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又一名8年程式設計師跳樓,深度解讀逆境重生法則的6大技能

華為又一名8年程序員跳樓,深度解讀逆境重生法則的6大技能

最近華為的一位員工選擇跳樓而進入大家的視線,本來覺得華為的待遇那麼好,多少人搶破頭的希望進入華為。可是繁華的背後總是有人默默的奉獻,華為也是如此。華為是一家奉行狼性文化的公司,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而末位淘汰制就是華為狼性文化的最好體現。

小編決定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被壓力包圍的快喘不過氣的職場人如何進行自我壓力調節呢?

1.擺脫消極情緒的惡性循環

有些失敗是指本身可以預知但卻無法避免的失敗,有些失敗則是可以成為經驗的有價值的失敗。

沒有什麼工作是萬無一失的。沒有必要將所有失敗的責任都攬在自己頭上。不需要對失敗恐懼過多。

抗壓法並不是要否認這種對失敗的恐懼、對未來的不安、對於行為出錯的憤怒等消極情緒。比如說,不確定是否能勝任接電話的工作而感到恐懼,害怕一旦出錯會被上司訓斥,對於新的計劃目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對自己也特別失望。

但是,這時候出現的消極情緒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工作出現了延遲,給別人添了麻煩等都無可厚非。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出現什麼消極情緒的話,有可能是情緒壓抑或是感情麻木等不健康的反映。

抗壓法訓練中,出現工作問題紛爭或人際關係摩擦等困難情況時,首先要認識到這是消極情緒,然後採取一些讓自己心情開朗的方法,以防消極情緒的反芻。

這樣才能妥當、正確地處理棘手的消極情緒。最終能夠防止不安和恐懼心理的反芻,養成行之有效的日常習慣。

1.運動

2.呼吸

3.聽音樂

4.寫作

這些都不是特殊的方法,而是有實證研究基礎,操作起來簡單便捷且有效的方式。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選一個符合自己工作方法、生活方式或是價值觀的方法來做訓練。

2.馴服無用的“思維定式犬”

面對同樣的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人即使遇到堵車也會邊聽音樂邊等,有的人在工作上出現失敗或是沒趕上電車時也會坦然接受這個事實,不為其頭疼。

我的朋友就是這樣的人。即使新幹線停運,沒趕上飛機,他和他的女朋友也彷彿像在玩心驚肉跳卻又其樂無窮的遊戲一般。

同樣的事件反饋在不同的人群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結果。

不同的人會看見不同的顏色,雖然有相同的體驗,但是有的人看見了積極明亮的色彩,有的人看見了消極灰暗的色彩。

開發認知療法的阿爾伯特·艾利斯將這個思考過程命名為“ABC 模式”。

A(adversity=困境)表示出現困難的狀況。

B(belief=信念)表示自己對該困難狀況的認知。

C(consequence=結果)表示我們作為反應的感受或行為。

記得有一次,我去飯店吃飯,反覆催促服務員多次仍舊沒有明確答覆。最後暴躁、生氣。

如果將這次狀況整理成思維定式的話,就是下面這樣:

【體驗】點餐之後,我的需求需要得到快速滿足

【思維】反覆催促無果,都怪賣家不負責任

【反應】生氣、焦躁

我生氣的點在於:賣家在故意拖延你的需求滿足感

而實際情況是:幾乎沒有這麼荒唐的賣家,如果我能想到可能是客人太多,又或者是廚子做錯了單,我想我都會選擇平靜下來,而不是在進行一場對結局不會產生半點改變的自我抱怨。

3.科學培養我能行的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博士是著名的心理學家,他是這麼定位自我效能感的:

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能力去完成某項目標或成果的自信程度。

簡單來說,自我效能感就是對於某個目標產生“我一定能做到”的積極的自我感覺程度。

自我效能感在學習領域也有所影響。如果自我效能感高,那麼即使在有壓力的考試、資格考試中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

在數學上有自我效能感的人非常相信自己的計算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他們覺得無論出什麼考題,自己都答得上來。即使有緊張感,也不會因為考試壓力而精神無法集中。

自我效能感和一般的自信不同,它是對某特定領域的目標發揮積極作用的心理能力。無論峭壁有多高,只要拼命努力就能跨過困難。這種對自我的信任正是自我效能感的反映。

提高自我效能感的第一個方法就是朝著自己設定的目標不斷反覆進行“實際體驗”。直接的實際體驗越多越有效果。

如果想讓缺乏工作信心的目標培養自我效能感,

先從簡單的工作入手,讓自己多體驗幾次成果,並且不斷總結自己的成功,不斷給自己傳達成就感。

4.發揮自我優勢

“不能讓豬去唱歌,兔子去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應該跑步,小鴨子就應該游泳,小松鼠就得爬樹木”。

有個小夥子高考失利後,心情非常沮喪,成天在街上游手好閒,心煩了便上街打人。成了遠近聞名的“打手”。

在一次“專家點撥成功之路”的報告會上,小夥子無意間聽見老教授說了一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要想成就偉業,你就得善用自己的長處”。

小夥子聽後大受啟發,散會後找到老教授:您說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長處,可我卻什麼都沒有啊。

老教授看著他說:你現在不就在利用你自己的長處嗎?

小夥子一臉疑惑,老教授解釋說:“打人其實也是一種長處,只看你用他來幹什麼,如果你用他來打擊邪惡勢力,懲治罪惡分子,那你就實現了你的人生價值,甚至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呢”!

後來小夥子選擇參軍,在軍隊更是屢建奇功,最終實現了人生價值。

一個人的弱點分兩種。一種是先天性的,很難改變的。

另一種是後天的,是可以通過努力和技巧去改變的。

比如意識到缺點的致命性,然後通過刻意練習的方法讓自我進步。

成功者的邏輯是,對於不可改變的,換個角度尋求發展。最糟糕的是親手埋沒了自己的先天優勢。

5.建立心靈後盾

追逐幸福的“親密感”與招致不幸的“孤立感”人與人的“親密感”是我們幸福的原動力,也是使人生更豐富的秘訣。

積極心理學家彼得森博士在一次採訪中針對“簡而言之,積極心理學的精髓是什麼”的問題,說出了有名的回答。

“Other people matter.”也就是“他人很重要”。

這是很簡單的回答,但也是經過科學論證的“他人對自我幸福感極具重要性”的事實。

結婚也是建立高親密度關係的方法。現在包括日本在內的發達國家的晚婚情況日益增多。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即使不結婚,一個人也能享受快樂人生”的“單身貴族”式思想。

但是,調查發現,已婚者比單身者擁有較高的人生滿意度,而且身心也較為健康,特別是結婚之後的男性比單身男性的平均壽命要高。

不過女性的婚姻和壽命的相關性還未被發現,但是女性跟男性不同,她們如果有終生保持親密的同性朋友,壽命會增加。

6.常懷感恩之心

當你對某個人一見鍾情時,在戀愛初始,你總是感到緊張激動,無比興奮,和對方一起,你的世界總是充滿無限的新鮮感。

但是等過了幾個月之後,這種新鮮感漸漸消退,你漸漸習慣了對方,覺得在一起已經遠不如從前新奇有趣了。其實,這一切都是我們大腦適用作用的詭計。

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則會把別人的幫助當作一種特殊舉動對待,而不會覺得理所當然,感恩之心可以讓一切事物變得新鮮,而這種新鮮感就能防止適應情感的產生。

最後小編想說,生活不易,且跳且珍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