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中,爲什麼有朝鮮人?

澹奕


八旗制度源於女真人的狩獵組織,為了方便狩獵中的統一指揮,每個團隊被稱為一個牛錄,後來努爾哈赤把人數固定化,一個牛錄為三百人,五個牛錄為一甲喇,五個甲喇為一固山,固山就是滿語“旗”的意思,八旗制度開始建立。最早建立了黃、白、紅、藍四個旗,隨著勢力擴張,人數增多,又拆分出八個旗,加了鑲黃、白、紅、藍四個旗。

八旗制度啟創時的核心就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後來在滿八旗的基礎上,又陸續建立蒙八旗和漢八旗。

清軍入關之後,局勢穩定下來後,根據駐防地點不同,又分為禁旅八旗(駐防京畿),和駐防八旗(駐防外地)。

除了漢族和蒙古族,其他少數民族也有很多被納入八旗。

像東北地區的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赫哲族等少數民族按姓氏為布特哈八旗,作為建州女真的遠房“親戚”,他們被稱為老女真人,清政府對他們實施比較鬆散的管理方式,布特哈八旗不屬於蒙滿八旗,也不同於駐防八旗,但他們的存在對穩定邊疆形勢,抗擊沙俄入侵起到了積極作用。
錫伯族起先是單獨或跟隨科爾沁部編入滿八旗,後來有3000多人遷至新疆戍邊,遠赴新疆的錫伯營後來成為存活最久的一個八旗編制,直到1938年才結束。
很多人不知道一個歷史事實,那就是八旗中還有俄羅斯人,雅克薩之戰中的俄羅斯俘虜,有一百多人被編入禁旅八旗中的鑲黃旗,為他們專門設置了一個牛錄,幾百年下來,他們與中國人通婚,已經全被漢化或先滿化再漢化了。

作為地理位置與滿族人距離最近的朝鮮人,怎麼可能不“參加”八旗呢?

很多朝鮮人因為朝鮮國內徭役賦稅嚴重,躲入女真地區,他們是第一批被零星編入八旗的朝鮮人。

1627年和1636年,後金(第二次已經改名為清)曾經兩次發動對朝鮮的軍事行動,擄掠了很多朝鮮人回去。

尤其是1636年那一次的“丙子戰爭”,皇太極改後金為清,提前照會朝鮮,朝鮮國王卻對後金使團予以羞辱,當年底,皇太極親率十萬大軍發起征討,勢如破竹,朝鮮仁祖不得不請罪投降,被正式納入清朝附屬國。

此戰後,清兵回撤時擄掠走了幾十萬朝鮮青壯男子和年輕女性,朝鮮史料甚至認為“被擄者過半”,當時清軍採取的是綁票措施,明碼標價,讓朝鮮政府拿錢來贖回,最後真正被贖回的人口卻是鳳毛麟趾。

而這些迴歸無望的被擄朝鮮人,多數是做了清朝的包衣阿哈,也是地位最為低下的旗丁。


歷來現實


八旗中的朝鮮人是清軍攻打朝鮮,俘虜的。

1636年4月,皇太極正式由汗改為皇帝,改國號為大清,他事先將此事通報朝鮮,希望朝鮮參與勸進,朝鮮聞訊大譁(認為皇太極不配稱皇帝),積累近十年的憤怒一迸而出,朝鮮仁祖拒絕接見後金使團,不接受後金的國書,後金使團憤然離開漢城,在歸途中,朝鮮百姓向後金使團扔石頭等物羞辱後金使團。

之後皇太極在瀋陽正式舉行稱帝大典,朝鮮使者拒不下拜,皇太極大怒。1636年12月2日,皇太極以朝鮮違背盟約為由親自統帥十萬大軍第二次攻打朝鮮,清軍渡過鴨綠江,長驅南下,僅僅用了十二天就抵達朝鮮京城下。

聽聞清軍襲來,朝鮮京城附近的人都罔知所為,到處逃難,哭聲遍地,朝鮮仁祖再次將王妃、王子和其他大臣的妻子送到江華島避難,自己率文武百官退守南漢山城,等待各路勤王軍隊的到來,同時派出使者赴清營與皇太極談判,企圖拖延時間。

朝鮮各地守軍見國王被圍,紛紛前來救援,但都被清軍打退,皇太極則下令將南漢山包圍,並在望月峰上升起寫有投降二字的白旗,逼迫朝鮮王投降。朝鮮君臣困守在孤城內,不久便彈盡糧絕,朝鮮仁祖不得不投降,但是君臣一直糾纏於出城投降的細節,皇太極因此不耐煩,於是下令部隊用火炮攻城,同時派多爾袞突襲江華島,俘虜了王妃、王子、群臣的家屬。

1637年正月,朝鮮仁祖率群臣出南漢山城,脫出王服,改穿青衣,徒步走往清軍大營拜見皇太極,伏地請罪,行三跪九叩大禮,隨後雙方簽訂和議,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向清朝納貢,接受清朝的冊封,斷絕與明朝的關係,去明朝年號,並送質子二人,最後還建立大清功德碑,皇太極隨即撤軍。

清軍撤軍時將五十餘萬朝鮮人作為俘虜押運回國充作奴隸,之後允許朝鮮支付贖金贖回這些俘虜,但是一個人的贖金很高,朝鮮根本沒錢贖回這些俘虜,於是大部分朝鮮俘虜被押到遼東,充當王公貴族的奴隸。之後清軍與明軍的戰鬥越來越頻繁,為了增強自己的戰鬥力,清廷將部分強壯的朝鮮人編入八旗軍內,強迫他們為其作戰,這就導致清朝八旗中有了朝鮮人。

如有錯誤,望斧正!


史裡有料


因為清朝的時候我們和朝鮮發生過戰役,1635年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族,次年便發動了對朝鮮的戰爭,他親自率領大軍,跨過鴨綠江,一路之上全無敵手,自然是大獲全勝,也就是著名的“丙子之戰”,戰爭的最後結果就是,慘敗的朝鮮求和,而皇太極以勝利者的姿態提出了很多苛刻條件,雙方簽訂了《南漢和約》。


和約中不但規定朝鮮不得再與明朝有任何聯繫,更直接確定了清朝與朝鮮的宗蕃關係,在這一切結束後,清軍鐵騎終於退兵了,再退兵的過程中掠奪了大量的財物和俘虜,尤其是青壯年和婦女,朝鮮仁祖王回到都城一看,滿城狼藉,遠遠望去,數不盡的國民被擄走,據文獻記載,只是瀋陽的朝鮮人就達數十萬之多,而贖回一個人需要十頭犍牛,或數百兩銀子,很明顯,戰後的朝鮮贖不起,這些人就淪為了貴族的奴隸!

後來清軍為了增加自己的戰鬥力,把他們強制編進了八旗的隊伍,讓他們和八旗子弟一起打仗,從那時起到後來,八旗裡面一直有朝鮮人存在其中!


詩詞也瘋狂


清朝軍隊中存在了大量的朝鮮人,並不是因為我們奴役他們,因為在清朝朝鮮作為我們的藩國,有很多的朝鮮人加入中國也是正常的,而且中國當時較為強大,有些邊境的朝鮮人選擇加入中國這一方,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古代對於國籍這個東西你沒有很嚴明的劃分,而中國有個民族這是朝鮮族,他們的加入有可能被看作是朝鮮人加入了清軍。

其次清朝軍隊有數次的入朝作戰,其中就有清軍和朝鮮軍一起合作的戰爭,戰時共同接受清朝的指揮,戰後有部分人就隨著清軍且進入中國,有部分的清軍也留在了朝鮮成為了當地的一員,這也算是民族融合的一種。

最後皇太極曾帥兵進攻朝鮮,清軍戰勝了朝鮮軍,撤退之時俘獲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中就有眾多的朝鮮人,他們這些人也就加入了清軍。這些人數量大概有數十萬之多,成為了後來清朝對抗明朝的重要力量。


小生扯閒篇兒


因為清朝的時候我們和朝鮮發生過戰役,雙方簽訂了《南漢和約》。

戰後的朝鮮贖不起人,這些人就淪為了滿族的奴隸。

後來清軍為了增加自已的戰鬥力,把他們編進了八旗的隊伍,從那時起,八旗裡面一直有朝鮮人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