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见鸣沙山

抬头看见鸣沙山


抬头看见鸣沙山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遇见。一切故事,都始于遇见。

正是圆润爽口的李广杏由青变黄的时节,敦煌处处是醉人的绿色。四面八方的游客兴高采烈,像小鸟归巢般涌入敦煌的大街小巷、各处景点。而我,喜欢放慢脚步,沿着敦煌的街巷,走进她的怀抱,用心丈量每一块秦砖汉瓦、倾听每一个爱情故事。

鸣沙山在敦煌城南五公里,一抬头,他就意气风发出现在眼前。我知道,他温暖健壮的臂弯里,还依偎着风姿绰约、闭月羞花的爱人——月牙泉。因为千百年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沙漠奇观举世闻名,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而这伟岸的沙山和月牙般的小泉,也在至死不渝的爱情里,把自己沉淀为最美的风景。

相传很久以前,敦煌一带是一望无际的大戈壁,没有鸣沙山,更没有月牙泉。有一年这里大旱,树木庄稼都枯死了,人们干渴难忍,大放悲声。美丽善良的白云仙子路过这里,听到人们撕心裂肺的哭声,心如针刺,伤心地掉下了同情的泪珠。泪珠落地化为清泉,解除了人们干渴的灾难。为了感恩戴德,人们修了一座庙宇供奉白云仙子。谁知,这惹恼了神沙观里的神沙大仙,他抓起一把黄沙化作沙山,想填埋清泉,赶走夺他香火的白云仙子。白云仙子道行浅,斗不过神沙大仙,便来到九天找嫦娥,借月亮与神沙大仙斗法。这天正好是初五。白云仙子借来一弯新月,放在沙山中间化为清冽莹澈的月牙泉,供人们饮水浇田。神沙大仙又使出妖法,去填月牙泉,嫦娥知晓后,非常生气,谴责神沙大仙蛮横无理,欺人太甚,轻轻将衣袖一拂,大风顿生,把填泉的流沙吹上山顶。气得神沙大仙吼声如雷,沙山因此而鸣响。


抬头看见鸣沙山


查阅史料得知,鸣沙山,最早在东汉辛氏《三秦记》中有“河西有沙角山,峰崿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乾糒人欲登峰,必步下入穴,即有鼓角之声,震动人足”的记载。其山体由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堆积而成,从上面看,山形环弯,错落有致,山脊挺括,宛如刀刃,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明暗相间,层次分明。从下面看,山体则象古埃及的一座座金字塔,金碧辉煌,巍峨壮观。敦煌古称沙州即得名于此。

“经宿吹风,辄复如初”。鸣沙山的神奇之处在于:白天游人登山下滑,将大量的流沙从山顶滑下来,但一夜之间,这些沙粒又可凭借风力重新回到山顶,恢复原来的形状。第二天,沙山更挺拔,月泉更妩媚。这其中的奥秘在于:月牙泉四周都是高耸的沙山,从而形成了环形山洼,当风进入泉区后会形成上升旋风,把泉四周的大量流沙带上山顶,或抛向山峰的另一侧。因而,是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月牙泉“绵历千古,沙不填之”的神奇。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 ,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的乐园……”无数次被鸣沙山月牙泉吸引,情不自禁来到沙山下。伴着田震沙哑的歌声,光着脚丫踩在温暖的沙子上,围着月牙泉缓缓行走。我喜欢傍晚时分的鸣沙山和月牙泉,金色的夕阳照着金色的沙子,月牙泉仿若披着金色的披肩,明媚皓齿、沉鱼落雁,透着朦胧的异域美。沙拥着泉,泉偎着沙,一个转身就可以深情拥抱。泉边,几棵粗矮但挺直的杨柳树向四周铺开,还有一片片芦苇,绿莹莹的,在风中摇弋。远处,随着悠悠驼铃,驼队载着中外游客,伴着金色的夕阳登上鸣沙山,构成一幅震撼的绝美画面。更多游人脱袜提鞋,踩着松软的沙子向山顶攀登。人进沙退,人再随沙退下几步,但没人气馁,誓要“冲到山顶当好汉”。上到山顶,山外还有山,沙外还是沙,两手捧起沙子,看沙子慢慢从指间滑落,习习凉风轻抚脸颊。这一刻,天蔚蓝、沙温热、泉深情,心灵经过了洗礼,宁静、淡泊、平和,天地和谐,世间万物都了然于心。


抬头看见鸣沙山


一跃千年,你是我心爱的姑娘;历经万年,你是我最美的新娘;一生一世,你是我相濡以沫的爱人!从爱的角度,我更喜欢把月牙泉看成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夜深人静,喧闹了一天的景区归于平静。鸣山沙的身影倒映在月牙泉里,月牙泉秋波闪烁——最是你回眸一笑的温柔,将我的心深深俘虏,从此以后我和你,天崩地裂不分离。“高山上盖庙还嫌低,面对面坐着还想你。”无论黑夜白天、刮风下雪、贫穷富贵,在这双眼里,只有她的情郎鸣沙山。爱情纯粹,不含杂质,没有世俗牵绊。历来水火不相容,沙漠清泉难共存。但在神奇的敦煌,鸣沙山和月牙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舍难分,爱情上万年依然如初。这份爱,足以胜过白头偕老、天荒地老的承诺。

抬头就能看到鸣沙山,敦煌人是幸福的。一片绿洲,掩映在鸣沙山的怀抱,月牙泉就躺在绿洲里。就是这一汪清泉,静卧荒漠,日月蒸腾、千年不涸,风沙弥漫、依然鲜活。在鸣沙山下、月牙泉旁,伴着温暖的朋友,踩着有温度的沙子,我深知: 敦煌,是一座有爱的城市。

抬头看见鸣沙山


抬头看见鸣沙山


作者简介:陈大贵,甘肃酒泉人,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