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莲司:与胡适错过后,她用一生将这段“跨国姐弟恋”演绎成传奇

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人间喜剧。有情人未能成眷属,则是悲剧。所不同的是,有的悲剧是毁灭性质,而有的悲剧,则最终被演绎成传奇,并迸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胡适和初恋美国女友韦莲司无疑是悲剧的,当胡适为履行“旧约”弃她而去时,人们都以为这段跨国恋情会就此戛然而止。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后的韦莲司竟用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续写了这段感情,并将它演绎成了“传奇”.....

1914年6月,在美留学的胡适邂逅了比自己大5岁的韦莲司。这以后,胡适的心就隐隐动了,几个月后,韦莲司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了胡适的日记里。在日记里,第一次提到韦莲司的胡适这样写到:

“其人极能思想,读书甚多,高洁几近狂狷,虽生富家而不事服饰;一日自剪其发,仅留三寸许,其母与姊腹诽之而无可如何也。”

透过胡适的日记,一个学识过人、高洁孤傲、不修边幅的短发女子形象便跃然纸上了。但韦莲司出众的容貌,胡适没好意思写在日记里。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人眼里眼里看过去,这个散发着美洲风情的女子,怎样都是美的,她鹅蛋脸、金头发蓝眼睛且肤色白皙.......

韦莲司:与胡适错过后,她用一生将这段“跨国姐弟恋”演绎成传奇

但单纯的外貌并不能吸引胡适,在胡适眼里,韦莲司最吸引他的,是她的与众不同。韦莲司与寻常女子的最大不同在于:她的脑子与寻常女子不一样。这点,从胡适那句“其人极能思考”就可以窥见。

韦莲司是康乃尔大学一位地质学教授的女儿,自小接受西方思想教育,但骨子里,她却从不迷信任何思想,她是一个随时准备“打破一切”的女子。所以,虽然她和其他女子一样,对学识渊博、风度翩翩的胡适很是倾慕,但她的性格却从不允许她在他面前表露倾慕。更多的时候,韦莲司甚至会跳到胡适的反面去反驳他。

想比性格内敛的胡适,韦莲司很“狂”。有一次,胡适恭维她说:“曾经约翰·弥尔说,如今很少有敢为狂狷之行者,这真是这个时代的隐患啊,狂乃美德,不是毛病。”韦莲司听完胡适的恭维,却并不买账地说:“如果是故做狂态,其狂也不足取。”

两人在一起时,胡适被韦莲司“抬杠”的次数多得数也数不清。就是在这种类似于抬杠的交流中,胡适的东方思想,一次次与韦莲司的思想激烈碰撞。人说,人的大脑是最大的情爱感应器,当人的思想发生激烈碰撞时,往往容易生成爱。渐渐地,一来二去间,总有着说不完话的两人陷入了热恋。

胡兰成曾说,张爱玲给他开了天眼,对于胡适,韦莲司大概也正是这样一种存在。在韦莲司的影响下,胡适抱守的很多东西,被她轻易地打破了。 但要“立”非得“破”,在不断的破与立之间,胡适找到了打破现有思想的缺口,终于找到了城墙外边的大天地。大约也是因为此,胡适才会在给母亲的信里,将韦莲司称为自己的“舵手”吧!

最好的女人,大概是“舵手”一类的女子吧,总能在不刻意的情况下,轻易将男人引向正确的远方!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韦莲司的带领,胡适才能真正融入到西方社会中去,并有了更为开化的思想,这无疑是他未来成为一代大家的基础。

韦莲司:与胡适错过后,她用一生将这段“跨国姐弟恋”演绎成传奇

坏的感情让人停滞不前甚至毁灭,而好的感情则恰恰相反,它往往能让爱本身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并最终成就彼此。而感情好坏的把控者,多数时候都在女人手里。所谓: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每个失败男人背后也有一个女人,大抵如此。

世间从来就没有完美的事情,所以,现实中的很多“彼此相爱”,最终总被雨打风吹去。

就在两人恋爱后的第二年,胡适的安徽老家徽州江村就得到了风声。一时间,胡适找了个“外国女友”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大洋彼岸的“催返”信纷飞而至。原来,听到风声后,早已住到胡适家照顾未来婆婆的未婚妻江冬秀不干了,这江冬秀是个与韦莲司完全不同的女子,她没什么文化,大字都不识几个,但却是个出了名的狠辣女子。于是,当无奈的胡适提出退婚时,江冬秀立马就炸了。

眼见江冬秀“炸”了,被她照顾得分外舒服的婆婆自然不干了。关键时刻,胡适母亲下了通牒,以不容质疑的口吻命令儿子回来完婚。

“旧约十三年,环游七万里”

于是乎,1917年,与韦莲司相恋两年后的胡适只得辞别韦莲司回家完婚。后来,伤心的胡适还为此写了一首诗,形象地描述当时分手时的情绪: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在这首小诗里,胡适将自己和韦莲司比作蝴蝶,诗中的“孤单”、“可怜”等字句,将胡适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分手后的韦莲司,虽极度痛苦,但她却始终并不后悔。在她眼里,让心爱的人幸福,才是真爱。在与胡适交往的几年里,韦莲司早就知道他是个大孝子,如果自己任性地让胡适逆了母命,对不起母亲和未婚妻,那么胡适一辈子都会良心不安。而这一切,并不是韦莲司想要的。

在胡适犹豫纠结的时候,他甚至对韦莲司倾诉说:她(江冬秀)字都不认得几个,我已经放弃让她成为我精神伴侣的可能了,我跟她会很难。面对这样的胡适,韦莲司知道,她必须帮他干掉犹豫纠结,而不是窃喜或推波助澜。因为只有这样,胡适的一生才可以无怨无悔。于是,韦莲司说:“说不定这种在智性上南辕北辙、无法沟通的关系,反而还可以让一个可能会很棘手的问题婚姻关系简单化呢!”。听完韦莲司的话,胡适终于决定动身回国了。

韦莲司:与胡适错过后,她用一生将这段“跨国姐弟恋”演绎成传奇

放开胡适的缰绳后,韦莲司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大概是永不可能与胡适相爱了,在纠结再三后,这个豁达的女子最终选择以一种类似于“精神伴侣”的形式,继续陪伴胡适。几乎也是从这时起,韦莲司做好了终身不嫁的打算。

“我们还是可以做朋友,好朋友!”“对!”这话,多么轻巧,但又有谁知道,这轻巧背后的沉重?!

依照“好朋友约定”,胡适离开美国后开始不定期地给韦莲司写信。但信里,胡适很自然地开始把她当成了朋友,更多的时候,胡适都是在信里和她倾诉回国后的种种。男人总是更容易忘情,尤其当有了新的爱人时。胡适的妻子江冬秀虽没什么文化,容貌也并不清秀,但她却有着胡适身上最欠缺的狠辣、果敢,可以说,除去文化,属虎的江冬秀可以在方方面面压倒属兔的胡适。慢慢地,胡适爱上了江冬秀。

慢慢地,韦莲司的信依旧很多,而胡适的信却变成了两三年一次。信里,胡适明显不如韦莲司热情,汹涌而来的生活已经将他淹没,他经过了上升期又来到倦怠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人,但韦莲司却始终如故。仓央嘉措《见或不见》诗里说的,大概是韦莲司这般: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十年后的1927年,胡适借赴美公干,重返当初他们相遇的绮色佳,与韦莲司相见。十年后重逢,胡适已不再是当初的胡适,而韦莲司却依旧是十年前的韦莲司。此时的胡适已是人夫人父,而且这十年间他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功成名就的文化大家。两人重逢后,已经38岁的韦莲司虽依旧深爱胡适,却深知两人不可能真的在一起,她在信里说:“亲爱的适,让我们继续穿着这身正式的外衣吧,否则你所喜爱的这个幻象中的女子就会死去。”

韦莲司:与胡适错过后,她用一生将这段“跨国姐弟恋”演绎成传奇

这一次的重逢,对两人的冲击都是巨大的,往来信件里,韦司莲不可控地说了很多情话,然而两人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只知道,这以后,胡适回国,两人都并无异样。

后来,韦莲司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内心的挣扎,以及突围的过程,最后她说:我在内心为我们举办了婚礼,并将我作为他精神上的妻子,我在想可以为他做些什么!

感情从来是一种与“理性”对立的存在,但巧的是,当爱到了极致以后,它反而会走向感性的反面。在胡适面前,韦莲司就是这样的存在,她爱胡适,但为了让他更好地生活,她以近乎反人性的“理性”牢牢为胡适把着方向。以至于,胡适从来没有因为他,而迸发出任何家庭问题。她甚至强大到和胡适老婆江冬秀做了好友,她们谈天说地,甚至还一起散步。正因为此,对于韦莲司与胡适的种种,江冬秀虽有耳闻却从未有一丝的妒忌。

1937年,胡适受命担任驻美大使,在这期间,和以往的任何时候一样,“只想付出”的韦莲司,不断地给予胡适精神上的支持和外交上的帮助。在韦莲司眼里,这大概就是她对他的爱的最好方式。

在此期间,韦莲司还请胡适和他的妻子江冬秀到家中小住,甚至为他的学术研究倾己所有。到此时,意识到自己的学识等已经无法做胡适“精神伴侣”的韦莲司,迅速又将自己的身份,由“胡适精神伴侣”转到了“胡适好朋友”的位置。

韦莲司:与胡适错过后,她用一生将这段“跨国姐弟恋”演绎成传奇

胡适与韦莲司、江冬秀等

也就从这时起,眼见胡适与江冬秀恩爱非常、一家子其乐融融的韦莲司,彻底放弃了她对胡适的所有希望。但韦莲司的放弃希望,却并非绝望。实际上,这仅仅意味着另一种方式的“坚持爱”罢了。

《诗经》里那首《宛丘》里说了:“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这以后直到胡适去世,韦莲司都一直以“好朋友”的身份陪伴着胡适夫妻。

1959年,74岁的韦莲司为了给胡适建立基金会,毅然卖掉了自己用来养老的房子。这以后,她把自己一生的积蓄都给了胡适。她对胡适说:"我想为你重要著作的出版和英译尽些微薄的力量。

韦莲司:与胡适错过后,她用一生将这段“跨国姐弟恋”演绎成传奇

这以后,韦莲司自己住在一间车库改的卧室里,卧室的改造从刷油漆到绿化草地,一切生活中的打理全靠她个人的体力,与社会的唯一联系是到小儿麻痹医院当义工。

1962年,胡适去世时,江东秀竟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诧的举动,她将一张韦莲司的小像放在了胡适的陪葬物里。三年后,整理胡适书稿的江东秀向韦莲司要了一份手写自传。江东秀说:胡适的生命里一直有韦莲司,死后整理作品里也应该有她,才完整。就这样,在江东秀的帮助下,韦莲司和胡适,最终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方式,实现了:生前死后,一直紧密相连。

韦莲司的伟大之处在于,她并不像一般的小女子那样,充满怨艾。当她意识到他们之间已然错过时,她能毅然决然地将自己放在一个或“精神伴侣”、或“老朋友”的合适位置。世事芜杂,错过是人生常态,但能在错过后,仍旧将爱演绎成传奇,这多么可敬可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