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今起全面取消互助献血 成分血供应可能会受影响

记者李学 陈丽 临床用血时,一旦无法供应,就需要病患家属互助献血来保证供应。这一政策虽说确保了病患的临床用血,但也催生了地下血头等以救命血液为核心的地下交易。

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从3月31日开始,广州正式全面取消互助献血,包含全血、成分血,统统都不用互助。“这一改变,对于广州的医疗临床全血供应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对于需求庞大的成分血供应而言,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广州市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表示道,目前广州市血液中心已经计划推出一系列的举措,以确保全面取消互助后,不会影响到成分血、机采血小板的供应。

去年广州曾试点取消过成分血互助 临床不受影响

据悉,广州市市民无偿献血率一直保持在3‰的较高水平,这一无偿献血比例,是全国无偿献血率的三倍,已接近达到发达国家的无偿献血率水平。

也正是得益于广州市民的踊跃献血,在早些年全国范围出现大范围血荒现象时,广州的临床供血都没有受到波及和影响,保证了临床正常的需要。“在去年的第二、第四季度,广州曾经试行取消过两个季度的全血互助献血。当季度的医疗临床献血丝毫未受到影响”,付涌水表示道,广州市的互助献血率,尤其是全血的互助献血比例,一直居于很低的水平。


无偿献血的主要渠道,来自于街头的采集和医疗单位、政府机关等团体捐献。统计显示,2017年广州全年无偿献血人数达37.6万人次,其中献全血33.48万人次,献血量10746万毫升(合53.73万单位)比上年同期上升0.4%;机采成分血4.12万人次,6.94万个治疗量,比上年同期上升6.77%。保障了医疗临床用血需要,确保了血液安全,实现了年度医疗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的目标。

成分血供应一直紧张 20%成分血此前靠互助

全血,以及由全血衍生出来的红细胞、冷沉淀、血浆制品广州可以不依赖互助。但用于血液、恶性肿瘤、烧伤病人、严重失血病人治疗的机采成分血(血小板),则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以去年4.12万人次捐献了6.94万治疗单位来计算。广州平均每天采集的190个单位的机采成分血基本当天就耗尽。“采集过程耗时长,对设备的要求较高等,是造成机采成分血采集量一直很难得到快速增长的原因。而在医疗需求端,对成分血的需求量,却一直在不断攀升。”

付涌水向南都记者坦诚,在此之前,广州的成分血供应,有20%左右需要靠病患家属互助来完成。在全面取消临床用血互助政策后,这其中导致的缺口如何办,广州血液中心也在积极想方案。

“一方面,我们正计划增加机采成分血采集点的设置,机器多了,就能采集更多的成分血,减少捐献者的平均等待时间。”付涌水透露,目前,一个拥有多台机采成分血设备的采血点将在天河龙洞开设。于增加采集点同步的,还有延长采集时间。“从原来的正常下班时间节点,到现在一律延长到晚上9点以后下班。”

此外,为了保障血小板的供应,血液中心也在加大手工血小板的制备量。用从全血中提取的血小板,来替代机采成分血。“目前手工血小板的制备量,以经提升了好几倍”。

除了采集端的开源节流,在捐献端,血液中心也在加大宣传力度,呼吁更多的市民来捐献机采成分血。“很多广州热心的市民、大学生和爱心团体单位,都纷纷加入到了机采成分血的无偿捐献队伍当中。目前的采集预约,已经排期到了4月中旬。”


付涌水透露,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全面取消互助献血后,市血液中心将力争保持政策实施前的采集量,保证医疗临床对于血小板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