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古国——姜姓沈国,“汾水之神”的守护者,亡于晋国

先秦历史上有两个沈国,大家所比较熟知的是春秋时期的姬姓沈子国,故地在今天的豫皖交界(见姬姓沈国篇),《左传》中频频出场,虽然活得很窝囊,但至少给后世留下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证明曾经也有过风云岁月。不过,同样在春秋之期还有另一个沈国的存在,其封地在今天的山西闻喜县境内,相对于年轻的姬姓沈国,这个姜姓沈国更为古老,早在上古时期便已活跃在汾水流域。《左传·昭公元年》中说,昔日金天氏有后裔叫台骀,继承父亲

的雨师官职,当时汾洮一带水患猖獗,颛顼帝便令他治理水患。台骀不负众望,带领族人不畏艰险终于成功疏通了汾洮两川,受到颛顼帝嘉奖,被封汾水一带建立自己的国家。

汾水古国——姜姓沈国,“汾水之神”的守护者,亡于晋国

台骀死后,化为“汾水之神”,汾水流域的沈国、蓐国、姒国、黄国世代负责对先祖的祭祀。这个沈国跟之前讲过的蓐国同宗(见蓐国篇),为姜姓,因与姒国、黄国同在汾水流域,可称为“汾水四国”。汾水四国是有记载以来晋南大地上最早出现的国家,也应该是最早的一批晋民。

“沈”的甲骨文看上去像个“川”字,其实它就是指“河川”,但中间有带角的动物状形像,其实是指“牛羊”,合起来就是“牛羊处于河中”的一副景象。《周礼》记载:“以狸沈祭山川林泽。” 郑玄注:祭山林曰埋,川泽曰沈。古代祭祀大多以牛羊作为牺牲,而古代的祭祀对象主要有天地、山神、河神、先祖等等。“沈”的造字本义即是祭祀河神,其方式就是将牛羊等祭祀品沉入河中,来供奉水神,以求河川安然无患,因此,古代“沈”字还有“沉”的意思。《左传·昭公元年》中说:“台骀……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

”不知“沈”的来历跟早前汾水流域族人们的祭祀活动有没有关联?

汾水古国——姜姓沈国,“汾水之神”的守护者,亡于晋国

不过同样在《左传·昭公元年》中提到过一位传说中的人物,叫“实沈”,也就是天上的“参星”,与“商星”阏伯是同胞兄弟,因感情不和而被帝尧强行分开,杜甫有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说得就是这件事。“实沈”被帝尧贬到大夏,由唐国人继承下来,唐国后来成为晋国的领土,因此,参星也成了晋国的星宿。不知道汾水沈国跟这个传说中的实沈有没有关联?

汾水古国——姜姓沈国,“汾水之神”的守护者,亡于晋国

关于姜姓沈国的灭亡,同样在《左传·昭公元年》有所交待,当时晋平公患疾,便请太史令占卜,得出结论是因为上古神灵实沈、台骀在作怪,理由是当年晋国灭亡了守护汾水之神的四个国家——沈国、蓐国、姒国、黄国。晋平公一度坚信不疑,也作了不少安抚工作,可见当时被神化了的台骀、实沈的深入民心。恰逢郑国大夫子产来聘,子产是个学识渊博的大学者,晋平公便向子产请教,子产讲述了实沈、台骀的来龙去脉,并指出晋平公的病与此无关,而是作息不规律所致。

汾水古国——姜姓沈国,“汾水之神”的守护者,亡于晋国

姜姓沈国的历史已不可考,由其国名形成的沈姓也几乎被后人遗忘,现在沈姓支脉众多,主要还是以姬姓沈氏为源头。

更多方国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