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损失26万人的那场著名战役中,活下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哈尔科夫战役(1942)发生于1942年5月12日至5月29日。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一路高歌猛进,直到冬天进攻莫斯科才第一次吃到了败仗,苏联也在这场战役中逐渐缓过神来,重整军队。冬天过去后,苏联着手策划了1942年的哈尔科夫战役,然而由于斯大林和铁木辛哥对形势的误判,战役以惨痛的失败结尾,在短短的一二十天时间内,苏军竟然损失了26万多人。

如此巨大的损失不得不让人佩服苏联的送人头能力。除了普通士兵损失惨重,苏军还损失了许多优秀的将领。其中职务最高的是哈尔科夫苏军主力西南方面军副司令员科斯坚科中将,这是一位参加过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老将。此外还有苏军第6集团军司令员戈罗德尼扬斯基中将和第6集团军政委、旅级政委弗拉索夫,第6集团军是苏军新组建的集团军,1942年初反击德国时战功最显著,然而此役第6集团军几乎被全歼,两位首领也未能幸免。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因此哈尔科夫战役可说是苏联将军的“坟墓”。

20天损失26万人的那场著名战役中,活下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哈尔科夫战役

哈尔科夫战役之后,幸存下来的人员继续参与后来的战役。只有最幸运的一批人见证了1945年苏联最终的胜利。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哈尔科夫战役的失败被斯大林问责,为了洗去这个污点,他们做了不一样的抗争。最典型的是赫鲁晓夫和巴格拉米扬上将。

赫鲁晓夫当时是西南方面军的政委,因为战役失败还被斯大林点名批评了。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战争胜利后他参与到了政治斗争中并成为了苏联的总书记,在清算斯大林时赫鲁晓夫重提哈尔科夫战役为自己翻案,认为斯大林的误判才是哈尔科夫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

另一位巴格拉米扬将军当时是西南方向总指挥部参谋长兼西南方面军作战部部长。由于哈尔科夫战役的失败,斯大林拿巴格拉米扬当作头号背锅侠,写指示信大肆批评了一番。但是心虚的斯大林也知道不能太过分,因此只是撤掉了他的职务,把他下放到第16集团军做指挥官,没想到顽强的巴格拉米扬将军又通过一次次的战役把自己打上来了,他先后参加了库尔斯克反击战、白俄罗斯、里加(Riga)、穆默尔(Memel)、东普鲁士战役,取得了耀眼的战绩。战后,巴格拉米扬先后担任波罗的海军区(1945-1954年)司令,国防部监察长(1954-1955年),国防部副部长和苏联元帅(1955-1956年),总参学院院长(1956年),国防部副部长兼苏联陆军后勤部长(1958-1968年)。1968年任国防部监察员时退休,此后他开始大量写作历史资料。和赫鲁晓夫一样,巴格拉米扬将军也想为自己鸣不平,不过巴格拉米扬将军为自己翻案的方式更“温柔”些。他通过写回忆录的方式披露大量战争细节,然后把哈尔科夫战役的罪责归于斯大林。

20天损失26万人的那场著名战役中,活下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巴格拉米扬将军

逝去的人长埋于哈尔科夫,活着的人为名誉而战!


哈尔科夫战役(1942)作为苏德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涉及到很多人物和故事。为了保存颜面,苏联很久之后才公布该战役的档案。想了解更多,欢迎购买《哈尔科夫1942:苏军视角下的哈尔科夫战役》,本书记录了大量珍贵的档案资料。

20天损失26万人的那场著名战役中,活下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