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市危局,「豬賣不出,肉買不到」,未來豬價到底如何走?你怎麼看?

洛雅水晶


題主的感慨很大,雖然非洲豬瘟疫情是全球公認的生豬業天字號殺手,國內也實施了史上最嚴格的生豬限運政策,目前共有18個省的生豬不允許銷往其他省,但“豬賣不出,肉買不到”明顯不符現實,不客觀。

非洲豬瘟疫情對行業的負面破壞力確實較大,但要說豬市危局也是言過其實。大多數的養豬人仍然在賺錢,有些區域的養豬人所得甚至是暴利,比如浙江,出欄一頭豬能賺七八百元通過一個多月來對非洲豬瘟疫情的應對,可以看出我國動物疫病防控更靈活、更科學,養豬場的生物安全防控意識也實實在在大幅提升。另外,非洲豬瘟疫情會加速散戶退出市場,媽呀,風險太大,不玩了。也有利於泔水養豬的治理整頓。這些都有利於我國養豬業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在疫情有效控制之後,產區豬價會有較大幅度反彈,這個時候剩者為王,未受疫情波及的養豬人將有較豐厚回報。

至於未來豬價如何走,想都不用想,短期內弱勢運行,北方產區就是一個字“跌”,南方銷區則是高位盤整,略有下行。

總之,目前的情況,賭行情是最笨的選擇,有豬趕緊出手才是王道。憋著不出手,一旦出現疫情,哭都來不及。

您要是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不要忘記點贊和關注哦


畜牧大集網


豬市危局,“豬賣不出,肉買不到”,未來豬價到底如何走?

目前全國的豬肉情況確實是處於危局,一種情況是北方河南、河北、遼寧、黑龍江等地生豬過剩賣不出去,一種是浙江、上海、江蘇等地一肉難求。雖說豬賣不出去,一肉難求有點誇張,但是生豬產區豬價下跌,生豬銷區豬價上漲這是存在的。

豬價怎麼走還是需要看各地的生豬供應情況,但是整體上出現大的上漲可能性很低,因為也就是有個別地區因為生豬調運受阻,再加上環保拆遷、南豬北養等影響因素,導致生豬供應不足,價格上漲。


未來豬價變化主要還是看疫情的控制情況:

  • 疫情及時控制住

疫情控制住之後,各地封鎖令就會逐漸解除,沒有了封鎖令生豬調運恢復如初,這樣生豬供應不足的地方可以得以緩解,而供應過剩的地方也同樣可以通過外調,增加消費提高豬價。

調運解除後最先獲益的是河南、遼寧幾個受疫情影響最大的省份。而相應的浙江、上海、福建等地的養豬人是不希望看到這種局面的。


  • 疫情沒有控制住

假如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而是一直髮生下去,生豬調運禁令就會一直保留下去。這樣就導致供不應求的地區需求量更大,豬價持續走高;供過於求的地區豬價持續走低。

若是非洲豬瘟持續下去,國家應該會採取措施,可能會採取生豬屠宰並檢查合格之後,採用冷鏈運輸,也就是一改以前的生豬調運為豬肉調運,以來緩解豬肉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