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方言浅谈

冀州方言浅谈

河北方言分布示意图

方言是一个专门的术语,指同一种语言因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一种语言可以分成不同方言,,同一个方言根据地区不同还可以再分出“次方言”,下面还可以再分出“土语片”。同一种方言,次方言和土语,既有共同的特点,又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层次。对外有差异性,对内有一致性。区分方言一般以语音差异为主要依据,适当参考词语和语法特点。

《中国语言地图集》把汉语方言分为十区:官话区,晋语区,吴语区,赣语区,湘语区,徽语区,闽语区,粤语区,平话区,客家话区。见于河北省内的有官话和晋语两种。官话内部的次方言见于河北省的有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三种。

冀鲁官话中的邢台-衡水土语片包括邢台大部和衡水,冀州,枣强。其实细分一下,冀州的不同地方发音也不完全一样,冀州北部和衡水发音差不多。冀州东南和枣强近似,说话的时候尾音比较长,有的有时候把“不知道”说成“知不道”。那里r和l不分,常常把肉读成漏,还有的念又,容读成龙等等。冀州西部接近辛集一带的地方,j,q,x和zh,ch,sh不分。例如,三八赶了个冀县集,买了个小猪不吃食,撅了个青秫秸,一打一吱吱。那里的人们说起来就变成,三八赶了个冀县集,买老个小菊不七习,缺老个青徐姐,一打一叽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