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殿春秋》:若心中有光,则不惧恶魔

人们之所以信仰上帝,也许就是因为命运本身琢磨不定,却又在冥冥中自有安排。

好人大多可以拥有善果,恶人会被审判堕下地狱。

然而这一切的因果,也可能不是因为有“上帝之手”在来回左右,而是源于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祈祷与信念,将自己的光明照亮这个世界,从而收获满足愿望的果实。

《圣殿春秋》:若心中有光,则不惧恶魔

阅读肯·福莱特的《圣殿春秋》时,曾有数次忍不住流泪。

感人至深的情节并不总是那些俗套的皆大欢喜,真情流露往往是看到书中平凡至极的普通人,苦苦追寻信仰,却屡屡求而不得的无奈。

到最后,庆幸人们终于能找到一个满意的归宿,也印证这个世界的公平,从不辜负每一个为生活奋斗的人。

建筑匠汤姆·比德尔这一生的梦想,就是建造一座大教堂。

为此,他放弃了原本可以稳定安居的生活,带着家人风餐露宿,终日忍受饥饿险些饿死。

他的发妻,在他苦苦追寻工作的途中产子而亡。

生活到了绝境,似乎除了等待死亡跟幸运降临,没有其他选择。

有时候也会困惑,为什么有些梦想会变成信仰。

梦想尚还有放弃的选择,而信仰则是需要奉献此身,用生命为之浇灌。

汤姆不是虔诚的基督徒,建造大教堂不是为了侍奉上帝,只是为了满足作为一名建筑匠的最高使命,教堂神圣、壮观、工程浩大,足以让他奉献一生。

书中另一主人公王桥修道院副院长菲利普曾问他,为什么要修建大教堂。汤姆壮着胆子回答:“因为它很美”。

是啊,美丽的事物总是让人心醉。

大教堂之于建筑匠,上帝之于修士,荣誉之于骑士,权力之于皇室,总是让人为之着迷为之癫狂。

汤姆的信念与菲利普院长的信念,一个是梦想建造大教堂,一个是成为上帝忠实的仆人,这两者从本质上属于同一种人,都是愿将生命奉献给信念,并且足够虔诚,对上帝如此,对自己亦是如此。

我们很难分清是什么给了小人物孜孜不倦的勇气让他们能够无所畏惧,能够与世间所有的阻碍相斗争。

是宗教吗?宗教总是那么神秘,似乎能够给予人无穷的力量,可不管是建筑匠汤姆,还是副院长菲利普,落魄郡主阿莲娜,甚至反派伯爵威廉,邪恶主教沃尔伦,他们都没有依靠祈祷跟上帝救赎自己。

苦难是上帝的赐福,阻碍是上帝的考验,而他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解脱出来,享受苦难从而摆脱苦难。

充分发挥人性中的力量,才是实现自己人生的唯一途径。

就如同菲利普所说的那样:“笃信上帝并不意味着舒舒服服地往后靠着一坐,什么都不做;而是意味着相信只要真挚和努力地去尽职尽责,终会获得成功。”

《圣殿春秋》:若心中有光,则不惧恶魔

《圣殿春秋》最初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书中每个人物的灵魂都是那么饱满且充满激情,它们不是梦幻泡影般看不见摸不着,而是能够充分释放人性中的善恶,在现实中映射出让人或欢喜或愁苦的影子。

修道院副院长菲利普是上帝忠实的仆人,虔诚善良,看到邪恶主教沃尔伦自食恶果也会幸灾乐祸。

建筑匠汤姆为人正直,也会时不时冒出邪恶想法,比如希望教堂倒塌为自己腾出工作岗位。

贪婪无度的主教沃尔伦阴谋连连,最终一无所有却学会了如何向上帝忏悔。

烧杀掳掠奸淫残忍的威廉·汉姆雷也不是真的无所畏惧,他噩梦不断,日日担心自己会坠入地狱被地狱之火吞噬。

落魄贵族阿莲娜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成为王桥最富有的商人,强奸跟父亲的死没有打垮她,一场烧光羊毛的大火却逼得她差点自尽。为了对弟弟的誓言可以牺牲自己的婚姻,为了自己爱亦可以踏遍数个国家千里寻夫。

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从来都不是洁白无瑕般的乏味空洞,他们会哭会笑会呐喊,有人性阴暗面与私心,有龌龊思想跟愤怒,更有悲天悯人的大爱跟善念。

在他们身上我们能找到足够优秀的品质用来赞扬,也会发现他们身上的瑕疵,每个人都做不到绝对的完美无瑕与十恶不赦,统统有理由跟苦衷。

修士的虔诚,匠人的匠心,是支撑教堂得以重建的立足之本。

大教堂的轰然倒塌跟平地而起也间接印证人心的力量是多么伟大,丰富多彩的人性宛若大教堂的彩色玻璃,在阳光照射下奇幻非常令人侧目,性格迥异的人们齐聚于此,各显神通,在王权移位,权力斗争,爱恨胁迫下,有人用尽一生来掠夺,有人用尽一生来守护。

五十年光阴匆匆而过,大教堂拔地而起,伫立在英格兰这片国土上。

这座教堂称得上是最宏伟,最辉煌,最具有创意的建筑物。

可这还不是真正的胜利,就如同菲利普回想的那样,他这一辈子,一直都在和恶毒的人的蛮横势力抗争,却在最后的一决雌雄中败北了,主教托马斯被暴徒残忍杀害。

人这一生,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也没有真正的成功与安逸,只有不断地与邪恶斗争,为善良的人民斗争,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

《圣殿春秋》:若心中有光,则不惧恶魔

肯·福莱特作品的优秀之处在于,他能在轻描淡写中近乎完美的勾勒出一个普通人平凡又伟大的一生,并让他们与时代紧紧相扣,推波助澜创造新历史。

中世纪犹如曼妙的少女曲线,无处不散发着致命的新奇与诱惑,引得读者不得不沉浸在这个时代的宗教文化与权力斗争,跟随主人公去领略平凡人民是如何劳动,并坚忍不拔的创造历史。

对呵,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肯·福莱特深谙其道。

书中几例群众战胜邪恶的情节让人过目难忘,威廉·汉姆雷第二次来王桥放火时,全镇的人在一昼夜之间筑起了一道城墙,成百上千的普通百姓的和平力量击退了威廉伯爵赤裸裸的残暴;

沃尔伦·比戈德为其一己之私,想把大教堂建在夏陵,以便得以控制。菲利普一下子动员起全郡的人民。

数以百计,多达一千的百姓,在三十三年前那个辉煌的圣灵降临节涌进王桥,单凭他们热情的力量,就粉碎了沃尔伦的阴谋;

威廉·汉姆雷抢占人民作物粮食,强奸幼女,查理带领无家可归的乞丐强盗打得威廉鼠窜躲避不及。

人民的力量,在战争不断、灾祸连绵、毫无正义的中世纪显得愈发珍贵,正义在哪方,哪方就会取得胜利。

《圣殿春秋》史诗感强劲,像是一轴延绵不绝的画卷,上面绘着形形色色的人,或劳作,或打仗,或建造,或酿酒,或祷告,或乞讨。

城镇村落森林流水繁花骏马,一簇一簇染着颜色夺人心魄,引得观画者击节称叹,拍手叫好,甘愿沉沦,沉沦,再沉沦……直至看到胜利的曙光,像圣光一样,消除疾苦,照拂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