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北村:合作社讓貧困戶成了產業模範

為了將村裡小規模生產的農民組織起來,抱成團,形成市場的主體力量,從而提升農業標準化、規模化、市場化程度,實現農業增收,近年來,合陽縣金峪鎮溝北村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農民的專業化發展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後服務,提高農民抵禦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和自然風險的能力。

沟北村:合作社让贫困户成了产业模范

通過產業大戶帶動,其他群眾積極參與,是溝北村提升農業標準化,規模化的一個明確思路。截至目前,溝北村已經完成了一半以上的土地流轉。

王勇剛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在父親沒有患病之前,王勇剛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都依靠他外出打工,可父親患病後,為了照顧父親,不得已他回到了村裡。既要照顧父親,又要撫養兩個孩子,工作成了問題,家中沒了經濟來源,也因此,他們家被確立為貧困戶。

沟北村:合作社让贫困户成了产业模范

“回來以後,無意中聽村上說發展產業,再加上我自己也有這個打算,就去報了名,村上考慮到我家裡這個情況,就給我流轉了土地。”王勇剛說。2016年,王勇剛通過合作社完成流轉土地。

實行“先使用後支付”無利息向農戶提供農資和進行棚戶改造,多次組織農戶外出學習技術,每年定期邀請西農大的教授入村講課。溝北村為流轉土地的這些戶主們提供了“一條龍服務”。

“大棚種植出來的葡萄口感更好,產量更高。參考露天葡萄的價格,預計價格在5元錢以上,按畝產3000斤來算,下來能賣30多萬元。”王勇剛笑著說到。

沟北村:合作社让贫困户成了产业模范

如今的他經營著22畝葡萄園,是村上的產業大戶之一。對於葡萄種植王勇剛也有了很前衛的認識,“現在是商品社會,質量越好效益也好,不能盲目追求產量。在種植中,不斷總結經驗,明年的收成將會更加好”。

採訪最後,提及村黨支部,王勇剛對他們的工作更是連聲讚歎,“村上這幾年在發展產業上,確實也把腦子動了,在他們的幫助引領下,村民的生活都有了明顯的改善,而且,還給咱村民找到了一個致富的門路。”(陝西網記者 白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