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奔襲三千里滅強敵,回京邀功,皇帝大怒:拖出去砍了!

戰爭是我們不喜歡的東西,因為有戰爭就會有傷亡,雖然總會有勝利的一方,但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古代每次打完仗受苦的其實只是百姓。所以自漢以後,中國就開始漸漸的重文輕武,可是總會有人你不招惹他他也要來欺負你。所以戰爭不可以避免。在中國歷史上就有這麼一個人,他一生就打了一場仗,卻憑著這場仗留名青史他就是西漢的陳湯。

將軍奔襲三千里滅強敵,回京邀功,皇帝大怒:拖出去砍了!

西漢時期發生了一件事,出使匈奴的使者卻被匈奴殺害,這是一種宣戰一種挑釁,但是西漢過習慣了安逸的日子,漢元帝為了防止戰爭爆發,選擇了忍氣吞聲,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過,然而有一人不服,他就是陳湯。

當時陳湯正在出使西域,本來是一次很好的旅途,但是卻在路上聽說了自己西漢的官員在匈奴被殺的消息,這個消息一下子就激起了陳湯的怒火。雖然皇帝準備忍氣吞聲,避免戰爭的發生,但是陳湯卻咽不下這口氣,他十分生氣,於是決定攻打匈奴,他以天子的號令徵收了大量的軍隊,準備北上突襲匈奴。

將軍奔襲三千里滅強敵,回京邀功,皇帝大怒:拖出去砍了!

當時甘延壽和陳湯一起出使西域,他和陳湯的想法是一樣的就準備上奏給天子,但是陳湯卻制止了甘延壽,這是為何呢?原來陳湯早就想到了天子此時下想享受安逸,這樣的戰爭又要經過公卿的討論,所以經過這些人的討論想要繼續攻打匈奴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機會了。可是甘延壽不同意,他還是準備上報皇帝,由於兩個人的意見不合於是陳湯就偷偷的聚集了大量的屯兵,準備自己帶兵去攻打匈奴甘延壽知道後想立馬阻止,可陳湯說軍隊已經集合完畢,必須要打,甘延壽只好同意。

將軍奔襲三千里滅強敵,回京邀功,皇帝大怒:拖出去砍了!

一場沒有皇帝批准的戰爭就這樣展開了,但是就是因為突然所以打得匈奴措手不及,將郅支單于全部殲滅,立了大功,自此以後,匈奴再也沒有能力再犯大漢,可是因為陳湯這件事沒有經過皇帝的點頭,屬於先斬後奏,此乃兵家大忌,皇帝一開始還要將陳湯拖出去砍了,以儆效尤,最後還是大臣們求情,才饒他不死,朝廷自然也沒有給陳湯任何獎勵。

將軍奔襲三千里滅強敵,回京邀功,皇帝大怒:拖出去砍了!

不過雖然陳湯沒有得到任何獎勵但是他卻被人記住,他的那句經典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流傳至今,而在戰狼三中吳京將其改編為:“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更讓人熱血沸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