共话 山野之趣

现代都市,喧嚣繁杂,阅古历今,最终却只能是一种对古人的羡慕。那时的日子那么缓慢,那么自然,采菊东篱,山水图画,悠然自现,一片山林,与友携手,半日风景,也可荡涤心灵。

这样的幽然之乐,于现世是绝不可得的。

自创国画挂历 不一样的新年新意

树荫叩门悄不应 岂是寻常粥饭僧

今日重来空手立 看山昨失一枝藤

绘画到达一定境界,就能抒发胸意。金农的这首诗,道尽了山中生活日常,而画中景象,却不由得让人浮想,僧人来访,门内的友人可曾知晓,昨日的相聚,是否仍留情意,今天的这场寻访,可会成就最终的促膝,是否会有窗下品茗、一时半昏的畅快。

自创国画挂历 不一样的新年新意

弄萍隈荇思夷犹 掉尾扬髻逐慢流

游鱼一曲多自在 浮藤如线月如钩

水草的柔软,小鱼的聚散,不见水流却能感觉到水波的荡漾,群鱼戏水,怡然自得,水草如萍,舞之蹈之。

自创国画挂历 不一样的新年新意

昔年曾见 明月白露 光阴往来 思心徘徊

远山 花树 抱膝 遥望,见画入心,似乎就是那个女子,万千心思,交付苍茫霜色,一声轻叹,千回万转,廖廖几笔,寂寞苍凉。

最普通的一套挂历,老师选取了六幅富有禅意的画,取古人意,抒现实心,笔墨清淡素雅,意趣皆妙,却发散出了一种共鸣和动人之境,实为佳品。

这种境界,其实是喜爱国画最初的由来。

很喜欢一墨一江山、一笔一风景的意境,很喜欢水墨沉静自然渲染的浓淡相宜,更喜欢一景一物一诗一句的空灵幽远,还喜欢笔墨相生、无限想像的以物寓情。

这些,在古人的画里都能看到,有时读画,滋味无穷,思绪飘远。如今虽然无古之自然,但在古画中得趣意达内心,是一种境界,在浮躁现世中能得此心境,更是一种修为。

古人智慧,不得一二。

即使不得,喜而向往,读而乐之,又何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