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大家还记得那些年的奇葩证明吗?

“证明你妈是你妈”

“证明你爸是你爸”

“找工作,要开品行端正证明”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这还不算完!


更让人难过的是,好不容易开完这些证明后,有时候还会听见办事人员说出:“您好,请先去三楼盖个XXX章,再来十楼盖个XXX章,三天以后再去XXX开个XXX证明……”


带一堆证明跑N个窗口心好塞?

少带一份材料又要补齐后重新排队?

办个事办到生无可恋?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我们不禁要问,

这仿佛“西天取经”般漫长、

困难的“办证”之路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再遇见“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

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不要急,看这里!


近日,

司法部开通网上投诉平台

实名登录后即可反映意见,

各地方被要求在15天内反馈

如何投诉?

1、投诉网站网址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2、按指引登录“中国法律服务网”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3、实名注册登录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4、点击“我要批评”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5、反映被索要“奇葩证明”等问题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6、提出批评意见

投诉流程

收到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后,司法部会及时在线转送相关地方和单位予以处理。

涉及司法部部本级的事项,由部机关相关司局、直属单位办理;

涉及地方司法行政部门的事项,在线转送各地方司法厅(局)办理;

涉及国务院各部门部本级(包括部门管理的国家局)或者实行垂直领导体制本系统的事项,在线转送国务院部门负责清理工作的机构研究处理;

涉及地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事项,在线转送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证明事项清理的牵头单位,同时抄送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清理工作的机构。

群众投诉 地方要在15天内反馈

在将相关信息转送至地方和部门的平台管理员账号后,管理员可以通过移动端或电脑端登录平台,研究转送相关意见建议。办理单位或牵头单位要在要求时限内向意见提请人反馈处理情况,同时向司法部在线反馈处理结果。

以地方为例,司法部要求地方在15天内反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20天

司法部证明事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定期统计汇总投诉意见情况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情况,在中国法律服务网上向社会公布。对办理及时、群众满意的进行宣传,对办理不及时、群众不满意的,专门进行督促指导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哪些种类的“奇葩证明”一律取消?

哪些证明,派出所不再开具?

戳图了解,扩散周知!

↓↓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再提醒一下

派出所不再开具这20项证明

↓↓

①姓名;

②曾用名;

③性别;

④身份号码;

⑤民族;

⑥出生日期;

⑦出生地;

⑧籍贯;

⑨户籍所在地;

⑩户口迁移;

⑪住址变动;

⑫户口内容变更;

⑬注销户口;

⑭亲属关系;

⑮婚姻状况;

⑯文化程度;

⑰正常死亡;

⑱异地申领养老金;

⑲登记录入错误;

⑳未登记户口。


武汉行动


从武汉市政府法制办获悉,武汉市正组织实施全市证明事项清理工作。

据悉,本次清理的对象是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本单位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所涉及到的证明事项。清理过程中,对可以通过法定证照、书面告知承诺、政府部门内部核查和部门间核查、网络核验、合同凭证等办理的,能被其他材料涵盖或者替代的,开具单位无法调查核实的,以及不适应形势需要的,要提出取消建议;对实践中确需保留的,要列出目录。对于建议取消或者保留的证明事项,要逐项列明设定依据、取消或者保留理由、实施基本情况(包括年受理量、索要单位、开具单位)、相关部门意见等。

这些证明再也不用开了!


据了解,本次清理旨在进一步转变行政管理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协同协作,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破政府部门间、部门内部“信息孤岛”,从根本上铲除“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滋生的土壤。广大市民、企业可以将办事、创业中遇到的各类奇葩、循环、重复等不合理证明向市“清理证明事项”工作专班反映,市“清理证明事项”工作专班将会认真进行一一核查,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事项一律依法予以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