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激勵:爲何能解放中小企業老闆?

無數的老闆在埋頭苦幹,同時抱怨企業難管理,卻忽略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忽略了通過股權調整企業分配模式、藉以給企業注入新的活力。所以,股權激勵不僅需要胸懷,更需要眼光和智慧。

企業越小越要進行股權激勵,因為和大企業相比,小企業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品牌,拿什麼吸引和留住人才?靠的就是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對企業吸引和留住核心人力資本、創造利益共同體、激勵業績提升、減少短期行為、促進長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時間週期上講,也許是10年、20年,或者更漫長的時間。那麼,股權激勵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呢?是不是在所有的企業中、企業發展的所有階段中都適用呢?

股權激勵:為何能解放中小企業老闆?

企業發展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初創期、發展期、擴張期、成熟期、穩定期。

無論是在初創期、發展期、擴張期、成熟期還是穩定期,不同性質、不同規模的企業,或者同一企業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實施股權激勵的目的大不相同。

之前我們做股權,會比較容易地認為,股權激勵切入的最佳時期在擴張期。這個時候企業的規模不算太大,但是擁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這個潛力不是企業畫餅畫出來的,是上至管理層,下至員工都能實實在在看到的。股權激勵在這個階段切入,能夠很容易產生巨大的爆發力。

在初創期和發展期,企業還很弱小,上至合夥人,下至員工,都很難看到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難以估量企業的價值。

企業的股權“不夠值錢”,所以想要激勵團隊,就只能拿出更高比例的股份。這無異於“飲鴆止渴”,後患無窮。

股權激勵:為何能解放中小企業老闆?

什麼叫初創期?

初創期不應按照企業存在的時間長短來界定,而應按照企業的成熟程度來界定。

初創期有個典型的標誌,就是創始人還在儘自己的一見之責、一專之能、一技之長,職業經理人、各個部門的負責人還不能夠獨當一面。

創始人如果離開企業三天,就會電話不斷,心神不寧,尋思著“家裡”會不會發生什麼事。

離開創始人,這個企業就轉不動了,哪怕這個企業已經存在10年、20年了,也還是處於初創期。

相反,一旦企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整體趨於成熟和穩定後,股權激勵就彷彿往海面上扔一顆石子,即使扔進去,也砸不出多高的浪花。

中小企業相對於大企業來講,更加需要做股權激勵的原因是:

一、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資金上、制度上、政策上、品牌影響力上等方面並不具備優勢的,就連我們平時所說的人才人才,其實也是岌岌可危的,所以,如果人才還留不住,企業還發展什麼呢?所以小企業才更加需要做股權激勵,去留住人才!

股權激勵:為何能解放中小企業老闆?

二、如今的社會競爭激烈,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自主創業,很少有優秀的人才願意寄人籬下,特別是在小企業寄人籬下,那麼股權激勵就是綁住人才的一個手段。同時也解放老闆!

優秀的人想自主創業,但都會失敗於沒經驗,亦或是沒資金,企業在這個時候,便是發揮優勢的時候了,給他們提供平臺,利用股權綁住他們,其實就是這個道理了,讓他們利用企業這個平臺,讓他們成為企業的一部分,將企業與員工,利用股權激勵,把他們綁在同一個利益點上,還何愁公司無人才、沒發展?

思考:

如何正確的去利用好股權激勵這把雙刃劍?使它成為一把利劍為你披荊斬棘,而不是讓你血流長河?剛進來的優秀人才、核心高管、進退機制........這些都應該如何用股權去管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