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老外們都在中國「海淘」啥?到市博物館清代外銷品藝術展上找答案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9月14日 晴 氣溫: 23~33℃

您遇到的麻煩事、揪心事、稀奇事,歡迎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我們負責為您跑腿、調查事件,為您解難、報道新聞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你是“海淘”一族嗎?

其實,幾百年前,“海淘”就開始流行了,

那時的“爆款”,可是咱們的中國製造,

瓷器、絲綢、藝術品……

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銷往西方。

清代的老外們,都愛在中國“海淘”些啥?

讓我們一起去咸寧市博物館展出的

清代外銷品藝術展上看看吧。

風從廣州來——清代外銷藝術品展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9月11日起,為期一個月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咸寧市博物館

主辦單位

此次展覽由廣東省鴉片戰爭博物館、咸寧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咸寧市博物館承辦。

裹著濃濃中國風的100多件(套)清代外銷藝術品,帶我們回望清朝時期東西方文化開放交流的社會景象。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展覽共展出廣東省鴉片戰爭博物館館藏的清代外銷藝術品100多件(套),主要有瓷器、廣繡、廣雕、銀器、扇子和通草畫等。

本次參展的展品既是當時中西交往的珍貴見證,又是反映清代手工業水平的藝術精品,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與審美價值。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展覽短短短數天就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觀看。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小編為你搜羅了展覽上精美的外銷藝術品,先睹為快吧。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清廣彩瓷碗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清廣彩瓷盤

小科普:

廣彩是廣州地區釉上彩瓷藝術的簡稱,亦稱“廣東彩”、“廣州織金彩瓷”。指廣州燒製的織金彩瓷及其採用的低溫釉上彩裝飾技法,在各種白瓷器皿上彩繪而燒製而成的特色傳統工藝品。

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中國瓷器在世界暢銷,廣彩瓷出口量亦不斷擴大,生產迅速發展。

廣彩以構圖緊密、色彩濃豔、金碧輝煌為特色,猶如萬縷金絲織白玉,始於明代的廣州三彩,到清代發展為五彩,並在乾隆年間逐步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牙雕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象牙骨折扇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這一組都是象牙製品,是指用象牙做成的工藝品。

象牙雕是古老的民間工藝,商代牙雕工藝水平已很高。19世紀中國牙雕已具工業規模,並大量出口。

象牙雕刻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可是,如今每15分鐘,就有一頭非洲象因為象牙貿易被非法獵殺。

文化咸寧提醒您:

現在在中國,買賣象牙製品是非法的!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為了保護大象,請抵制現代象牙。

喜歡象牙藝術品,就到博物館去欣賞吧。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羽毛扇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廣雕-貝雕

貝雕就是選用有色貝殼,巧用其天然色澤和紋理、形狀,經剪取、車磨、拋光、堆砌、粘貼等工序精心雕琢成平貼、半浮雕、鑲嵌、立體等多種形式和規格的工藝品。

近現代以來,貝雕產品大量出口創匯,暢銷國內外市場。

而今天,由於貝雕製作十分工藝複雜,培養一名貝雕工人又需要很長時間,年輕人普遍對這門傳統手藝失去了興趣。貝雕的手藝逐漸失傳。國家已經開始著手拯救包括貝雕在內的一批傳統手工藝品,改善貝雕技藝的傳承延續狀況。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通草畫

通草又稱通脫木、木通樹、天麻子,原產華南和臺灣,是制宣紙的原料。將莖的中心組織取出,可制外科敷料和水彩畫紙。

通草畫興起於1820年左右,到1880年達到巔峰,之後隨著照相技術的普及,很快走向衰落,以致絕跡。

乾隆二十二年,指定廣州為唯一對外通商口岸,這裡成為中外貿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18、19世紀,先後有不少西方畫家來到廣州作畫。由於採用西方繪畫原理,又反映中國本土風情,所以深受當時西方人的喜愛。

通草畫,成為當時中國的明信片,記錄中國當時的社會民情,自然資源,成為外國人瞭解東方帝國的方式之一。

不過由於通草紙很容易破裂,所以很少有大尺寸的作品,加上難以保存,目前國內傳世不多。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廣雕-木雕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清廣繡

展覽背景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19世紀初中外商船雲集廣州黃埔港的情形

數百年前,隨著清代“一口通商”政策的推行,廣州成為對西方開放的唯一口岸。各國商賈赴集廣州,刺激了商貿、藝術等領域的發展,形成了海上絲綢之路。

40年前,改革開放使這些當年從廣州源源不斷出口到歐洲的藝術品部分得以迴流,讓鴉片戰爭博物館有了徵集、研究、展出海貿文物的可能。

今天,在“一帶一路”的建設背景之下,海上絲綢之路煥發新的生機。不僅帶動沿線各國的經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沿線各國的文化交流。

“風從廣州來——清代外銷藝術品展”,正是講好海絲故事、宣傳海絲文化、傳遞絲路精神的重要舉措。展覽中展出的百餘件“中西合璧”的藝術品,曾經見證了海絲路上中西文化的交流,也正在見證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發展。

今天的這些圖,只是展覽中小小的一部分。

要想欣賞更多的外銷藝術品,

還是到市博物館現場觀展吧!

記者:周萱

編審:向東寧

出品:新媒體中心

領導說了!

你點一個

清代的老外们都在中国“海淘”啥?到市博物馆清代外销品艺术展上找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