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的秘密---自我创造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每个梦想的背后都有一种深切的渴望;同时又有一份害怕实现不了的、挥之不去的恐惧。


用行为消除恐惧是最好的消除恐惧的方法,让你能真正面对恐惧。

《自我创造》讲的就是从行为层面来改变自己和影响他人的一本奇书。

为自己引路,给别人引路。

学会之后你就能够帮助自己或其他人克服和消除心中的恐惧。同时,这本书也能让你更了解自己和他人。

微信公共号:luzhen365,输入"创造"俩字,自动回复下载地址。

行为的秘密---自我创造

这本书共有25章,把《自我创造》这本书读薄就剩下几个字:

选择动机,用行为加强或减弱。

或者把下面两句话弄明白了,这本书你就彻底读通,读透了。

你每次的行动,都在加强此行动背后的意念和动机。

最后一章的一句话:

你可以减弱任何一种动机——包括所有感觉、态度或想法——只要不去做能使动机加深的活动便可。

你如果不做你原来一直逃避的事,那么因你逃避而带来的恐惧会慢慢减弱,直至消失,但时间可能要长一些,更主动的办法是选择你逃避的事情,按照加强动机的做法,主动去做,这样很快你就拥有新的信念,新的动机,新的习惯了。

此原则曾说,你做的任何决定都会加强这个决定背后的动机,因此,如果想把握自己的生活,其

秘诀在于自己希望拥有什么感觉及信念,就根据这些去加强你的行为。

上面这段话就是预言自我实现的秘密所在。

比如你想要自信的感觉,勇敢的感觉,那就列出来什么行动能够加强这种感觉:

这个应该很好理解,比如骑马,不是因为对骑马恐惧,而是从马背上摔下来的恐惧才产生逃避。

如果你从马背上摔下来,马上再跳上马背,恐惧就不存在了,你在用行动加强你很勇敢的动机。

如果一次一次逃避,你就是在加强恐惧骑马的心理动机。这是任何一个优秀的马术教练都深知的道理。

是你无意识的选择了胆怯和恐惧,然后一次一次的逃避行为加重了这种胆怯和恐惧。

现在知道了行为创造技术这个根本,我想要拥有什么品质,什么优点都变得简单了,所以记住书中最后一章中的一句话:

"此原则曾说,你做的任何决定都会加强这个决定背后的动机,因此,如果想把握自己的生活,其秘诀在于自己希望拥有什么感觉及信念,就根据这些去加强你的行为。"

行为的秘密---自我创造

用这个方法,我想要任何一个好的品质或者好习惯,我先是在头脑里有一个自我心理意象,然后就用行为开始去证明和加强,每次都行动之前都告诉自己,我是要用这个行动和行为证明我有这个品质,我拥有这个好习惯,所以我常常用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有意识的主动培养一个品质和建立一个新习惯。

你可以列出来你想要的任何一种品质,或者勇敢,或者果断,或者冷静,或者温柔,你只须列出十项,二十项具体环境下的采用什么样的行为去做,去加强这个品质的动机和感觉,越多越好,直接按照这些去行动,但每次行动前你要意识到你此次行动的动机,就这么简单:每次行动前面都加上一个动机,有意识的知道这次行动会加强什么感觉。

谷歌有位高级工程师,叫马特·卡茨。

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30天改变的计划,每天做一些之前未能坚持的事。

比如: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每天步行10000步,每天拍一张照片,写一本5万字的小说;

不看电视,不吃糖,不玩推特,拒绝咖啡因.....

可以说这份计划充满了挑战性,他就是按照每一个目标用行为来加强并完成。

30天后,昔日那个肥腻的宅男工程师不见了,他开始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骑自行车去工作,从而建立新的习惯。

行为的秘密---自我创造

运用自我创造法则的注意事项:一次只设立一个动机,一项任务,不要过多消耗行动的热情。

在改变自己的道路上,许多人会一次性给自己定下太多任务:

比如,半年内练出6块腹肌、考过XX考试、看50本书、英文达到某级......

然而,行动的热情就像人的肌肉一样,会产生疲劳。同时接受太多挑战,通常无法坚持实施下去。

一个人的动力,热情,能量就像手机的剩余电量一样。

每天早晨你都是充满电的,随着你不断使用你的电力,最后电力耗尽,你也就毫无动力和激情可言。

你在一件事上用的行动太多,不等它恢复就投入下一件事,那么肯定会疲惫不堪。

注意保存你的意志力,以便在最需要的时候使用。

自我创造行为技术的主要价值在于能够把一切行为跟其动机之间的因果关系解释得很清楚。

行为的秘密---自我创造

曾有一位精神分析家向我说,有位病人因预感自己会鲁莽地去与人发生性关系而极度不安——她害怕自己可能会开着车子上衔,然后企图引诱加油站的服务员、店员、交通警察等。于是我回答这位分析家:"她一定很少上街,即使上街也是穿着非常保守的服装,脸上不施一点脂粉,在车上时一定把车窗全部关上,很少下车逗留或买东西,只把要办的事情尽快办好就匆匆回家去了。"对方听后大吃一惊,因为我所说的完全正确,而自我创造原则的说法即是"一个人心理有了恐惧感后,他会去寻求哪种保护方法呢?"

自我创造原则中似乎充满了类似这样的矛盾:自我保卫并没有减轻一个人的害怕心理,反而是加重了;一般认为理所当然的办法,自我创造原则却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它们没有面对问题的真正核心。

现在补充两个做法,让你可以改变的更加快速一些。

其一是你真的按照完全相反的去想

你先总结出来一个成为反面高手的所有行为方式,越具体越全面越好。

比如你可以总结一个成为超级胆小鬼的策略:把你自己曾做的,周围人所做的,书中看到的,电影里看到的那些胆小鬼的做法都详细列出来,总结一个成为超级胆小鬼大全。

这时候你就知道成为一个胆小鬼行家的全部策略和行为模式了,你就完全可以预测,任何人只要照做,不出三个月,就可以成为货真价实的胆小鬼,如假包换,如果你按照所列的这些行为去做,你就可以成为一个超级胆小鬼。

同样,你也可以完全相反,在列出一个成为勇敢的男人的一些策略和行为模式,这就简单多了,只要你不去做你刚才列出的那些胆小鬼的模式,或者直接做和那些胆小鬼采用的行为方式相反的去做,你也同样可以预测,不出三个月,你就是一个绝对勇敢的男人。

行为的秘密---自我创造

其二是触及底限,加速剧变:

我怕别人嘲笑是因为受到的嘲笑太少了,所以一直处于千方百计避免让别人嘲笑的心理重负之中;

我怕被别人拒绝是因为受到的拒绝太少了,所以一直处于担心别人拒绝的心理煎熬中;

摆脱这种心理上的自我折磨的最好方法就是主动去加剧你被嘲笑的次数,加剧你被拒绝的次数,这样你就不会再有害怕担心被嘲笑被拒绝的心理负担了。

这样做你会有浴火重生的感觉。

这招迈克尔乔丹曾经说过,媒体采访他问道投篮高命中率的秘诀,乔丹回答:"加速你投不进的次数"。

很多人感觉自己交际能力差?

实际上这是每个人都有过现象,但是有的人慢慢就会让这种感觉消失,可有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感觉困窘,这和克服恐惧的心理状态的原理是一样的,因为每次的逃避都在加强这种恐惧和担忧,如影随形,越逃避在心底越严重。

现在你知道自我行为创造的原则,你就可以意识到你的行为是在加深逃避的恐惧感还是加强勇敢,自信的感觉,两个选择两个版本,选择权在你手中。

加剧你被嘲笑的程度,加速你被嘲笑的次数,无论怎样,只要有机会就表现自己,有任何公开场合,公开讲话的机会都不要错过。

你表现自己的目的不是要语惊四座,而是加强自己勇敢的这一动机,每次行为都在加强,持续几次你的勇敢的意识和动机将越来越强烈,你的勇气肌肉也越来越发达。

如果你害羞,如果你害怕被拒绝,那你现在可以有意识的,故意设计一下你的被嘲笑的境况,被拒绝的情境,主动去做,去体验一次被嘲笑,被拒绝的感觉,你会成长不少的。

这里的关键点是:这个被嘲笑,被拒绝的机会是你创造的,你是有意识让自己去经受被嘲笑,被拒绝的。

就是这样一个不同:主动,有意识的设计。随着次数增多,你的感觉将会和之前你经历过的完全不同,你的心理才开始真正发生改变,你变得越来越强大。

之所以提及极端体验,是想要告诉你的触及底限,加剧痛苦是指心理上的痛苦到达极限,最差的情况也就是如此了,不会再比现在的情况更差了,那时候你就释然了。

触及底限和波浪起伏是一样的,男人一生就是要折腾,折腾到底了就一定会上浮,越放轻松上浮的越快,越挣扎越往下沉,和在水里扑腾的道理一样。

行为的秘密---自我创造

相面是从相貌身材判断个人信息的方法。

人的面部就好像一个高深莫测的密码集成版,上面注明了一个人一生的富贵荣辱,每个部位例如头发、额头、眼眉、眼睛、鼻子、嘴、下颚等等,虽然是遗传了父母的因子,但这一切就像一个没经解码的资料库,如果对相面术有所研究就可以通过这种种的数据解开未来之路。

有人说,人的命运是由天定的,天意怎样,必然在身体上表现出来。只要看骨骼相貌,就能知道其人的命运,我认为这些说法是不可信的。

在古代,人没有那么多的手段来认知自己的身体,命运,更没有办法去了解别人,后来面相学成了人们了解自己健康,关注他人的一种重要手段,并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随着科学发展,相术逐渐沦为伪科学。然而,相术在民间依然流传,即使不通相术的人也常常对别人的相貌评头论足,进而上升到对其道德的猜测。

比如【第一印象】,【以貌取人】,【相由心生】,这几个词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时候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每一个都可以用一个专题来论述。

算命和相面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有些人相面都说比较准呢?

因为相面,相术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并且和自我创造的法则是相符的

其实,人的长相,的确是可以改变的。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这是为什麼?人的相貌是人的各种行为的综合表现。

据说会看面相的人都是根据一些相的特征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是动机和行为之间长期加强导致的结果——相:

一个人经常尊重人,每动一次此念,就庄严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庄严相。

一个人经常爱精进,每动一次此念,就向上一次,长此以往,就出端庄相。

一个人经常爱节俭,每动一次此念,就谨慎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朴素相。

一个人经常爱布施,每动一次此念,就宽厚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宽厚相。

一个人经常慈悲心助人,每动一次此念,就积善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慈悲善良相。

……

通过自我创造法则,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动机来预测他的行为,有时候也可以通过他的行为预测他的动机。

自我创造法则可以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PS:学不在多,于用之,精之,悟之,再举一反三之。

如有不同意见,请加微信:2051921563探讨。还可以索取【达成目标的逆推思维】等七份神秘资讯。回复我"礼物"俩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行为的秘密---自我创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