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水浑怎么办?教你一个小方法,净水还能防污染,厉害了!

水产养殖者平时都会观测水质,水质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水质如果太差,自我调节净化能力就会比较差。一般都会把水是不是发浑作为初步判断,那么你发现你家的池塘水发浑了吗?水发浑时都是怎么解决的呢?小编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鱼塘水浑怎么办?教你一个小方法,净水还能防污染,厉害了!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造成水体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物理因素,降雨冲刷池塘周围,造成大量泥沙流到池塘里,引起的水质浑浊。如果是新开挖的池塘,池塘底部有机质较少,水体中就缺乏营养元素,藻类生长比较困难,加上水位太低,在风力和增氧机的搅动下,很容易就会水体浑浊。增氧机安装不合理导致水底部物质悬浮,引起水体浑浊。另外水体偏瘦,缺肥,藻类不足,一旦遇到大雨,会让水底的沉积物随着水流往上翻,很快就会形成泥浆水。

2、生物因素,鱼类放养密度太大,经过鱼儿的游动搅动,造成水中有机质悬浮,水体浑浊后水很难肥起来。浮游动物大量繁殖,会摄食水藻,造成水藻藻种减少,水体失去藻相显得浑浊。池塘中的营养成分太少或肥水产品的营养不平衡,很难为形成良好水质的藻类提供营养,进而产生浑浊。另外杀菌消毒后没有及时补充有益菌,缺少菌种来分解有机质,悬浮有机物太多而浑浊。还有一情况是养殖鱼有体表寄生虫时,会集群游边,造成池塘边出现局部的浑浊。

鱼塘水浑怎么办?教你一个小方法,净水还能防污染,厉害了!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水质浑浊是因为什么造成的呢?

可以用水瓶取一定量的池塘水,静置一段时间,如果瓶底有沉淀但水慢慢变清了,说明是悬浮物引发的浑浊。如果水长时间不能澄清,瓶底没有沉淀物,说明是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引发的浑浊,一般不影响藻类繁殖,过一段时间之后水体会自动变清。

发生水质浑浊后,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1、定期加注新水、增氧,每7天到10天加新水一次,加水15到20厘米,每15天每亩用生石灰15到20千克化水全池洒一次,在晴天的下午2点到3点开增氧机增氧。

2、使用由齐子鑫教授根据多年的发明和研究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可以及时清除残饵和污物,防止水质污染。

齐子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学,副教授,硕士,河南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科技110专家热线专家,农业厅水产局农技推广项目专家;承担省级科研项目2项,鉴定项目6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编写教材或专著6部,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长期担任省内外饲料企业与渔药企业指导专家。

鱼塘水浑怎么办?教你一个小方法,净水还能防污染,厉害了!

3、种植藻类,不仅能肥水还能稳定水体悬浮物,同时放养的密度要合理,不要过多放养,避免搅动底泥。

如何预防浑水

1、新开挖的池塘或砂质池底可以提高水位,施有机肥,使其快速在池底形成粘土层。

2、进入成鱼养殖期后,可适当地加深水位,避免养殖水体浑浊。

3、如果存塘量太大,要及时出售,减少存塘量。

如有需要,可以私信本号,了解更多养殖详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