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来源: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

8月23日,「武动乾坤」的CSM全国网收视率排行第十一名。早在这之前,「武动乾坤」的收视率就始终低迷,网播量也排行不高,21日时,武动乾坤CSM全国网收视率甚至低至0.102%,似乎即将跌出CSM收视率榜单。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拍摄制作耗时两年,此前备受众人期待的「武动乾坤」,可以说在暑期的影视剧市场里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

除了收视不高,「武动乾坤」的豆瓣评分也评出了4.9的低分。这也是张黎导演的作品中豆瓣评分最低的两部之一,与14年王岳伦、刘江共同导演的「女王驾到」评分一致。

张黎导演搭配杨洋主演,看似高配的「武动乾坤」却不被观众买单。

低口碑低收视的「武动乾坤」

流量搭配名导究竟差在哪里

作为不少人心目中排名第一的正剧导演,张黎此次突破以往的历史剧风格,使用CG特效拍摄玄幻武侠剧,也是职业中的一次改变。「武动乾坤」也是迄今为止张黎导演职业生涯中特效使用量最大的作品,整部剧总计约2500分钟的内容中,与特效相关的镜头超过2000分钟。

在采访中张黎提出,主创团队对特效的要求是参与叙事。原著中很多奇幻内容对故事情节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团队希望特效在剧中的作用并非只是一个「佐料」,而是可以通过它来展现某些内容,推动剧情发展。「特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地烘托氛围,这也是影视创作未来的发展趋势。」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开播后,特效也确实引发了不小的热度,网友评价「荔枝」虎、天妖貂等角色制作精良,且森林、城镇等场景也极具美感。但「武动乾坤」的收视率与评分却不尽人意,这也是因为抛开特效,从剧集整体而言,「武动乾坤」似乎丧失了优秀作品应有的水准。

从剧集的开头,张黎就丢失了对剧中人物关系的精准把控。

作为电视剧,第一集的作用既要展示整体框架,又要吸引观众眼球。在张黎导演的曾经作品里,都极其完美的印证了一点无论是「大明王朝1566」还是「走向共和」,都有一个巧妙的镜头将观众引向主角,梳理脉络,例如一场廷议或具体人物的视角。

而「武动乾坤」显然没有达到以往作品一般的水平,在第一集里,原本小说里靠后的角色都一窝蜂般涌了出来,因此电视剧更显得没有核心事件,只有散乱的陆续登场。林动、仙宗、异魔、女主以及反派的梳理,使开头更像是一锅乱炖的烩菜。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同时在观看中,剧情里BGM的乱入也让人摸不清头脑。前几集中,剧情与BGM总是不着边际,不少网友吐槽配乐莫名其妙。往往在感情还没有到位的时候,背景音乐中歌手的「嘶吼」歌唱声已经传来。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不仅如此,杨洋在剧中的表演也饱受诟病。虽然张黎导演在微博中「力挺」杨洋,称「他有成为一个好演员的强烈趋向」,但也难逃各观众直指「用力过度」、「油腻」。不少网友在吐槽「武动乾坤」这部剧时,直接截出杨洋在剧中的面部表情。

「用力过度」的表演似乎也已经成为杨洋演艺事业的瓶颈,早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影版中,杨洋扮演的夜华就被截图热传,称「每一帧图片都仿佛在自恋」。这次合作后,知乎有人提问称「杨洋会成为张黎导演的黑历史吗」,答案不言而喻。以杨洋现在的演技来看,还需要在影视剧寻找自身的突破,而这一次的转型无疑是失败的。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诚然,「武动乾坤」的失败并不全是杨洋身上的锅,叙事混乱、BGM乱入、演技过度等问题共同造成了「武动乾坤」的4.6评分。大男主戏近几年在市场上本就反响低迷,玄幻武侠题材的电视剧更是被观众要求甚高。

流量明星无法挽救收视

大男主戏内涵单薄、定位存在偏差

近几年来,大女主戏霸占市场主流,从早前的「芈月传」「那年花开月正圆」到现下热播的「延禧攻略」等,然而大男主戏的市场反馈一直不太理想。2013年「楚汉传奇」「大秦帝国之纵横」两部大剧收视不佳,让这种男性题材的历史正剧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也开启了国产剧 「阴盛阳衰」的局面。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但大女主戏通常剧情相似,「楚乔传」「女妃名医传」等剧大多讲述的是「剧里的男人都爱我」。「玛丽苏」‘傻白甜’的风格确实更受到女性的青睐,但大女主戏的同质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琅琊榜」「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播出后,大男主戏在市场上看到了复兴的曙光。

但2015年的CSM黄金档电视收视率排行中,「琅铘榜」收视率0.83%,排名第60位。「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也同样是高口碑低收视,开播后始终排在各大卫视排名前五,却一直没有进入前三。

这是因为与「大女主戏」的受众多为女性一样,「大男主戏」的用户男性比例也多,根据优酷指数,「武动乾坤」的男性观众比例70%,高于女性观众将近40个百分点,且年龄区间大多数分布在30-39岁之间。这类群体通常对追剧没有「执念」,他们通常不会蹲守在电视前等待某部电视剧的播出,采取缓存下载,闲暇时观看的方式。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后,影视剧公司开始使用流量小生作为大男主戏的主角,鹿晗、杨洋、吴磊等人都传出开拍大男主戏的消息。有不少人推测,这些流量明星的加盟将会引发新一轮的影视剧热潮。「武动乾坤」的出品方之一,是杨洋所在的北京悦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公司由原欢瑞世纪原副总裁贾士凯于2015年创立,成立不久后,就在2016年确定成为「武动乾坤」的出品方之一,也足以见对这部影视剧的重视。

2017年,鹿晗主演的「择天记」开播,收视率十分喜人。CSM52中2017年周播剧平均收视率「择天记」以1.119%的高收视排行第二。这似乎应证了用流量明星搭配大男主戏是有效的,实力雄厚的制作公司如欢瑞世纪、慈文传媒、新丽传媒、唐人影视、完美世界、正午阳光等影视公司均开始在大男主戏方面发力,产生了一批大男主剧,例如「剑王朝」「将夜」「庆余年」「天下长安」「武动乾坤」「斗破苍穹」等。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然而,大男主戏似乎并没有因为流量明星的加持而在市场引发爆款,「择天记」收视率虽高,但豆瓣评分4.2分。「莽荒纪」开播后收视率始终偏低,以5月29日的CSM52收视率为例,「莽荒纪」收视率0.129%,排名第十九位,豆瓣评分也低至3.2分。

对于收视口碑双低的问题,一方面,大男主戏通常由网络IP改编而成,作品多数使用架空题材,价值观浅显。剧情大多为「屌丝逆袭」之旅,由什么都不会的主角大开「金手指」,打怪升级收服小弟,最终打败邪恶拯救世界,期间在搭配与多个女性角色的感情戏,堪比与女性「玛丽苏」剧。

以「爽」为目的的描写,使文章缺乏一定的逻辑构架与体系分布,这也使网文可视化呈现出来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武动乾坤」是由网文作者天蚕土豆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其原著通篇字数393.44万字,位于「2017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上排行第十五位。但张黎在访谈中也曾提起过,这样一部小说仍旧存在内涵单薄的问题。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另一方面,大男主戏在播出平台上也是一波三折,且与受众定位存在差异。例如之前的「九州海上牧云记」,原定于湖南卫视首播,但最终改为了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首播。

无独有偶,欢瑞世纪、星汇天姬联合出品的「天下长安」撤档前,播放平台多次变动,由原来的央视一套+爱奇艺变为爱奇艺再变为腾讯+优酷;今年6月份,台播平台又从央一变成了央八,网播平台也由腾讯+优酷变成了优爱腾三家联播。最后官博出面说明因为「播出版本和上线时间安排」,目前已经撤档。也有不少人猜测因其中涉及的民族关系和「玄武门之变」具有政治因素,审核力度会更加严格,但撤档已板上钉钉,直目前仍无开播消息传出。

开播时间与方式的不定极易耗光观众的期待值,往往到播出时热度已经不足,这对收视率与口碑也产生了较差的影响。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由此可见,大男主戏的受众定位本身不具备收视率优势,又无法满足当前定位用户的需求,其本身的剧情也值得商榷。因而,再成为市场新风向的道路上,还任重道远。

作品评价不高

大导演为何不再是口碑保障?

各电视剧的播放方式也由传统电视台向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剧作品选择了网络平台的播出方式,不仅是因为网播量比收视率更加可观,也是因为在管理上,网络平台比卫视更加少了一些限制。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视频网站已经超越传统电视台,拥有更高的配置和更广泛的优势。

因此,不少知名导演也将目光放在了网文IP改编电视剧或网剧的制作中。冯小刚、张艺谋、管虎、陈凯歌等导演纷纷出现网剧作品的制作人列表。仅统计的电影导演2018年网剧作品就有十五部之多,似乎越来越多的名导「下海」,转向影视剧行业。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知名导演转入影视剧制作中可谓是「双收」。影视剧方面,名导配置使影视剧的口碑在开播前就有了保证,也提升了观众的期待值。导演方面,少媒体推测,知名导演参与电视剧或网剧制作,获取利润正逐渐堪比一线明星。「武动乾坤」播出后,有媒体计算,张黎导演近两年收益1.3亿。在全部收益中,「武动乾坤」可能占据其收益大头。

但这些导演转战影视剧的成绩却并不好看。除了陈正道导演的「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与徐静蕾导演的「同学两亿岁」反响较高外,其余电影导演的网剧作品均差强人意。

张黎导演作品在豆瓣的平均评分为7.5分,「武动乾坤」却仅有4.6分;王晶担任编剧和监制的「冒险王卫斯理之支离人」则在口碑和人气上一败涂地;管虎导演的「黄皮子坟」豆瓣评分只有5.2分;冯小刚曾对外公布的进军网剧领域,至今仍没有新进展。这些导演此前曾在金鹰奖、百花奖等奖项中获得多次奖项,却在影视剧中逐一受挫。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知名导演在影视剧剧中的失利,也可以看做以下几个原因。

1.导演与时代脱节。

随着互联网新词的普及,「搞基」、「安排」与各网红等的出现,影视剧不再像曾经那般严肃正经。例如之前大火网剧的「太子妃升职记」,服化道粗制滥造,语言也不如普通古装剧严谨,正因如此掀起了讨论热度,成为爆款网剧。而「猎场」中,女主罗伊人风情款款地读着村上春树的书,被骂做作;闺蜜谎称看见男主在监狱中「搞基」更是被观众嘲笑。这些剧情看似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口味」,但导演实则并未消化「卖腐」本身的意义。

2.导演向市场妥协。

影视剧与电影存在一定的差距。电影通过两个小时讲述故事,不少导演拍摄电影时,怀揣着一份情结去拍摄,从而引起观众共鸣,例如备受好评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我不是药神」等。而影视剧中,以网剧为例,它的主要目标则是热度、流量与话题。因此不少导演在拍摄中,盲目的去追求效果或宣发手段,缺乏本质上的用心。

3.资本市场逐利。

有媒体推算,影视剧中名导演的薪酬堪比一线明星片酬,导演与资本方的捆绑也愈加紧密。不少剧作中,电影导演通常挂名监制,并不做具体导演,因而虽然在名义上有了电影导演的加盟,但实质上仍与普通影视剧没有差别。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在网络播放平台更受青睐,网剧即将成为‘新宠’时,欢喜传媒用资源置换股份的方式与宁浩、徐峥、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张一白六位知名导演进行了深度捆绑,与贾樟柯、文隽、王小帅、李杨、陈大明等导演也保持密切合作,而且基本都是以合作网剧项目为主。目前,有媒体称王家卫将与亚马逊合作拍摄「帮派之战」,而陈可辛似乎也将于网络红人PAPI酱合作。

5月24日,欢喜传媒又宣布与张艺谋签约。双方约定,张艺谋将在未来至少六年时间里执导三部网络系列影视剧(其中一部可视情况改为电影项目),欢喜传媒拥有网剧的独家投资权;而作为回报,欢喜传媒为张艺谋开出1亿5000万股票+1亿创作资金的优厚条件。

欢喜传媒用资源换置的方式换取各大导演的网剧捆绑,无疑是对各导演网剧成绩的肯定。但张艺谋的「长城」豆瓣评分4.9分、王家卫的「摆渡人」4.0分、顾长卫的「遇见你真好」4.6分,这些导演近期的电影作品均在市场反响平平,欢喜传媒「导演天团」的网剧成绩也许很难欢喜。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从各导演的「试水」来看,大荧幕制作与影视剧表现手法存在差异,观众的喜好与侧重也有偏差。因此,并非知名导演就一定能够拍好影视剧。影视剧作品中,特效无法掩盖演技、流量无法根治收视、名导不能代替质量,唯有作品符合高水准的要求,才是作品被大众认可的唯一途径。

招聘栏

「娱乐调查局」现招新媒体内容编辑、视频后期若干,简历和作品发往[email protected],敬候您的到来。

调查|名导张黎+流量杨洋,为何带不动「武动乾坤」?

「娱乐调查局」 新锐娱乐产业媒体,深度解剖娱乐产业变向,聚焦影视、游戏、网娱、IP、VR、动漫、音乐等泛娱乐产业资讯,并提供各种衍生服务。周一至周六更新,发布于微信、微博、头条等多个内容平台,全平台覆盖人数超过50万。

娱乐调查局

你的过去我不愿过问

那是你的事情

你的未来我希望参与

这是我的荣幸

任何组织、机构及个人不得擅自转载或二次修改

[email protected]

娱乐独角兽:聚焦于文娱领域创业和深度公司报道,发掘下一个娱乐产业的“独角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