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农场受青睐:不依赖农田了,城市自己就能养活自己!

导读

左有风投追捧,右有足够大的市场前景,就意味着垂直农场生存容易了吗?并非如此。众多垂直农场当前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卖出每一棵生产出来的蔬菜。由于缺乏需求,许多垂直农场甚至尚未能够全年生产。

垂直农场受青睐:不依赖农田了,城市自己就能养活自己!

资本之风持续吹拂在垂直农场。

今年6月,阿联酋航空与美国垂直农场创业公司Crop One签订4000万美元的联合投资协议。

这个投资金额与孙正义一年前砸在垂直农场初创公司Plenty上的2亿美元相比,不算巨大,但体现了创投资本对该领域的持续关注。

今年1月,Plenty宣布,将在中国的城市里建造300多家有机室内农场,第一个农场将有望在2019年启用。

随后,国内媒体纷纷用有机、室内、农场,这三个关键词,来定义Plenty。但这三个词,并没有反映Plenty农场背后的实质。

实际上,这家农业科技公司所代表的,是一种已经发明了数十年、初衷就是为大城市而生的新型种植系统——垂直农场。

垂直农场希望喂养的是那些因为农田越来越少、土地越来越遭到污染的大城市人口。按照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达到97亿,比现在人口多出33%,预计其中三分之二人将居住在城市,这个数目已经超过60亿。

谁来让 60 亿张嘴吃上更新鲜、更充足的蔬菜?垂直农场可以吗?如果300个垂直农场来了,中国的农业、消费者做好迎接它的准备了吗?

美国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 对垂直农场2018—2025年的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垂直农业市场规模仅为11.5亿美元,但人口的空前增长增加了对城市农业的需求,预计到2025年,全球垂直农业市场将达到99亿美元。

资本风口上的垂直农场

因为获得孙正义的青睐,Plenty所代表的垂直农场一下子火了。

Plenty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硅谷。在软银旗下愿景基金2017年7月宣布砸下2亿美元在其B轮投资时,Plenty甚至还没有对外公布任何盈利数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融投资数据库Crunchbase的数据,该数据库显示Plenty年收入约为500万美元。

Plenty为什么能迅速吸引孙正义砸下重金?根据孙正义后来发表的声明,他认为该公司具有帮助提升大城市周围农作物产量的潜力,能变革现在的食品体系,提升人类生活质量。Plenty也描述其愿景是,希望用1%的水,不到1%的土地,没有农药,没有合成肥料,将最新鲜最好吃的水果和蔬菜带到世界各地。如今,中国就是它的下一个市场。

其实,孙正义对Plenty敲定这笔巨额投资之前,垂直农场已经逐渐成为资本追捧的对象:

成立于2004年的AeroFarms,去年完成4000万美元(约人民币2.7亿元)的D轮融资。投资者中不仅有高盛,还有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家族风投基金、金沙江创投等著名机构的身影。

农业风险投资平台 Agfunder 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农业食品技术融资同比增长29%,其中,新型农业种植融投资总额达到6.52亿美元,相比2016年增长233%。其中,Plenty贡献了当中大头。

在美国之外,垂直农场也获得不少资本青睐。今年2月,德国垂直农业服务商Infarm完成了2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7亿元)的A轮融资。Infarm计划到2019年底在全欧洲拥有1000个种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结合农业风投平台Agfunder和融投资数据库Crunchbase的数据统计发现,全球当前农业科技领域融资总额排名前十的公司当中,有三家专注于新型农业种植,Plenty 和AeroFarms 都是垂直农场。另一家BrightFarms则是温室室内种植。BrightFarms今年6月底刚刚完成5500万美元的D轮融资,刷新了AeroFarms的融资纪录。

不只是把土地“叠”起来

垂直农场到底是什么?

顾名思义,就是把如今种植农作物的农田从平面变得垂直、立体起来。更准确说,是把土地层层“堆叠”起来。这有什么好处?最明显的是,节约土地,提高单位土地的作物产量。

Plenty的种植方式更为奇特,不是平行堆叠,他们的蔬菜和水果,是从种植塔的侧面生长起来的。

但不管如何奇特,垂直农场最初诞生的目标就是:用更少的土地,更少的水,种出更多的作物,养活越来越多的人。

1999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Dickson Despommier 提出,用屋顶花园为纽约曼哈顿约200万人提供食物。但在发现屋顶不足以供养如此庞大的城市人口后,Dickson 教授转而研究起室内垂直栽培。2001年,垂直农场在美国有了第一个轮廓。美国垂直农场创业公司Crop One 首席执行官 Sonia Lo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如今美国至少有 50 家创业公司在研究垂直农场。

不过,如果土地都堆叠起来了,作物又怎么充分感受光照,进而成长、成熟呢?这就说到垂直农场的核心技术——光照。

过去30年来,土地资源极为稀缺的日本,一直进行着一种人造光源植物工厂的探索。被称为“现代植物工厂之父”的日本千叶大学的 Toyoki Kozai 博士认为,人造光源植物工厂优点众多:高气密性、高保温性、卫生级别高,可以生产干净、高品质的蔬菜,无需洗涤即可食用。无论是Plenty,AeroFarms,还是Crop One,皆是用人造光源为蔬果提供光照。

如今,日本这类工厂不仅仅“内销”,还已经成功将技术“出口”。其中日本垂直农场的领军企业——Spread,就在今年跟中东国家达成协议:从阿联酋开始,建设20个垂直农场,为中东地区提供稳定的优质蔬菜。

垂直农场跟另一农业技术温室农场,有什么区别呢?

Sonia Lo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从种植形式来看,垂直农场用的是堆叠式的,而温室大棚主要是单层的。因此,从所需要的栽培土地面积来看,垂直农场比温室农场要小;而且,垂直农场可以更靠近零售商和终端消费者,温室大棚相对难以做到。

在种植技术上,垂直农场有水培法、气耕法等多种种植法,意味着植物可以种植在水中、悬浮在空中。无需使用土壤,便减少了种植在污染土壤上的可能性,但温室栽培往往是需要土壤的。“Crop One 栽培植物的水,甚至是可饮用的。”Sonia Lo说。

在消耗能源方面,由于温室栽培需要大量的日常光照,辅以少量的人造光,而垂直农场多半使用人造光源,因此,温室农场的电力消耗相对更少。但是,垂直农场种植用水更少,因为水能够循环再利用。“在农田种植作物,大约有90%的水都会蒸发掉,这就浪费掉了”。

一众垂直农场被资本看中,一定有其道理。用孙正义的话说,它具有帮助提升大城市周围农作物产量的潜力,提升人类生活质量。

谁来消费垂直农场的产品?

如果从产量来看,各家垂直农场的产量并不低。各自报出的数据,更像是一场“数字竞赛”:

按Plenty官方数据,按照传统农田相同的面积,Plenty产量可高达350倍,但仅使用1%的水。

今年,Plenty 将走出硅谷,在美国西雅图地区开放一个10万平方英尺的农场。据美国农业部说法,这个占地10万平方英尺的仓库,每年将增加450万磅(约200万公斤)绿色蔬菜,足以养活18万美国人。

目前全球最大的垂直农场Aero Farms自称产量可以达到同样面积土地产量的130倍。

Crop One,今年6月跟阿联酋航空签署了4000万美元的联合投资协议,明年将联合在迪拜建造“世界最大的垂直农场”,占地13万平方英尺,蔬菜产量每天可高达3吨(3000公斤)。

但是,前有风投追捧,后有足够大的市场前景,就意味着生存容易了吗?并非如此。众多垂直农场当前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卖出每一棵生产出来的蔬菜。用Sonia Lo的话说,Crop One 团队每天都在谈论:我们的收益率是多少?我们能卖掉每一片叶子吗?

垂直农场的蔬菜跟传统农田种出来的蔬菜相比,凭什么更吸引消费者?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蔬菜种植是典型的中心化产业。蔬菜种植大州是位于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如果要运输到美国东部去卖,这意味着要经过近3000英里的运输。东部消费者吃到的蔬菜,或许已经是两个星期前采摘下来,进行冷链包装、长途运输后,再摆上你的餐台。

但是,Crop One在离波士顿市中心30英里的地方建起了垂直农场,Aero Farms离纽约15英里的新泽西州建起了垂直农场。Crop One称,从收成蔬菜到消费者的餐桌,甚至24小时内就能完成。“这无疑更新鲜”。也就是说,用跟有机食物相似的价格,吃到更新鲜的蔬菜,这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是一大吸引力。

如今,在波士顿的农场里,Crop One每日生产大约0.25吨的蔬菜,销售给38家波士顿的零售商。大约包括24种蔬菜,有生菜、羽衣甘蓝、芝麻菜、小白菜、香菜、薄荷等。

寻找零售商困难吗?至少Crop One认为,并不难。

“我确定零售商很爱我们的产品。零售商如今也面临市场调整,像亚马逊等网络电商分食着零售商的市场,他们需要给消费者提供更为独特的产品。”Sonia Lo说。阿联酋航空作为Crop One当前唯一一个国际客户,以及唯一一个餐饮服务提供商,是主动找到Crop One团队要求合作的。2019年12月开始,Crop One的蔬菜将交付给阿联酋航空集团旗下105家航班和25家机场贵宾室使用。

而 Aero Farms已经跟纽约州附近的有机超市全食(WholeFoods)等多家连锁超市合作;Plenty 则在积极跟沃尔玛和亚马逊公司的高管会面,希望与其合作出售蔬菜。Plenty销售的餐厅客户当中,甚至包括世界著名米其林三星餐厅 “法国洗衣房”(The French Laundry)的前副厨师长 Anthony Secviar。

但是,也有垂直农场公司找不到客户而死在成长的路上。

非营利组织美国垂直农业协会(AVF)成员、美国农业咨询公司创始人Henry Gordon-Smith认为,首先要证明消费者需要这些室内种植的产品。他透露,由于缺乏需求,许多垂直农场甚至尚未能够全年生产。

Sonia Lo 表示,日本去年有一大批垂直农场倒闭,具体原因并不清楚,但最终离不开“无法盈利”。

那么,跟传统种植出来的蔬菜相比,垂直农场的蔬菜营养成分会有差别吗?

目前,并没有任何官方报告对两者的营养进行比较。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今年1月份启动了一项为期三年的研究课题,将对垂直农业、温室种植农业与传统农业进行比较,包括碳、水等能源消耗,盈利能力,甚至包括对食物进行首次营养分析。

中国的大城市会接受吗?

美国消费者喜欢,中东市场感兴趣,中国消费者们会接受吗?

六合资本投资副总裁刘雯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果考虑终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我国国民平均收入水平决定了这类蔬菜当前在中国的市场规模“十分有限”。六合资本是北京市农业投资公司旗下的基金及资产管理平台,目前旗下基金管理规模超过30亿元。

以垂直农场如今对标的有机蔬菜为例,刘雯雯观察,超市货架上的有机蔬菜标价虽高,但常出现滞销,具体表现为很多超市的有机蔬菜都会在晚上买一送一捆绑销售,基本售价会降到普通蔬菜价格的2倍左右。

如果无公害、无污染、更新鲜的口感等这样的关键词加在蔬菜上,必定意味着它需要更高的种植成本。然而,“我国目前终端消费市场中买菜的主力还是爷爷奶奶辈的人,这就决定了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刘雯雯表示。

相比中国,美国的农业种植土地并不少,这种情况下,为何资本会在垂直农场领域发力?刘雯雯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劳动力成本高。当种植蔬菜需要经过几千公里的运输,而大卡车司机又是高薪职业时,仅中间冷链包装、运输成本,就占去了成本大头。

确实如此。AeroFarms的首席财务官透露,当前美国一棵蔬菜售卖的成本里,运输成本占到了20%,冷链包装过程中成本也占到了20%-30%,这已经接近蔬菜售价的一半。

但中国的蔬菜主要是常温运输,并不需要冷链。目前主要加价环节还是在于中间商,从农民种植到超市,会经过收购商、批发商,可能有一批、二批,再到超市和市场。

Sonia Lo坦言,中国蔬菜市场确实很大。中国人目前每天平均吃1000克蔬菜,是美国人一日蔬菜分量的10倍。但是否进入中国,Crop One主要考虑的一点是:大城市人群愿意为这些非常干净的蔬菜付额外的费用。因为如果离开大城市,小城市的消费水平是暂时无法达到的,这会让公司难以实现盈利。

按照Plenty的说法,将在中国开300个农场,还计划在北京和上海建设客户可以品尝农产品的体验中心。这倒是符合当下国内农业探索的另一个风向: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走的属于农场+ 休闲旅游+产品销售的方式。

Crop One透露,曾跟三个合作伙伴接触过进入中国市场事宜,希望2020年能进入中国,但当下还是要找到很好的合作伙伴。

垂直农场在中国会爆发吗?

六合资本的刘雯雯预测,根据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或许5—10年后垂直农场在中国会更有市场。

但最终,无论是种植商期待的大市场,还是零售商期待的不用打折出售,离不开的根本是——终端消费能力。

柴火网——智能商业科技媒体,关注农村电商新零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