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多倍體水稻研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突破性成果

9月14日,來自湖北、四川、海南的專家學者以及省市有關部門的領導,深入武漢市武湖農科院園區、黃陂大潭良種場,實地考察湖北多倍體水稻在多抗性、結實率、材料創新等方面的實驗情況。通過現場觀摩、結實分析和實物比照,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湖北多倍體水稻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湖北多倍體水稻研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突破性成果


據介紹,武湖農科院園區和黃陂大潭基地一共栽培了2000多份實驗材料、30個組合,主要進行第一批多倍體育種材料的優化篩選和後續育種材料的創制,還包括具有優勢的穩定材料的品比試驗和高產栽培實驗。


湖北多倍體水稻研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突破性成果


秋日的陽光下,多倍體水稻在微風中起伏,放眼望去,葉青籽黃,植株高大粗壯,穀穗明顯比試驗田外的稻穗粗長。專家學者們在武漢多倍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湖北大學蔡得田教授的帶領下,深入田間,時走時停,時問時議,對多倍體水稻回覆突變二倍體材料為父本配製的兩系雜交組合、三系雜交組合和多個兩系四倍體雜交組合在今年惡劣氣候條件下的田間表現給予充分肯定。


湖北多倍體水稻研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突破性成果


多倍體水稻是湖北大學生命科學院蔡得田教授為首的多倍體水稻育種科研團隊,經過18年努力,培育出的“多倍體水稻”,結實率達到了80%,曾經創下示範種植田畝產1400斤的佳績。


湖北多倍體水稻研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突破性成果


據蔡得田教授介紹,多倍體水稻育種基於植物進化原理,利用染色體加倍技術將二倍體水稻的整個基因組加倍,形成多倍體水稻,並通過生物技術手段培育形成多倍體水稻新品種。該品種植株發育高大粗壯,穗大粒大,比二倍體水稻重3/5以上,具有米質優,抗逆性強,增產幅度大等優點。


湖北多倍體水稻研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突破性成果


據悉,通過今年的實驗,可以篩選出3到5個較穩定的有優勢的常規品系,還將獲得一個高溫耐性較強的材料、多個稻米品質優的材料和優質四倍體糯稻。並且通過高產栽培試驗,還發現在不同的栽培方式和肥力水平下,多倍體水稻有不同的產量和抗性表現,由此將進一步摸索出一套適合多倍體水稻的栽培方案。


湖北多倍體水稻研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突破性成果


在觀摩座談會上,武漢多倍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柏林向專家學者們介紹了近年來多倍體水稻在科技攻關、項目推進、南繁育種、品種研發、中試試驗等方面的進展,並希望各位專家、領導繼續關心、支持多倍體水稻的研發和多倍體公司的發展,儘快組建由湖北省農科院為總負責人、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市農科院等院校科研機構參加的多倍體水稻大協作、大攻關技術團隊。


湖北多倍體水稻研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突破性成果


湖北省農業廳科教處副處長楊朝新表示,將向農業廳有關領導彙報多倍體水稻的研發進展,繼續提供一些幫助和支持。


湖北多倍體水稻研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突破性成果


湖北省農科院糧作所所長遊艾青認為,多倍體水稻因為染色體翻了一番,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水稻,而是一個新的物種和新生事物。目前存在的材料創新、遺傳學基礎研究、多抗性等問題,只有通過大聯盟、大合作,才能解決。可喜的是,蔡得田教授團隊近期的研發有許多的進步和收穫,比如材料上的多樣性等等。但客觀上講,推進任務艱鉅,使命重大,希望通過觀念的突破,帶來技術上的突破。


湖北多倍體水稻研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突破性成果


湖北省種子管理局盧開陽局長表示,今天第一次看到多倍體水稻,印象深刻。從理論走向實驗田,從小規模試種到較大規模育種,結實率能夠達到二倍體水平,而且屬性、屬相表現不錯,表明湖北多倍體的研究取得了階段性、突破性成果。他希望武漢多倍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後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科研大協作力度和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強栽培技術的研究,加速加快育種技術的突破,為國家糧食安全,為湖北糧食生產作出應有的貢獻。


湖北多倍體水稻研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突破性成果


武漢市農委副主任車國強表示,看材料與看現場,感覺不一樣。總的來說,在中央、省、市領導的支持下,多倍體水稻的中試表現和科研成果令人欣慰,市農委將繼續支持多倍體水稻的研發工作。車國強要求多倍體公司下階段一要精心準備省長調研的彙報材料;二要加大多倍體技術攻關的宣傳報道力度;三是提前策劃,為產品上市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


湖北多倍體水稻研究取得重要的階段性、突破性成果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員凃升斌、海南農科院糧作所研究員孟衛東、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黃見良、武漢市農委科教處處長楊曉紅、市農科院總農藝師錢運國、市農學會秘書長熊恆多、市種子管理局局局長汪大武、市科技局農村處科長周肖榮、惠民種業總經理祁先超等參加調研座談。(文/項俊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