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裡的那些事(6)—山東一霸炎農氏後裔紀國

提到中國山東,很多人喜歡管它叫齊魯大地。但其實在春秋時期,在這裡除了齊國和魯國之外還有一個很強大的國家,它的名字叫做紀國。


也許你會說,我沒聽過紀國,我應該跟他不熟。但如果說出兩個來自於這個國家的成語,你會發現,其實我們對他也不算太陌生。
第一個成語,金壺丹書。講的是紀國被滅亡後有一回,齊國的景公遊覽紀國故地。得到了一個金壺,裡面用紅色的筆寫著治理國家的至理名言。
名言就是“食魚無反,則惡其臊也;勿乘駑馬,惡其取道不遠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吃魚不要放過來吃,因為討厭他的腥氣;拉馬的車不要用低劣的馬,因為它不能走遠路。既然知道為什麼紀國還會被齊國滅掉呢?
當時齊國的宰相晏子給出了答案。因為知道了道理卻只寫在紙上,把道理封存起來,而不去做。這樣的紀國怎麼能不忘呢?
這就是典型的知易行難。
第二個成語是紀昌學射。這是一個編入部編版語文四年級課本的故事。講的是紀國一個叫昌的人,或者是一個叫紀昌的人,想要學習射箭。於是他找到了當時的射箭大家飛衛。
紀昌找到了好的老師後紀昌非常認真的學習射箭,異常刻苦練習,最後經過不懈努力成為了天下間最厲害的箭手,但卻和師傅一起決定再也不把絕學交給其他徒弟。
第三個成語是呆若木雞。這是一個被人誤解的成語。多數人認為這個成語是說人呆,是個貶義詞。但其實這個詞語還真是個褒義詞。

他講的是有一個叫做紀渻子的人為周王養鬥雞。把一隻外表驕傲,內心膽怯的鬥雞培養成了一個外表呆滯,內心彪悍的鬥雞。傳說這隻被他培養的鬥雞可以做到一個眼神嚇死其它鬥雞。

《春秋》裡的那些事(6)—山東一霸炎農氏後裔紀國

傳統認知的山東地區國家

通過這三個成語,我們會發現,其實紀國離我們很近。那麼排出這些故事,在歷史中真是的紀國又到底是否真的強大呢?讓我們一起來從史書中尋找一下吧。
首先,紀國的歷史是非常久遠的。早在商朝時期,紀國就是商朝在東方的重要封國。周王朝推翻了殷商王朝之後又再一次把紀國重新封為封國。
周王朝給紀國的爵位還不低。給紀國國君的爵位時候。在周王朝,爵位共有五等,即公侯伯子男。後來強大的楚國最原始時期封爵僅僅是子爵。後來統一天下的秦國最早封爵僅僅是伯爵。可見紀國地位之高。
周王朝之所以認可紀國並封為高位,傳說是因為紀國為姜氏炎帝神農氏後裔。這個近些年也已被考證確定紀國為己氏,為黃帝少昊后羿祝融帝俊大禹戎州己氏。但我們也有裡有相信,如果紀國國力羸弱,那麼周天子的選擇估計會是滅了它,而不是封為高位。
在這裡,還想請各位看官注意,紀國的君主是姜氏。齊國的君主也是姜氏。而紀國重封於公元前1046年,齊國成立於公元前1000年。
而姜氏齊國的建立者姜子牙也根本不是《封神演義》裡默默無名,生活無著的平民小子,而是先祖曾做四嶽之官,輔佐夏禹治水有功的貴族之後。


事實上當初周王分封姜子牙在齊地也應當有一部分以姜夷制姜夷的打算。而周王算盤打的好,東南地區的姜氏諸國卻根本不予理會,而尤其不把齊國放在眼裡的正是根正苗紅的紀國。

《春秋》裡的那些事(6)—山東一霸炎農氏後裔紀國

春秋時期的山東諸國

其次,在周夷王時期,紀侯作為山東地區重要的諸侯,在覲見周王的時候,狠狠地在齊國背後捅了一刀。
齊國在戰國後期是絕對的霸主之一,但此時的生活卻真的是朝不保夕。被周王封到此地,夷狄雜處就從形容詞變成了名詞。以為在齊國的西北就是長狄,東南就萊夷。
在周夷王時期,齊國已經傳位五代,但依然還沒有平定這兩個戰鬥力強大的國家,因而有兩年沒有向周天子朝見進貢。
周朝規矩“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但周夷王顧念齊國四境紛亂並未追責齊國。可齊國旁邊的紀國紀侯在朝見天子時的一番哭訴卻讓周夷王憤怒了。
紀侯說自己很難,本來應該跟他一同屏護西周的齊國竟然在和長狄、萊夷為首的東夷集團聯合,準備反叛周王朝。齊國國君就是怕事情洩露才兩年不敢來朝見周王。
周夷王怎麼想的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周夷王是怎麼做的。那就是專門派人去到齊國,“接來”了齊國的君主,然後在所有覲見的諸侯面前烹了齊國君主。
不知道周夷王的烹法是像祭祀的胙肉一樣只是純白水煮。還是加入了不同的香料讓肉質更加鮮美。


但一國君主尚且被人吃掉。這還真的很容易讓人想到魯迅先生《狂人日記》裡的話,打開二十四史在字縫裡看到的滿滿地都是吃人兩個字。
回到今天,我們已經找不到信史來關照這段歷史。所以這段歷史也有可能是周夷王假借紀侯之口而為之,讓紀侯背鍋。也有可能是齊國君主卻有這種行為。但這些都不是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齊國上到王孫,下到平民雖然都對於此事異常憤怒,卻不敢或者不能對紀國出手打擊報復。齊國國民只能哀嘆他們的君主,叫君主哀公。然後繼續陷入跟戎狄蠻夷的苦戰。
從此不難看出,紀國的實力在此時應當是持平於齊國,甚至是高於齊國的。

《春秋》裡的那些事(6)—山東一霸炎農氏後裔紀國

被周夷王烹齊哀公

第三,春秋初期的隱公元年,紀國在周王朝權威下降的時候最先坐不住了,開始了開拓邊疆的戰爭。
《左氏春秋》記載“八月,紀人伐夷”此夷即山東即墨的夷國。打開地圖我們會發現,紀國和萊國的領土和附屬國幾乎佔據了整個膠東半島。而齊國的土地僅僅佔據山東北部。
萊國是商王朝時期便被商王朝當做強敵的國家,後來的春秋五霸齊桓公也要打著尊王攘夷的大旗,聯合其他諸侯才能擊敗戎狄。
而此時紀國憑藉一國之力開始向萊國及其附屬國開始發動戰爭,這也變相的說明了此時紀國的國力在周王朝安排的諸國中實力應當屬於強大,甚至可以說在此時除了魯國,紀國當為最強。
那麼如此強大的紀國為什麼會被齊國消滅呢?
其實我們把上面三個成語按三二一的順序來看也許你就明白了。
紀國的建立之初,因為要承擔極大地自然和外來敵人的衝擊,所以紀國養成了極強的好戰性和學習性。
在骨髓裡的自私,讓紀國形成了一個習慣,亡而不留。即滅亡一國而不留宗室。這雖然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但也讓他的鄰國會對他更加謹慎。


最後因為留一手的習慣,讓本應越來越進步的國家長期停滯甚至倒退。
這樣的行為怎能不讓紀國越來越弱呢?
在國力下滑時如果在遇到世仇國力上升,那麼紀國的結局也就已經可以說是一定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