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寺面,一个以满陀寺得名的村落:寺面村属于石龙永兴村委会管辖并驻地,丘陵,以地处“满陀寺”前面而得名。据《桂平县志》记载:清初(公元1645年)该地绅豪逼群众捐献财物,在北岭顶寺岭上建筑规模宏伟的满陀寺,一座三进,两边廊屋,均满奉佛像。为壮族寺庙。1927年被国民党军拆毁。后改为永兴中心小学校址。

(民国版桂平县志对满陀寺的记载)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满陀寺,石龙山歌(歌圩)的发源地:寺面村北面的坡地,明初至清末期间,建立新圩,现尚有房屋遗址,相传为壮族歌圩驻地,每逢壮族节日(正月十五、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全武平里的壮族男女青年云集对歌,盛况非常。1927年寺面村劣绅黎富以“移风易俗”为幌子,出告示禁止壮人集结对歌活动,遭到壮族人民的反对。从此永兴歌圩逐渐销声匿迹。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原生态的破败与沧桑,杂草丛生的庙宇遗址,四周被民居包围着,尽管只剩残砖断瓦,依旧没有阻止善信们的朝拜。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破败的残砖断瓦已经无法彰显其数百年前的辉煌,但尚未腐朽的一块“满陀寺”木匾上刚劲有力的大字却汇聚了四百年来武平里的厚重历史。也许百年前的一年我们一起来到庙前诚心跪下,是庙祝的一支上上签让我们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也许曾经近四百年前的庙宇雕梁画栋,窗、梁、屋角、栏窗,每一样都是精雕细琢,充滿典故或故事。而如今只剩下斑驳的壁画,与壮族山歌一同在石龙人的视野中逐渐淡去。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昔时的岁月痕迹,在不大的庙宇遗址随处可见,高高的屋脊,仿佛在山歌般的歌唱着旧时的蹉跎岁月。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郁郁苍苍的翠竹,香烟缭绕的庙宇,庙前不远是新建的篮球场,村后是历史悠久的壮族歌圩,甚至一块牌匾,一个青砖头,一棵枯树枝,全都带着自己的传奇,在时光的隧道里穿行了几百年。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广西桂平石龙 武平里(寺面)满陀寺遗址

图片拍摄于2018年春节,桂平市石龙镇永兴村寺面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