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古國——戴國,曾出產良馬,驍勇善戰,後被鄭國吞併

戴國,從史料得知有商代戴國和周代戴國之分。殷商甲骨卜辭中有“

載方”的記載,“載”通“戴”,故可斷定商時有戴國,周時戴國當為商的延續。關於戴國的姓氏有子姓和姬姓兩種說法。北宋地理志《輿地廣記》說:“考城縣本子姓戴國,春秋宋人、蔡人伐戴,是也。”考城縣是東漢漢章帝時置縣,西周時為戴國故地,在今河南蘭考縣、民權縣一帶。而成書於戰國時期的《世本•氏姓篇》卻說:“戴氏,古戴子國,姬姓之後。”《左傳·隱公十年》杜預注:“戴國,今陳留外黃縣東南有戴城。”外黃,在今河南民權縣境內,春秋時屬於宋國。

春秋古國——戴國,曾出產良馬,驍勇善戰,後被鄭國吞併

“戴”的甲骨文為“異”,看上去像“一個頭戴面具高舉雙手正在舞蹈的人”,最早可能是遠古時期舉行祭祀時的一種以手舞足蹈來跟神靈溝通的巫人。後來加上“土戈”,賦予了新的意義,變成軍隊出征前進行閱兵點將時的一種表達軍威的儀式,將士們枕戈披甲,裝好器械,做好出陣準備。在很多古文獻中,“戴”寫成“載”,古代“戴載”同音,“載”其實就是指“輜重車輛裝滿軍械”,也是屬於跟征戰有關的一個軍用詞,總之,從“戴”字可以看出,早期戴地族人當是一個驍勇善戰的部落。

春秋古國——戴國,曾出產良馬,驍勇善戰,後被鄭國吞併

商代戴國的歷史已不可考,但有一種可能性,西周初期,戴國被重新分封,只是不清楚被重新分封后的戴國有沒有易姓。據出土周昭王時期青銅器“呂壺”,其銘文記載:“唯四月,伯懋父北征,唯還,呂行戴爰(yuán)馬,用做寶尊彝。”意思是是年四月,西周大將伯懋父率師北伐,回來後令呂人去戴國換馬,為此作寶壺。從這段銘文中可以得到三則信息,一,伯懋父為西周早期的將領,不少西周出土銅器銘文顯示其參加過成王年間的“三監之亂”和“東夷之戰”,如此戴國應在西周早期就己立國;二,西周戴國出產良馬,併為周王室提供戰馬;三,當時戴國與周王室政治往來密切。而春秋戴國的出土器物有“戴叔慶父鬲”,是春秋初期末代戴國國君戴叔慶父為家人做的一件器物。其銘文記載:“戴叔慶父作叔姬尊鬲”,意思是戴叔慶父為叔姬製作了一個鬲。這裡“姬叔”的身份一般認為是戴叔慶父的夫人,因姓姬,故而稱“叔姬”。從這裡推測,西周戴國當為子姓,因臣服周室,被冊封為周朝諸侯。

春秋古國——戴國,曾出產良馬,驍勇善戰,後被鄭國吞併

呂壺銘文拓片

戴國位於東遷後的鄭國與宋國之間,春秋初期,鄭武公大肆東擴,兼併了周邊一縱小國,國力一度達到了巔峰。鄭莊公即位後,繼承父親遺志,一方面借輔佐周室挾天子號令諸侯,一方面大肆擠壓周邊鄰國,打擊對手宋國。據《左傳·隱公十年》記載:“秋,宋人、衛人入鄭。蔡人、衛人伐戴。鄭伯伐取之。”說得是公元前713年秋,鄭莊公以天子的名義親自討伐不向周天子朝貢的鄭國,當鄭莊公的浩浩軍隊向宋國壓境,宋殤公急派大臣孔父嘉向衛國求救,通過賄賂衛宣公取得援兵,然後宋衛兩軍偷襲鄭國,企圖“圍鄭救宋”。沒想到鄭國雖然主力在外,國內殘餘勢力也不容小覷,宋衛兩國居然佔不了便宜,考慮到耗時過久,鄭國主力一旦迴歸,到時兩頭夾擊,插翅難飛。宋將孔父嘉建議撤軍,但為了挽回損失,回國途中卻打起了戴國的主意。戴國雖是小國,但聽聞宋衛聯軍侵犯,戴君號召全民皆兵,奮死抵抗,小小戴國竟是將戴城打成了銅牆鐵壁憾動不得。宋衛聯軍又從蔡國搬來幫手,變成了三國攻戴。恰在這時,鄭莊公聽聞宋衛蔡三國攻戴,覺得機會來了,決定以匡扶正義的名義將宋、衛、蔡一併討伐。於是分兵三路,成功圍殲了三國聯軍,並趁機將戴國據為己有。可憐的小戴就這樣悄無聲息的亡國了。

春秋古國——戴國,曾出產良馬,驍勇善戰,後被鄭國吞併

鄭國雖得了戴地,但鄭莊公死後,鄭國國內動盪,君權更替頻繁,戴地後又落入宋國。戴國從西周重封算起到春秋初亡國,大約經歷了將近三百年。戴國亡國後,國人以國為氏,稱戴氏,後形成戴姓,成為戴姓的其中一支。

更多方國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