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旁聊雪|古镇,留不住的记忆

炉火旁聊雪|古镇,留不住的记忆

古镇文化,作为中国历史痕迹遗留的残存记忆,正逐渐被世人所唾弃。

每当有人提及古镇的记忆,往往都会流露出一丝丝的鄙视以及嫌弃。谈及古镇恐怕有这几句话总会提及:物价贵,商品类似,现代化气息浓厚、没有古镇的感觉。四川作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也保留了许多古镇,这些古镇于我的记忆而言与其说是保留,不如说是残存。

炉火旁聊雪|古镇,留不住的记忆

可能由于四川偏向内地,战火牵连较少吧,许多古镇得以保留,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许多古镇的特色记忆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化的电气设备,商品出售等等。去过的古镇细数一下为数不多:大理古城、凤凰古寨、罗泉古镇、铁佛古镇、洛带古镇和阆中古城。最近去了趟阆中古城,看着仿古建筑与商品化相结合的坊间,莫名的激动。

对于古镇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可一言蔽之。保留,剔除还是改善?恐怕当下做的最多的应该是改善,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然而许多地方的改善除了在原有的规模上进行重建与整修外,使现代商业的入驻,吸引大批游人,成为一个观光旅游区,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做出贡献。对于一个古镇而言,增加其人气,使其不再被世人遗忘是最好的结局了,阆中古城也正好是这样的做法,改造符合其古镇风采确实是相当成功的。然而,即使这样,也会被人唾弃,为什么会这样呢?

炉火旁聊雪|古镇,留不住的记忆

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得从人们对古镇理解上去解释了。

什么是古镇?这个问题问的有的意思,通俗的讲,古镇是由于在历史上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居民聚居区,这种居民区集商业与生活休闲于一体,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古镇留到现在许多人去过后会觉得没多大感觉,对于这样的想法其实只能说古镇说简单点就是在古代留下的城镇,这样的城镇之所以没有感觉因为当时的经济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当时的人也早已经作古了,只有当时的建筑物依然健在。对于习惯了现代化设备的人们去了古镇又会有多少感觉呢?

炉火旁聊雪|古镇,留不住的记忆

人们一般去古镇做什么呢?答案是旅游,确实,因为旅游需求,才回去古镇。那么带着什么样的情怀去的,恐怕大多数都是怀揣着猎奇去的吧!那么去古镇主要是猎哪些方面的东西呢?这个答案就很多了。对艺术感兴趣的去古镇是怀揣着对艺术美的追求;对历史感兴趣的去古镇是探寻其历史传承去的;对风水感兴趣的是研究该镇风水布局而去的;对建筑感兴趣的恐怕最想去了解一下古镇的房屋建造吧;对吃感兴趣的当然是为了追求美食去的;等等。但是,这些人并不能代表大多数的观光者,而更多的是去猎奇,看一下有没有自己感到好奇的东西。因为没有足够好奇的东西,到头了给出了结论,这个古镇不好,有毒。接着这种气息就会像瘟疫一样被扩散,如果将这种气息传染给和他一样追求猎奇的心理去的,回来过后见了面可能会说,果然和你说的一样。接着这种气息又会在大范围内传播,当一个以特定的目的去探访古镇的时候,有的会就此止步,而真正对艺术追求的人一般都不会听信旁言,毕竟眼见为实。最后惊奇的发现:幸好没听他的。

炉火旁聊雪|古镇,留不住的记忆

但不得不说,有些古镇,确实只留下了一个名在还残存着。曾经翻山越岭去探访凤凰古寨,结果只有一个寺庙坐立在山顶。罗泉古镇,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只有残旧的木门和泥泞的青石板还静静的躺在路上。至于古镇的记忆,只能从涂满油墨彩的宣传画里找到丝丝白墙屋檐的痕迹。对于这样的古镇,也许更多的是伤感吧!

话又说回来,人们心中的古镇究竟应该有那些东西呢?古建筑、古装。古建筑有了,古装就很少,几乎没有见到过有古装古装的存在,当然古装不是指专门有人找的喜欢古装的女孩或汉子在增加古镇感觉,而是由于古镇特殊安排在商品里进行商品买卖的侍应生或者店家。或许这样的装束在古镇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古镇感觉吧!

炉火旁聊雪|古镇,留不住的记忆

古镇,为什么留不住记忆?或许我们都是红尘众人,对艺术的追求缺乏特殊的眼光。而古镇,属于人的古镇,古镇配上古装,或许是将古镇残存的记忆保留下来的最有效的方式吧!

古镇,并不是留不住记忆,而是我们本来就不属于古镇的人,或许我们少的是一份更加接近“古”的装束!

我想,这样的古镇,你肯定会记忆深刻:古香古色的坊间,身着古装的人们在店里忙前忙后地吆喝着叫卖着自己的商品。当你凑上前去看时,突然回眸一笑:客官,您里面请!


作者 莫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