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烈火-5型洲際彈道飛彈性能如何?

Leorange124


厲害個屁啊😂😂😂

其實關於三哥的“烈火5”我寫過很多的文章和問答,既然今天又看到這個問題了,我就在給大家解釋一下三哥的“烈火5”。


三哥的“烈火5”源於1983年前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制定的導彈發展綜合計劃,而負責這一計劃的就是著名的“印度防務研究和開發組織(DRDO)”

是一枚重50噸,長17.5米的三級固體導彈,首次試射於2012年4月19日,至今已經連續5次試射成功了,雖然成功率很高(創造了三哥“布朗彈”烈火2誕生以來的成功率紀錄),但是它本身的技術含量很低。


首先雖然“烈火5”是一枚三級固體導彈,射程也達到了5000公里,但是它的重量實在過於驚人足有50噸級,直徑也超過了2米,而我們70年代服役的液體“東風4”在同為5000公里的射程下,彈長比“烈火5”還要短一些。

而美國第一代的固體彈道導彈“民兵1”在彈重37.1噸的情況下,射程達到了10000公里,遠超“烈火5”。


而我們隔壁那種彈道導彈技術二流子的“火/星12”在彈長16米,直徑1.5米的情況下,射程也與“烈火5”相當。

所以“烈火5”的整體技術水平,也就是達到了上世紀70年代我們液體導彈的技術水平,但還達不到美國60年代固體導彈的技術水平。

當然,技術再垃圾“烈火5”它也是一枚射程5000公里的中遠程彈道導彈,我們該防還是要防的。


軍事小科普


烈火5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即便是印度自己公佈的也只是5000公里,要知道這在固體火箭技術領域算不上什麼特別高的成就,中國早在上世紀一窮二白的時代就高出了射程15000公里的洲際導彈,印度自從建國開始就致力於先進導彈的研發工作,各種國外的火箭技術無障礙的流入印度並且有大量的留學生可以使用這是中國不具備的優勢,因此時至今日烈火5能達到5000公里射程不算稀奇,而它的定位精度能達到5公里以內確實有些吹牛了,

導彈的高精度定位離不開全球定位系統,而去年發射的印度首個私人企業生產的全球定位衛星IRNSS-1H以失敗告終,整個計劃只有大約4顆衛星勉強進入工作軌道,如此一來印度的全球定位系統距離完工遙遙無期,美國又不願意將自己的GPS全球定位系統借給他用於軍事用途,這樣一來採用傳統彈道計算定位的烈火5很難有較高的精度,估計和納粹德國V-2火箭的命中精度相差不會太大。

印度官方甚至吹牛說烈火5的打擊精度保持在2公里範圍內,可是誰都知道這是中美俄等超級大國才具備的技術實力,而以上三國都已經建設完成了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印度自己的話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不過話說回來烈火5一旦投入實戰那肯定是承擔核打擊的角色(印度發展洲際導彈的目的也是為了完善三位一體的核打擊隊伍),這時候在核武器巨大殺傷半徑幫助下打擊精度不足的問題就可以被忽略了。


利刃軍事


因此印度軍方對這款導彈寄予的期望一直是挺大的,一直吹噓可以與我國的東風-31A型導彈相提並美,但事實上我覺得用二十年前的導彈與印度的最新型導彈相比本就是件欺負人的事情,印度的烈火-5型導彈雖然同樣是採用三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但是它的射程只有5000到8000公里,儘管是印度打的最遠的一款導彈,但要知道我國的東風-31A最少都能打10000公里,雙方在射程上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再看它的外形,這款導彈的整流罩部分非常尖銳,不過你可別以為這款導彈能攜帶多彈頭,根據印度烈火系列的一貫作風,這款導彈應該還是單一彈頭,三彈頭什麼的吹牛的原因可能要大一些,就算有,它的多彈頭技術也很差!這是烈火系列的通病!唯一能勝過東風-31的可能是它的體積!嗯…對!體積!烈火-5的體積不是一般的大,碾壓世界上導彈強國的一切導彈!用的載車也是全世界最大!這一點我承認它很強!如果洲際彈道導彈是以比大小來取勝的話,相信印度一定能成為冠軍


現在印度已經準備開始著手研發烈火-6型導彈了,但願它的下一款導彈可能射程會稍微遠一點,別又卡在8000公里的分水嶺上弄得大家一頭霧水的。


鷹眼戰情室


技術水平差很多,但是起點很高,不容小覷

先介紹下印度的烈火-5,該導彈長17米,重50噸,直徑2米,彈頭重量1.5噸。其射程根據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首席專家薩拉斯瓦特(Vijay Kumar Saraswa)的描述為5500~5800公里。印度閱兵式上展示的烈火-5導彈

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制定了一系列彈道導彈發展計劃,核心是烈火系列(Agni)彈道導彈,除了烈火-5外,印度還宣佈過研發射程達到1萬公里的烈火-6洲際彈道導彈。

烈火-5導彈是在2007年開始宣佈研發的,在2012年4月19日在印度惠特島火箭試驗場進行首次發射,到目前為止一共試射了6次,全部取得成功,但目前還沒有正式裝備服役的消息流出,雖然從研發進度上來看,保持印度一貫的緩慢作風,但是成功率可以讓印度非常欣慰。

更重要的是,作為印度第一款射程超5000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其技術起點非常高,需要引起注意。他是直接繞過液體燃料火箭+固定發射的模式,一上來就採用固體燃料火箭,並且具備公路機動發射能力,可以說是生存能力和實戰化程度相當高。根據印度ASL總監Avinash Chander的說法,烈火-5導彈是採用密封的發射筒儲存,以冷發射的方式發射,發射車是採用沃爾沃卡車牽引,總重量為140噸,整個發射準備只需要幾分鐘。

另一個需注意的是,該導彈的精度非常高,在發射後的飛行過程中,可以使用GPS+印度自己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IRNSS)進行修正,並且還擁有末端引導技術,其圓周誤差率僅為10~80米,根據烈火-5項目總監Tessy Thomas的說法,導彈在2013年的第二次測試中達到了個位數的精度。

所以烈火-5導彈的戰鬥能力還是非常出色的,對於首款中程彈道導彈來說,技術起點非常高,並且具有相當的戰鬥能力。但是對比導彈強國來說,還是有相當大的技術差距,最重要的差距就是導彈的利用率非常低。

簡單的與我們的“關島快遞”DF-26進行比較的話,DF-26彈長14米,彈徑1.4米,發射重量不過20噸,但是導彈射程可以達到4000公里,最大射程5000公里,彈頭重量更是達到1.2~1.8噸,還具有分導能力。也就是說僅以烈火-5重量的40%,就可以彈頭重量更大,射程接近的水平。

這方面原因較多,包括導彈的整體氣動和結構設計,設備的小型化等等。當然還有一個教硬的指標就是推進劑,印度的烈火-5採用的固體推進劑還是HTPB(羥基封端的聚丁二烯)推進劑,比沖和安全性能都小於新型的NEPE(硝酸酯增塑聚醚)推進劑,而後者目前還是僅限於五大流氓才掌握的高端核心技術。


五嶽掩赤城


近30年來,印度在其國家戰略發展計劃的指導下,集中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聚焦發展戰略威懾力量,先後研製成功了近程、中程、中遠程以及洲際彈道導彈,解決了核武器的投擲問題。

而“烈火”系列彈道導彈就是印度在其“綜合導彈發展計劃”下,主要依靠本國的技術基礎,研製的地對地導彈武器體系,從1989年開始,先後發展了技術演示型“烈火”、實戰型“烈火”-1、“烈火”-2、“烈火”-3、“烈火”-3改進型、“烈火”-4和“烈火”-5型。

一般認為,“烈火”-5型洲際彈道導彈是在“烈火”-3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根據印度DRDO的公開資料,在“烈火”-5型洲際彈道導彈的概念發展階段,利用了“烈火”-3TD型為其進行了多次技術摸底試驗,在2007年的“烈火”-3TD2飛行試驗中,成功的驗證了低彈道條件下飛行速度精確控制技術和精確制導能力(首次使用了印度國產的緊湊型環形激光陀螺,完成了與彈載計算機、數字式飛控系統的集成),同時也評估了印度的雷達測量船和陸基光電跟蹤系統的飛行彈道測控能力,為“烈火”-5型洲際彈道導彈的正式研發積累了工程和技術基礎。

2012年4月19日,”烈火’-5型洲際彈道導彈在惠勒島綜合試驗場進行首次發射試驗,飛行高度達到600公里,印度宣佈試射成功,並且隨後表示該型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5000公里,可以覆蓋到亞洲的絕大部分地區,並且具備公路機動發射能力。2015年1月31日,“烈火”-5型洲際彈道導彈在惠勒島綜合試驗場利用機動發射車再次試射成功,印度官方稱其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增強了印度的戰略核威懾能力。

根據印度官方公開的內容,“烈火”-5型洲際彈道導彈採用分導式多彈頭技術,但是又不同於傳統的分導式多彈頭技術,印度人設想每枚母彈頭內可以收納了3-8枚子彈頭,母彈頭在中段飛行中進行獨立滑行,在120-100公里高度利用末修發動機調整母彈頭的姿態並且利用彈載雷達干擾機進行干擾,在100-40公里高度釋放所有的子彈頭(通過編程進行目標分配,分批或者成雙或者單個的釋放子彈頭),而且子彈頭還具有獨立的制導能力,進行機動飛行,這會對防禦方的雷達目標識別和穩定跟蹤造成較大的困難,有利於突防成功。

總的來說,“烈火”-5型洲際彈道導彈的研發得益於“烈火”系列彈道導彈的成熟技術, 並且結合了印度自身的技術特色,雖然與周邊國家的彈道導彈技術還有較大差距(印度的所謂公路機動發射能力其實只是公路運輸,距離真正的公里機動發射作戰能力還有較大差距;還沒有妥善解決筒式儲存和冷發射技術;可靠性較低等),但是也標誌著印度在尖端國防技術方面的巨大進步,並且已經跨過了關鍵“門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