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區書法大家柳公權的家風《正心 正筆 正世間》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這一人類的終極命題,讓人類在關照自身中學會了慎終追遠。家族的意義,就在這個層面展現開來。家風家訓,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召喚後世繼往開來,也推動文明薪火相傳。

言家訓者,世稱柳氏。柳氏家訓在源遠流長的家訓史上,成為後世仰慕的傳奇。今天的陝西銅川耀州,就是成就傳奇的地方。柳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在這片生息之地上,用“正心正筆正世間”的生命追求,給子孫留下了清正家風。

陝西耀州柳公權:正心 正筆 正世間

耀州区书法大家柳公权的家风《正心 正笔 正世间》

柳公權像

鋪一張宣紙,研一硯濃墨,凝神落筆,在黑與白、虛與實的對立中自由揮灑。這,就是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的獨到之處源於其對意境的營造和精神的塑造。每一筆其實都是書寫者在塑造自己,每一筆飽蘸的都是生命的濃墨、生命的痕跡——時間與空間就在每一筆間化為永恆。

西安,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都城之一。在這座城市中,有一座書法的殿堂——西安碑林博物館。中國歷史上兩千年間許多傑出的書法作品,都以自信非凡的姿態,佇立在這裡。

這些石碑是被歷史檢閱的藝術,是沒有被歲月輕易泯滅的歷史。而玄秘塔碑,就是其中的典範之作。

耀州区书法大家柳公权的家风《正心 正笔 正世间》

“為丈夫者,在家則張仁義禮樂,輔天子以扶世導俗;出家則運慈悲定慧,佐如來以闡教利生。舍此無以為丈夫也,背此無以為達道也。”

——《玄秘塔碑》碑文

這一柳公權書寫的碑文,通過這一筆筆勁秀硬朗的字跡向世人彰顯著“柳骨”的風範。

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講解員 楊燁:

范仲淹提出的“顏筋柳骨”中的“柳骨”,不僅指柳公權的書法,更代表著他的錚錚鐵骨,代表著他做人的態度。

書法的背後,總隱藏著書者的人格,折射著書者的精神嚮往和價值追求。而柳公權骨子裡濡染浸潤的,不僅有士大夫情懷的千載承繼,也有華原柳氏(華原,耀州古稱)門風家訓的薪火相傳。

公元778年,柳公權出生於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關莊鎮柳家原村。從此,華原柳氏家族又走出了一位光耀千古的人物。

《柳公權傳》作者 和谷:

柳公權祖上,大約在隋初搬遷到華原,歷經幾代繁衍,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

柳公權,字誠懸,唐代著名書法家。他歷經唐憲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等七代,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世稱“柳少師”,亦稱“柳河東”。他為人剛正不屈,為官清正廉明,正所謂“字如其人”。

他二十九歲進士及第,擔任地方低級官吏。後偶然被唐穆宗看見其筆跡,一時嘆為書法聖品,被召到長安。其時,柳公權已屆不惑之年。

與他的書法作品一同被後世廣為傳頌的還有他的“筆諫”故事。《資治通鑑》記載,公元820年,唐穆宗向柳公權詢問用筆之法,柳公權回答:“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陝西省作協副主席 吳克敬:

“心正則筆正”,柳公權的書法,一生都在堅持這種理念。我覺得,這不僅是一種書法的準則、理念,也是做人的準則、為官從政的準則。

什麼樣的人能寫出什麼樣的字,什麼樣的人能說出什麼樣的話,這在柳公權身上是高度統一的。這種統一的過程,不僅有個人的德行修養,更有家族的道德傳承,與他從小就接受柳氏家風家訓中關於“德行”的教導不無關係。

《柳公權傳》作者 和谷:

柳氏家風家訓可以追溯到很早,它是歷代柳氏先祖為人處世品行沉澱下來的家族氣質。從春秋時期的柳下惠,到歷代柳氏中的精英人才,言傳身教,不斷累積而成。

耀州区书法大家柳公权的家风《正心 正笔 正世间》

華原柳氏始祖柳懿,曾任北魏車騎大將軍。兒子柳敏,也官至大將軍。華原柳氏十世、柳公權父親柳子溫曾任丹州刺史。柳公權的哥哥柳公綽,歷任山南東道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兵部尚書等職。柳公綽的兒子柳仲郢,也是一位歷史上政績卓著的能臣。柳仲郢的兒子柳璞、柳璧、柳珪、柳玭均有作為,留名史冊。

歷史的長河大浪奔湧,無數人才也只如浪花一朵,而華原柳氏家族卻能人才輩出、嘉木成林。這和柳氏家風家訓的影響密不可分。

銅川市耀州區史志辦主任 宋劍波:

柳公綽的父親、柳公綽、柳公綽的兒子、孫子都做官,而且品質都很端正,為官很清廉,這實際上體現了柳氏一族家風的教育、家風的傳承。

史料記載,柳公綽剛到渭南做縣尉就遇上荒年,莊家歉收。為節約糧食,他每頓飯都不超過一碗,直到收成變好才恢復正常飯量。他的做法在士大夫中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根據散存在新舊唐書的文獻以及柳公玭(柳公權之侄孫)所著的《柳氏敘訓》,我們可以歸納出柳氏家訓的總原則為:“孝悌為及”“以恭默為本”“以畏怯為務”“以勤儉為法”,即以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為立身處世的基礎,以謙恭有禮、時時懷有敬畏之心為立身處世的根本,以小心謹慎,勤懇節儉為立身處世的法則。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它提出了“畏怯”,它告誡子孫要常懷敬畏之心。對於一個人而言,心懷敬畏就是“正心”。

《柳公權傳》作者 和谷:

也就是說,假如你出仕為官,那麼你要對百姓、對朝廷、對仕途,都要抱著一種敬畏的心理。不產生邪念,不產生貪慾之心。

書法家 杜中信:

古語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什麼是“障”呢?兩個字“名、利”。你如果單純地為了追求名和利,這就會產生“障”。那麼,你學習書法或者做別的事情,都很難有所建樹。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的祖先早已將這樣的智慧與哲思寫入典籍指引後世。家風家訓,不僅關乎一門之興衰,也關乎國家民族的未來。

今天,柳公權長眠在故鄉的一片綠蔭中。柳氏家訓卻穿越千年的廣袤時空,歷久彌新。其中包含的“正心”“育人”“廉政”等思想,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至今仍帶給我們源源不絕的啟迪。

(消息來源:陝西省銅川市紀委監委、耀州區紀委監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