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暴跌41%!财报亮眼的阿里原来是腾讯眼中的“差等生”!

8月23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1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收入同比大增61%达到809.20亿元人民币,连续6个季度保持超过55%的高速增长。

同一周之前它的老对手腾讯发布Q2财报时市场所传达的悲凉气氛相比,阿里的这份财报则多了一份喜庆。

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

阿里本季收入增幅超出彭博、路透等机构分析师预期,包括FANG(Facebook、亚马逊、NETFlix与谷歌)在内,只有阿里巴巴的增速超过了50%。

在营收这一关键指标中,阿里巴巴成为唯一增速超过60%的巨头,领跑全球互联网行业。其它公司中,只有Facebook和Netflix增速超过40%,但也比阿里巴巴少了将尽20个百分点。

净利润暴跌41%!财报亮眼的阿里原来是腾讯眼中的“差等生”!

反观腾讯这边。

2018年第二季度,腾讯实现营收736.8亿元,同比只增长30%,低于市场预期的776.6亿元,而净利润178.67亿元,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23%。此次财报发布之后,同比、环比“双下降”成为腾讯留给大家的新印象。

不过,媒体们普遍称赞的“优等生”阿里,在腾讯眼里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在腾讯看来,阿里2019财年一季度营收虽然保持高增速,但净利润却同期下滑了41%,还不如自己。

净利润暴跌41%!财报亮眼的阿里原来是腾讯眼中的“差等生”!

财报显示,阿里2018财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为146.83亿,而刚刚公布的2019财年一季度净利润仅为87.2亿,如此看来,净利润同期相比的确下滑了40%左右。

实际上,这些年来阿里在营收上的确突飞猛进,但在净利润并没有多大增长,而这种情况也影响到了阿里的股价。在财报发布当日,阿里巴巴股价波动很大,但拉升之后很快就被打回了原形。

净利润暴跌41%!财报亮眼的阿里原来是腾讯眼中的“差等生”!

众人都在盯着阿里的营收,而腾讯却盯着阿里的净利润缺点,看来最了解自己还是自己的对手啊。但这也不免有些“冤家路窄”的意味,而此次腾讯中报“折戟”,往后的路可能会更窄。

在中国,能称得上互联网巨头的只有两家——腾讯和阿里,所谓的“BAT”中的那个“B”存在感已经极其薄弱。这些年来,腾讯和阿里不断在各个领域“斗法”,竞争异常激烈。

净利润暴跌41%!财报亮眼的阿里原来是腾讯眼中的“差等生”!

最初阿里巴巴专注于电子商务,腾讯则专注于游戏和即时通讯。在把大量利润投资于新兴互联网业务的同时,两家公司也越来越多地卷入到金融、支付、云计算、娱乐、共享单车和美食外卖等领域的直接竞争。

并且随着在线用户增速放缓,争夺线上线下融合领域控制权的竞争也在加剧,这也促使阿里巴巴和腾讯互抢地盘。

关于竞争这件事,阿里巴巴发言人认为,与腾讯的竞争具有积极意义,因为竞争能让企业变得更强,最终惠及消费者;腾讯发言人说,腾讯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健康的环境,让其生态系统内的用户、开发者和其他企业都能受益。

虽然双方桌面上的话都说的冠冕堂皇,但私下动起手来还是毫不留情。

2017年12月,中国政府主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作为中国企业家代表人物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连续缺席了两场有众多业界大佬现身的高规格饭局(就是那有名的“乌镇饭局”),而另一边的腾讯联席创始人马化腾身边却围绕了10余位中国互联网公司负责人,在这些发展迅猛的公司中只有一家腾讯尚未入股。

净利润暴跌41%!财报亮眼的阿里原来是腾讯眼中的“差等生”!

此后,腾讯便大举进军零售这一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领域。

2016年,阿里提出新零售战略,并指出2017年是其新零售元年,在线下零售扩张的步伐较快。果不其然,2017年,阿里巴巴先后参股联华超市、新华都、高鑫零售等线下超市龙头,在新零售业态如盒马鲜生、闪电购、易果生鲜

等布局也层出不穷。此外,阿里还拥有银泰商业、苏宁、三江购物、东方股份的部分股权。

2017年11月20日,阿里巴巴与欧尚零售、润泰集团达成新零售战略合作,入股约224亿港币(约28.8亿美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股份。高鑫零售以大润发、欧尚两大品牌,在中国大陆运营454家大卖场。到了上半年,阿里又全资收购饿了么,进军外卖配送领域。俨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阿里零售帝国。

净利润暴跌41%!财报亮眼的阿里原来是腾讯眼中的“差等生”!

但这样的零售帝国,却不能只有一个。就在阿里动手布局的同时,腾讯也没有闲着。

2017年12月,阿里以41亿元收购永辉超市5%股份,随后携永辉一起投资家乐福中国区业务。紧接着,永辉超市也拿下了红旗连锁的21%股权。

2018年1月29日,万达集团发布消息,腾讯、京东、苏宁和融创将以340亿元入股万达商业。2月3日,海澜之家发布公告称,腾讯以25亿元的价格购入海澜之家5%的股份,此外,双方一同设立100亿元的服饰产业投资基金。

3月9日,停牌近一周的利群集团宣布与腾讯云和深圳启明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当天不仅仅只有利群,还包括山东全福元集团、长沙通程集团、南宁百货大楼、石家庄北国集团、湖南佳惠华盛堂百货、广州市广百、泰安凌云商社等7家区域龙头百货零售企业参加了签约仪式。

按公开的说法,各方将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包含技术、商品、物流、通关、运营等在内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打造智慧零售互联网平台。但是根据利群的公告,三方合作的解决方案包括:电商服务、超市 O2O 服务、百货智慧导购、电器销售、生鲜批发、仓储物流、零售 ERP 体系、零售会员体系、零售 POS 系统、零售统一支付等。

而前不久,腾讯又与步步高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净利润暴跌41%!财报亮眼的阿里原来是腾讯眼中的“差等生”!

为了应对对阿里选择将战争升级到线下新零售战场的冲击,腾讯还在2017年提出要“做零售的赋能者”,核心打法是小程序+微信支付,输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随着众多新伙伴的加入,腾讯在线下零售的布局也赶上了阿里。

企业未来的业绩压力把两家公司的战场都逼到了零售行业上,确切的说是新零售。但在路径选择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

阿里提出的是中心化战略,自己做生态圈的核心,通过做大平台来支撑前端入口,而腾讯则强调去中心化策略,以“连接一切,赋能于人”的理念,选择与相关领域内更有效率的企业合作,给予其所需资源,赋能合作伙伴进而连接起所有场景。

这是两种模式的较量,实际也是两种商业基因的碰撞,更是腾讯与阿里竞争的延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