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2017年香港荣盛国际春季拍卖会 战国 咬尾龙纹青铜鼎1296.18万港币成交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那么我国的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鼎:鼎,是三根立腿,两只提耳,青铜鼎是由红铜和锡等金属铸造而成的,其硬度很高,虽然久埋地下依然保存完好。挖掘出来的青铜器表面有一种绿色,这种绿色不是青铜器本身的颜色,这是一种锈。青铜器本身的颜色应该是金灿灿的黄色。鼎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中国最早一统天下的权力的观念就与鼎的诞生有直接关系。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鬲:鬲,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

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36。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甗:甗(汉语拼音:yǎn,粤音“演”)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lì(是锅),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就是笼屉,甑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大多数的甗为联体铸造。最独特的是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甑鬲分体,鬲体长方案形,六只方足,腹底平,中空可以盛水,其下可以焚火。案面上有三个灶孔,分置三甑,可以同时炊煮几种食物。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簋:青铜簋,西周早期的典范之作,相当于今天的碗,是商周时期的盛饭工具。文献中说是用来盛黍稷稻粱的器皿,容量为一升或二升,用途已明。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晚期逐渐增加。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在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出土的簋也是以偶数为多。 这件铜簋出自陕西省扶风县周原遗址,是西周早期青铜铸造业的典范之作。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簠:青铜簠(fǔ)产生于西周时期,结束于战国,并在春秋时期得到空前发展,一度与鼎、豆等重要礼器放在一起的铜器组合之一。其用途与簋相仿,属食器。因在祭祀时用于盛稻粱,故称“祭祀盛粱器具”。

2013年12月28日,宝鸡石鼓山出土了一对青铜簠,系距今年代最早的青铜簠,它也为现存故宫博物院的一件同时期青铜簠提供了有力的年代佐证。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盨: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相同。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稍小,器盖上有四个方足,为其一般判定标准。取下器盖后翻置起来即成另一器皿,食毕归置如一。《说文解字》皿部:“盨,槓盨,负载器也。”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敦:敦是中国古代食器,在祭祀和宴会时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现在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盖。到战国时多为盖形同体。常为三足,有时盖也能反过来使用。

根据周代礼仪的规定,敦是专门盛黍、稷、稻、粱等粮食作物制成品的盛食具。敦的形态是由鼎和簋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呈一个浑圆的球状或椭圆状。由上下两个造形完全相同的三足深腹钵扣合而成,上体为盖,倒置后也可盛食。敦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后期,至秦代已基本消失。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豆:青铜豆,礼器的一种。造型类似高足盘,上部呈圆盘状,盘下有柄,柄下有圈足,作为礼器与鼎、簋、豆、簠、笾、鼎、铏、盨、罍、爵等配套使用。古代贵族或君王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爵:爵,饮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夏商周时期,作用相当于酒杯。圆腹,也有个别方腹,一侧的口部前端有流(即倒酒的流槽),后部有尖状尾,流与口之间有立柱,腹部一旁有把手,下有三个锥状长足。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角:角,饮酒器。流行于夏商周时期。是下级官吏及平民使用之物,出土数量很少。器物造型与爵相似,不同之处是口沿无柱,流变形成与爵尾相同的尖形角状。多有盖,有的盖做成禽鸟展翅飞翔状,非常美观。传世有一件角的杯体中有一管状流,形制和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陶角相似,可以认为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角。商代和西周早期的角有盖。西周中期以后,角便不复存在。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斝:斝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觚:觚(读作gū),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初现于二里头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觯:觯是中国古代汉族礼器中的一种,做盛酒用。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 商朝时,觯为小瓶形状,大多有盖子,圆腹,侈口,圈足。 西周时,出现方柱形的觯。 春秋时,觯演变成长身,形状像觚。从字形特征不难看出,这类酒具大多源于上古兽角制作的水器。青铜器中习称的觯有两类,一类是扁体的,一类是圆体的,此两类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皆有,后者且沿用至东周。春秋时演化成长身、侈口、圈足觯,形状像觚,自身铭文称为“鍴”(如王义楚鍴)而不叫觯。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西周兕觥:兕觥是中国古代盛酒或饮酒器。《诗经》中屡见其名,如《卷耳》:“我姑酌彼兕觥”。此件为椭圆形腹,圈足,有流有鋬,带盖,盖为带角的兽头形,造型极富于想象力。主要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尊:尊,今作樽,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商周至战国时期,还有另外一类形制特殊的盛酒器—彝。彝通常呈鸟兽状,有羊、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形象。《周礼·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裸用鸡彝鸟彝......追享朝享,裸用虎彝蜼彝。”彝纹饰华丽,在背部或头部有尊盖。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卣:卣,是一种器皿,属于中国古代酒器。具体出现时间是未知,盛行使用时期为商代跟西周时期。当时用来装酒用。所以外观上大部分是圆形,椭圆形,底部有脚,周围雕刻精美的工艺图案。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盉:盉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青铜盉最早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夏文化),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中国古代青铜器从商代晚期开始,造型特点是敦厚凝重,装饰繁复,图纹威严神秘,西周大致秉承商代旧制而略有变化。随着王权衰落,礼崩乐坏,青铜礼器中逐渐透出一些令人轻松的气息,旧有的神秘、庄重与沉闷渐渐隐去,而新的有创意的造型和纹饰,一步步走向百姓生活。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方彝:方彝是中国古代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长方形器身,带盖,直口,直腹,圈足。器盖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顶形,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个缺口。也有少数方彝下腹外鼓成曲腹状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勺:勺是古代中国人发明的从盛酒器中舀酒的器具,时为青铜制,形如有曲柄的小斗,后经长期发展演化为当今人们广泛使用的各类勺子。其用途主要用来盛舀汤、饭等液体类食物、流食。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罍:罍(lei)是中国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的图案渐少,变得素雅。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壶:壶大都是容酒器,但也有汲水、注水和盛水的壶。缶有尊缶或浴缶之不同,尊缶已见前酒器,此为浴缶,亦有称为盥缶。另有行缶,亦当是盥器,皆用以盛水,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盘:商周时期,青铜盘是盛水器。《礼记·内则上》:“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奉匝沃盥。”即怀赢为晋文公重耳奉匝盛水,浇水洗手。古时.盘与匝是配合使用的,匝即似今天的水瓢一样的盛水器。盘在其下用于接水。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匜:古代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时浇水的用具,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盛于东周。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多有四足。早期匜为青铜制,汉代以后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瓿(bu):罍和瓿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瓿,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盂:盂是中国古代一种盛液体的器皿;另有姓氏孟姓同出一源,但发祥地有两个,即今河南北部和山东东南部。盂兰盆会是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编铙:编铙,中国古乐器。由多枚铙组成一套的称为编铙。中国古代也有用这个祭祀。铙[náo],又称钲和执钟,是中国最早使用的打击乐器之一,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据史籍记载,铙是退军时用以停止击鼓的。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编钟: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编镈:编镈[bó]是远古时期的青铜礼乐器,距今已有两千八百多年历史的西周末期戎生编钟、编镈可能是秦人中的圣者所创制的多序列音响器乐。它具有古朴、深沉、多变、神秘的丰富音色,可排出一个非常绝妙的现代多调性音列。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青铜钺:钺,一种古代的兵器,虽具备杀伤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仪卫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权力象征物是权杖,中国是钺。在原始社会时期,钺为成年男子的象征。钺确切来说是大斧,本来是刑具(用于斩首或者腰斩),而不是兵器。

2017年战国青铜鼎拍出1296.18万港币高价,青铜器主要有哪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