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羅:一張老照片——柳編舊事

平羅:一張老照片——柳編舊事

平羅:一張老照片——柳編舊事

平羅:一張老照片——柳編舊事

上世紀80年代,通伏鄉通城村(當時的五香公社通城大隊)人人都是“柳編匠”,家家堆滿柳編制品。通伏鄉通城村老“柳編匠”馬義和孫升文看著柳編的老照片,當年勞動的場景又浮現在眼前。當年,光編筐一項一年就能掙2500多塊錢,為改善生活發揮了大作用。

平羅:一張老照片——柳編舊事

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以後,通城村農民在移民李金廷的帶動下,開始編制柳筐。產品銷往市內電廠、蔬菜公司等地。規模發展到最大的時候,有一百多人參加編筐,是當時收入比較好的副業。

平羅:一張老照片——柳編舊事

1985年後,縣柳編公司及部分鄉鎮柳編廠相繼成立,全縣7個柳編廠家6年間共生產柳編品38萬件。1990年,全縣有塑編提籃企業20餘家,為增加農民收入搭建平臺。後因柳編缺乏原料被迫停產,編織品逐步淡出人們的視線。

平羅:一張老照片——柳編舊事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9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515.32元,2017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4558元和13257元。曾經的柳編,為當時農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條件做出了貢獻。而每一個“柳編匠”,每一個柳筐,都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難以磨滅。

製作:平羅縣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