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支持菏澤打造蘇魯豫皖交界區域中心城市!

省委、省政府支持菏泽打造苏鲁豫皖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日前,山東省發改委發佈

關於突破菏澤、魯西崛起的若干意見

支持菏澤在轉型升級中實現跨越發展

依託高鐵菏澤站和菏澤機場

規劃建設高鐵新城

積極創造條件

爭取國家支持曹縣、單縣、鄆城撤縣設市

◆魯西地區的棗莊、德州、聊城、濱州、菏澤5市,是我省進入中原、西北、華北和華南廣闊腹地的重要門戶,是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重點區域。

◆支持菏澤打造魯西崛起的高地、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示範區、魯蘇豫皖四省交界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支持菏澤設立牡丹信用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扎根菏澤、服務山東、輻射全國的保險業總部機構。

◆支持棗莊德州聊城濱州提升綜合競爭力,發揮比較優勢,突出地方特色,培植主導產業,推動總量規模和質量效益同步大幅提高,實現魯西協調共進加快崛起,打造我省新舊動能轉換的強力引擎。

◆加快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統籌佈局建設一批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打造便捷高效、綠色安全、智能現代的綜合交通網絡,為突破菏澤、魯西崛起提供強力支撐。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政策引領激勵作用,提高政策針對性、實效性、可操作性,集中釋放財稅、金融、土地、人才等政策紅利。

◆把突破菏澤、魯西崛起工作作為相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參考。建立健全調度通報、督查督導制度,完善問責追責機制。每年對省有關部門和魯西5市承擔的目標任務進行綜合考評,按照有關規定對貢獻突出的單位、企業和個人給予表揚獎勵,對落實不到位的給予批評通報,對工作嚴重滯後的進行約談誡勉。

省委、省政府支持菏泽打造苏鲁豫皖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中共山東省委 山東省人民政府

關於突破菏澤、魯西崛起的若干意見

(2018年9月6日)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全面提升發展質量效益,促進全省協調發展,現就突破菏澤、魯西崛起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背景意義。魯西地區的棗莊、德州、聊城、濱州、菏澤5市,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842.9萬,均佔全省的28.4%,是我省進入中原、西北、華北和華南廣闊腹地的重要門戶,是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重點區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魯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先後實施了“東部開放、西部開發”“東西結合、支持菏澤”“一個龍頭、三個突破”、西部經濟隆起帶等一系列發展戰略,持續加大幫扶力度,推動魯西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啟動內力、增強活力,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萬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31.9億元,增長速度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但總體上,魯西仍是當前我省發展的突出“短板”,存在經濟總量小、創新能力弱、開放層次低、環境約束緊、居民收入少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需要保持定力,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緊抓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機遇,積極落實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區域協調等國家戰略,加快突破菏澤、魯西崛起,對全面提升區域經濟創新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區域均衡協調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具有重大意義。

(二)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全面提升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為根本,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堅持差異化協同發展,優化資源配置,規範開發秩序,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短板制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深入推進理念、科技、制度、文化創新,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強化政策支持,聚力打造優良營商環境、優秀人才隊伍、優質基礎設施,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培育核心競爭優勢,推動菏澤後來居上、魯西加快轉型,為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三)主要目標。到2020年,突破菏澤、魯西崛起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魯西5市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符合主體功能區定位的縣域空間格局基本劃定,按照不同主體功能定位的差異化協同發展格局趨於完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質量和效率全面提升。創新型經濟形態基本建立,主導產業和特色經濟形成規模優勢,一批關係全局長遠的重大基礎設施建成投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較大提升,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人民生活質量持續改善,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到2022年,發展動力更加強勁,開放型經濟優勢凸顯,質量效益顯著提高,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地區生產總值佔全省比重進一步提高,新經濟增加值佔比提高到30%左右,城鄉發展更加協調,生態環境更加優美,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現代化建設新徵程邁出堅實步伐。

省委、省政府支持菏泽打造苏鲁豫皖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二、支持菏澤在轉型升級中實現跨越發展

支持菏澤適應新時代、把握新機遇,乘勢而上加快補短板、塑優勢、增潛能、提質效、跨關口,打造魯西崛起的高地、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示範區、魯蘇豫皖四省交界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一)深化改革開放,增強內生髮展動力。

支持菏澤提升境界、提高標準,深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積極創造條件,全面推行政務服務“一次辦好”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在市縣政務大廳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政務服務模式,推動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政府提效率。建立完善土地、能源、水資源、環境容量等市場配置機制,促進生產要素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

全面推進企業、個人、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中介組織信用體系建設,加快打造信用菏澤。

支持菏澤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在菏澤複製推廣國家級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部分政策措施。

支持菏澤爭創國家改革試點,優先安排省級改革試點,探索開展地方特色改革試點。

支持菏澤積極爭取建設青島保稅港區功能區,鼓勵企業加強境外礦產資源開發,推動紡織服裝、木材加工、建材等富餘產能向境外轉移。

(二)創新驅動發展,塑造核心競爭優勢。

支持菏澤建立創新發展基金,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佈局建設一批省級以上創新平臺,組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帶動區域產業加快發展。

建設菏澤特種設備全生命週期大數據監管平臺。

以省科學院菏澤分院、齊魯工業大學菏澤校區為依託,建設省技術創新中心,支持菏澤學院創建大學科技園。

建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實施“小升高”企業培育計劃,力爭到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00家。

為“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通股權投資、上市輔導“綠色通道”。

支持菏澤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申報國家級園區。

依託高鐵菏澤站和菏澤機場,規劃建設高鐵新城,自2018年起連續5年,對經省認定的入區“四新四化”重點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繳納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省級分成增量部分全額返還,主要用於創新平臺、公共服務設施等建設。

(三)加快轉型升級,培育現代特色產業集群。

支持菏澤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四新”促“四化”,推動增量崛起、存量變革,促進產業高端化、規模化、特色化發展。

生物醫藥產業,支持設立生物醫藥產業天使創業基金,推進菏澤高新區中醫藥、開發區創新藥、鄄城中藥材等產業園建設,加強醫療器械檢驗檢測、藥物安全性評價和藥學研究能力建設,創建全國中成藥製劑與原料藥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打造全國醫藥產業十強市、中國北方醫藥城。

高端裝備產業,支持智能機器人、輕型運動飛機、高功率激光器等產品研發生產,大力發展超特高壓直流和交流、智能電網等輸變電設備及關鍵部件,加快發展特種車、工程機械、農用機械及零部件等。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積極推廣應用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推進鋰離子電池等新型電池研發與產業化,建設新能源汽車、石墨烯研發生產、鎂合金高端金屬材料等產業基地。

文化旅遊創意產業,深入挖掘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時代價值,支持沿黃河、黃河故道生態旅遊產業帶建設,打造鄆城水滸好漢城、浮龍湖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園等一批高端項目;大力發展創意設計、網絡視聽、動漫遊戲等文化時尚產業;支持菏澤建設省級廣告示範園區。

電子商務產業,推進新零售等新型商業模式在菏澤優先佈局,引導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產業園區與快遞物流園區融合發展,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支持有實力的企業設立“海外倉”,積極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市和全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市。

牡丹特色產業,進一步加強國家牡丹種質資源菏澤庫建設,發揮院士工作站技術指導作用,加快油用牡丹基地建設。支持設立牡丹產業發展基金。建設中國牡丹博物館,舉辦國際牡丹文化旅遊節、世界牡丹大會和世界國花博覽會,打響“中國牡丹城”品牌。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支持菏澤大數據產業城建設,推動數字技術、信息技術、智能技術向各行業各領域滲透融合發展。

高端化工產業,堅持綠色化、低碳化、高效化方向,建設魯西南石化精深加工產業集群,支持鄆城、鉅野聯合打造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園。

(四)鞏固農業基礎,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綜合發揮農業比較優勢,深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發展農業“新六產”,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發展休閒農業和創意農業,培育終端型、體驗型、智慧型、循環型等新產業新業態,打造一批農業“新六產”示範主體。

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支持黃河灘區、黃河故道、採煤塌陷區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建成特色鮮明的省級農業高新區。

加快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支持單縣打造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元化農業生產性服務,符合條件的企業優先認定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實施村級農技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織密科技特派員服務網絡。

支持建設中國林產品交易中心。

支持更多縣區列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

加快農村電網改造步伐,2018年完成省扶貧工作重點村電網改造升級,2020年建成現代農村電網。統籌推進節水供水工程,配套建設汙水處理設施。

(五)優化空間佈局,建設生態宜居城市。

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科學劃定縣域空間格局,明確城鎮、農業、生態三類空間開發強度和管控措施,完善生態修復補償、差異化考核評價等制度,編制城鄉、土地、環保等“多規合一”的空間規劃。

進一步細化功能分區,提升園區服務和承載能級,打造高端、綠色、集約的現代產業集群。

重點生態區域編制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對不符合主體功能區要求的,堅決予以淘汰、關停或轉產。

合理控制城鎮開發邊界,實行戰略留白,為國家、省重大發展戰略和城市可持續發展預留空間。

委託菏澤市政府對牡丹區、定陶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使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方案審批權。

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國家支持曹縣、單縣、鄆城撤縣設市。

開展省級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培育發展一批特色旅遊小鎮、服務經濟小鎮。

加強區域生態安全保障,構建沿黃河、黃河故道、趙王河等生態帶,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加強洙趙新河、東魚河、萬福河等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支持建設城鎮汙水處理廠及配套汙水管網。積極創建國家清潔能源取暖試點城市。

(六)補齊民生短板,擴大公共服務供給。

加大對菏澤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爭取5年內基本公共服務達到全省平均水平。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聚焦黃河灘區、黃河故道脫貧主陣地,瞄準深度貧困人群,加大政策傾斜和扶貧資金整合力度,新增脫貧攻堅資金項目主要投向深度貧困地區,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保障深度貧困地區發展需要。

支持菏澤在繼續實施扶貧特惠保險的基礎上探索開展保險防貧試點,每個縣(區)培育發展3個以上特色產業扶貧示範基地。

落實黃河灘區遷建工程稅費減免政策,省級通過安排專項債券適當解決灘區遷建土地增減掛鉤收益滯後問題。

加大教育資源供給力度,積極創造條件,支持菏澤學院籌建菏澤大學,推動菏澤醫學專科學校提高辦學層次,提升辦學質量,擴大辦學規模,適時升格為本科院校。

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組織省內優秀中小學、高水平職業院校採取結對子、組團式幫扶菏澤提升辦學水平。

支持優質醫療衛生機構在菏澤以醫聯體等形式開展合作,選派省內優秀醫療衛生管理和技術人員到菏澤醫療衛生機構結對幫扶,加快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七)破解瓶頸制約,強化要素支撐保障。

積極完善省財政支持菏澤所轄財政困難縣持續健康發展的財政體制機制。

省財政統籌資金支持菏澤水環境綜合整治、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等。

落實基金讓利政策,激勵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對菏澤給予支持,積極探索合作新模式。

省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省級股權投資引導基金等重點向菏澤傾斜。

自2018年起連續5年,省級安排菏澤的生態環保和水利建設資金額度,不低於菏澤上繳省級環境保護稅和水資源稅收入。

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設立民營銀行、符合條件的企業集團設立財務公司。

支持菏澤設立牡丹信用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扎根菏澤、服務山東、輻射全國的保險業總部機構。

鼓勵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向菏澤傾斜,對符合條件的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部分,按規定給予獎勵和定向費用補貼。

支持菏澤設立小額貸款扶貧擔保基金。

支持菏澤牡丹國際商品交易中心開展介於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業務,探索創新交易模式,有效整合商品和金融資源,推動傳統商品貿易轉型升級。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和黃河灘區脫貧遷建村莊所需增減掛鉤指標由省裡統籌保障。

支持中央、省安排的重大項目優先在菏澤佈局,支持省屬國有企業到菏澤建設園區、投資項目,引導各類貼息貸款和專項資金給予重點支持。

對菏澤引進的重大產業項目優先納入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庫,並在用地上給予重點支持。

省委、省政府支持菏泽打造苏鲁豫皖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三、支持棗莊德州聊城濱州提升綜合競爭力

支持各市發揮比較優勢,突出地方特色,培植主導產業,推動總量規模和質量效益同步大幅提高,實現魯西協調共進加快崛起,打造我省新舊動能轉換的強力引擎。

(一)棗莊。

探索資源型城市創新轉型可持續發展路徑模式,支持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立區域性技術成果交易中心,提升源頭創新供給能力。

聚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建設國家互聯網數據中心。

提升智能製造水平,建設高端數控機床產業基地。

推動醫養健康、醫療器械產業融合發展,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

做優做強高端化工,建設國家級煤化工產業示範基地。

加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探索建立標準創新發展推進機制。

依託浙江大學山東工業研究院、棗莊千人計劃研究院、互聯網小鎮等平臺,規劃建設魯南產學研協同創新示範區。

統籌推進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建設。

支持棗莊加強山東南大門建設,依託臺兒莊古城打造旅遊精品城市。

加強與長三角、長江中游、淮河生態經濟區城市對接,在特色園區、文化旅遊、成果轉化、交通設施等方面深度合作、協作共贏。

(二)德州。

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積極服務雄安新區建設,吸引集聚優質高端創新資源,重點打造德州創新谷、高新區(禹城)中央創新區、齊河中關村海淀高新園區等創新平臺,建設技術轉移轉化省級實體平臺,建成承接京津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基地。

培育新能源汽車、太陽能裝備和熱泵空調等產業,提高清潔能源終端消費比重,發揮“中國太陽城”品牌優勢,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發展碳纖維、玻璃纖維等高性能增強纖維,推廣碳纖維在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的應用,打造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產業高地。

依託泰山體育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力發展體育器材、醫療器械產業,打造亞洲體育裝備器材製造業高地,支持發展多業態融合的健康服務業。

以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引領,在馬鈴薯育種領域打造國際品牌。

規劃建設30個百畝級“智慧農業大棚”和農副產品(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三)聊城。

依託高鐵聊城站和聊城機場,規劃建設高鐵新城,打造魯西大數據、人工智能、文化創意、智慧物流等高端產業發展高地。

以新能源客車、氫燃料電池為重點,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培育世界一流的鋁銅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加快全國特種光電線纜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建設。

發展無車承運等“互聯網+物流”新業態,推進青港物流海鐵聯運項目建設,爭創國家級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大力發展精緻農業,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做強阿膠產業鏈,建設東阿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推進京杭運河旅遊產業綜合開發,打造國家健康旅遊、工業旅遊示範基地。

支持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申報國家級園區。

(四)濱州。

支持創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加快航空鋁材、軌道交通、汽車輪轂等產品研發生產,打造國家級輕質高強合金新材料產業基地,保持高端鋁材世界領先地位。

支持建設濱州臨港高端石化產業園,打造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

爭創國家生態紡織技術創新中心,打造全國重要的高效生態紡織產業基地。

加強與國家糧食科學院合作,依託優質農產品資源,打造國家糧食產業融合循環經濟示範區。

創新濱州特色海洋漁業“蝦貝蟲藻”經濟發展模式,打造面向京津冀的優質畜牧水產生產加工基地。

深化與華為、京東戰略合作,推進黃河三角洲大數據中心建設。

支持濱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海經濟開發區申報國家級園區。

四、加快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統籌佈局建設一批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打造便捷高效、綠色安全、智能現代的綜合交通網絡,為突破菏澤、魯西崛起提供強力支撐。

(一)加快鐵路建設。

著力拓寬出省通道,推進雄商高鐵、魯南高鐵、鄭濟高鐵、京滬高鐵二通道和菏澤至徐州、菏澤至濮陽、邯鄲至聊城鐵路等規劃建設。

著力加密省內通道,推進濟南至濱州、濱州至東營、濱州至臨沂、德州至商河高鐵和聊泰鐵路、濱州港疏港鐵路建設,支持十里泉電廠運煤專線遷建、棗莊鐵路物流園專用線等鐵路建設。

開展德州至聊城、棗莊至臨沂、曲阜至棗莊至徐州城際鐵路前期論證,研究京霸衡城際、津承滄城際鐵路延伸至德州、棗莊至臨沂城際鐵路延伸到微山至沛縣,與菏澤至徐州的城際鐵路對接,研究邳州至臺兒莊至平邑鐵路。

支持菏澤、棗莊、德州等市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

(二)完善公路網絡。

加快菏寶高速東明黃河大橋、德上線鉅野至單縣段、高唐至東阿、嵐山至菏澤公路臨棗高速至棗木高速段、新泰至臺兒莊、國高德上線京臺高速至國道105段、長深高速高青至廣饒段、秦濱高速埕口至沾化段等項目建設。

推進日蘭高速鉅野西至菏澤段、京臺高速德州至齊河段、京臺高速泰安至棗莊段、沾化至臨淄、濮陽至陽新等前期工作。

支持京廣線東明至魯豫界段、日定線棗臨界至山亭段、魯蘇界至單縣段、豐長線牡丹區至東明段等國省道提檔升級。

支持規劃建設德州至高唐、聊城至鄄城等高速公路。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三)優化機場佈局。

加快推進菏澤機場建設,省級給予資金支持,力爭2018年開工建設,2019年完成主體工程,2020年開通國內主要城市航線,打造魯蘇豫皖四省交界空港物流中心。

加快推進新建棗莊、聊城機場前期工作,力爭儘早開工建設。

開展新建德州機場前期工作,組織開展濱州大高通用機場擴建為運輸機場研究。

支持菏澤高新區、臺兒莊、滕州、臨清、慶雲、濱州北海等通用機場建設。

(四)提升港航功能。

加強規劃論證,支持菏澤內河港口建設,加快鄆城新河航道建設,推進新萬福河復航工程儘快建成投用。

支持棗莊內河港口建設,實施京杭運河升級改造工程,推進運河各港區作業區工程及配套航道工程建設。

支持濱州港海港港區建設,推進航道、泊位及 LNG 等項目,打通山東西部出海通道。

支持濱州、德州、聊城等市推進徒駭河復航工程前期研究。

省委、省政府支持菏泽打造苏鲁豫皖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充分發揮政策引領激勵作用,提高政策針對性、實效性、可操作性,集中釋放財稅、金融、土地、人才等政策紅利。

(一)創新財稅支持政策。

省級科技創新、人才建設等相關專項資金加大對魯西支持力度。

加大對革命老區、重點生態功能區、資源枯竭城市等轉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態補償機制,逐步提高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工資性轉移支付等民生補助標準。

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加大對魯西的支持力度,引導傳統產業加快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

在債務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度核增各市地方政府債券資金額度,支持重大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等。

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對菏澤、聊城革命老區給予專項財力補助。

建立支持縣域創新發展的政策機制。

(二)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制定差異化信貸和考核政策,爭取總行直貸、單列規模,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魯西的信貸資金支持。

鼓勵金融機構優先到魯西設立分支機構。

支持德州創建國家區域性投融資展會平臺。

支持菏澤等市創建國家級普惠金融試驗區。

探索開展綠色債券、綠色基金和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等新型金融業務。

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債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募集資金,對魯西企業上市或到“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融資的給予一次性獎勵。

(三)健全土地支持政策。

支持地方政府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並積極協調掛鉤節餘指標異地有償調劑使用,節餘指標流轉使用產生的收益主要用於扶貧開發、易地扶貧搬遷、黃河灘區脫貧遷建任務和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對國家級、省級重點中心鎮土地出讓金淨收益、城鎮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收入,除國家和省規定用途外,主要用於城鎮建設發展。

對現有工業用地,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不增收土地出讓金。

對棚戶區改造建設用地實行“應保盡保”,優先辦理棚戶區改造出讓地相關手續。

提升園區服務功能,保障項目建設用地,引導重點產業和企業向園區集聚。

支持以“飛地”形式向省內外招商引資,鼓勵與其他地區共建園區,地方財政協商按比例分享。

(四)強化人才支持政策。

認真落實支持菏澤人才發展的有關政策。積極吸引院士、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高端人才到魯西工作。

鼓勵本科及以上應屆畢業生到魯西就業創業,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財政困難縣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等計劃向魯西地區適當傾斜,省級按規定給予補助,市財政給予租房補助。

增加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名額,專項支持魯西人才發展。

選派高校、科研院所和國有骨幹企業高層次人才掛任縣(市、區)科技副職。

支持省屬高校院所高層次人才到魯西企業任職兼職。

組織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健康等人才到魯西服務,加大對基層實用型人才的支持力度。

研究出臺加快推進人才國際化的措施。

選拔優秀企業家到先進省市和國外培訓,提升戰略思維、創新意識和國際視野。

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隊伍,支持創建一批國家級返鄉創業試點縣。

依託山東省公費師範生、醫學生和農科生等教育項目,增加面向魯西的招生計劃。

支持德州魯北人才改革試驗區建設。

六、加強組織領導

(一)提高政治站位。

各級各部門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深刻領會把握新時代的豐富內涵,準確把握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持續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的部署安排,進一步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大力選拔任用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的幹部,旗幟鮮明地為改革創新、幹事創業者撐腰鼓勁。

加大幹部交流力度,選派省直有關部門(單位)、東部地區幹部到魯西掛職任職。

(二)強化主體責任。

魯西5市要堅定信心,堅持守土有責,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積極爭取省級授權賦能,大膽推動市縣機制創新,切實從傳統思維定勢、發展模式中解放出來,從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中解放出來,從機械的政策依賴、簡單的“輸血”支持中解放出來,持續激發發展活力、創新能力和內生動力。

魯西5市要高點定位,與省內外基礎條件相似、發展成效突出、率先成功轉型的城市對錶對標,進一步明確目標、理清思路、找準方向,加快實現“彎道超車”“換道超車”。

(三)加強協調配合。

建立由省有關部門和魯西5市政府參與的突破菏澤、魯西崛起工作推進機制,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聽取省有關部門工作彙報,協調推進意見實施,重大問題及時向省委、省政府請示報告。省發展改革委具體承擔日常工作,配合做好督導、考核工作。各有關單位要細化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密切協作、形成合力,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四)嚴格督導考核。

把突破菏澤、魯西崛起工作作為相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參考。

建立健全調度通報、督查督導制度,完善問責追責機制。每年對省有關部門和魯西5市承擔的目標任務進行綜合考評,按照有關規定對貢獻突出的單位、企業和個人給予表揚獎勵,對落實不到位的給予批評通報,對工作嚴重滯後的進行約談誡勉。

及時總結先進經驗和成功模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突破菏澤、魯西崛起的濃厚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