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历不凡的挎包

一个经历不凡的挎包

由于是翻拍,不清晰,作者已将实物挎包献给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

我身边有个与我相伴数十年的皮挎包,它有着极不平凡的经历。它是我军从日寇那里缴获来的,小巧而柔软,精致而漂亮。

辽沈战役前夕,我军在辽宁北镇练兵时,上级把它发给27师79团(以后改为138师412团)二营教导员许燕同志,当许教导员看到4连指导员李福绵背的挎包又旧又破而里面装的材料又多时,又把它发给李指导员使用。挎包里长期装着毛主席《论十大军事原则》、刘少奇《论党》以及罗荣桓、谭政的论述讲话等,还装着全连党员名册、发展对象和立功受奖等材料。李指导员在辽西会战时身体累坏了,我当时在这个连当文化教员,见他实在背不动,便帮他背,他不让。营口战斗中,他因抢救伤员扭伤了腰盘,从此我帮他背着行军打仗。这个皮挎包经历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南下、解放长沙、向广东陆丰进军。过长江后天天下雨,我用结实的布给它做了一个套,里面的材料从来没受过潮。后来李指导员调走,我接任了他的工作,背挎包成了我的本份。1951年9月我调空军工作,接任我的指导员随身有个不错的挎包,因此这个皮挎包未能交出去,随我到了空军。空车不用行军打仗。我就把它挂在办公室里,二十多年始终未离开我。文革中我挨整,转业到唐山任张庄铁矿矿长,挎包也随我到了矿山。不久,唐山发生大地震,办公桌、椅、柜一切都坏,埋进了废墟,我这个幸存者上班时,发现许多重要文件无处放,便把挎包从瓦砾中扒出来装文件,这一用又是二十多年。前后加起来已与我相伴五十多年,虽然它愈来愈显得陈旧,但它是我和我军这段历史的见证。

虽后二十多年装的不再是连队的文件资料、而是装着我在部队获得的荣誉:东北解放、华北解放、华中南解放和全国解放纪念章、奖章、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的纪念章、我4次立小功的证书、46军138师的光荣斗争史册等等,包里还装着一件具有独特意义的物品:用新中国建立时发给我(作为有功部队指导员之一)的三块银元去广东陆丰打成的一双银筷子,至今仍闪闪发光。

最近,我把这个经历不凡的皮挎包献给辽沈战役纪念馆,让它在我曾战斗过的地方锦州发挥它记录历史、启示后人的作用。

——选自四十六军内部刊物[爱晚情音]2001.2.15。

向[爱晚情音]前辈致敬!

感谢[爱晚情音]主创者后代!

一个经历不凡的挎包

PLA136137138133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