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張愛玲,讀懂已是不年少

長大之後,重讀愛玲的文字,心總是會有些疼,她是寂寞慣了的人,她的骨子裡天生透著一種冷,自從他離家以後,這種冷也慢慢的表現的更加明顯,但是這種冷卻讓她可以跟隨自己的內心,活給自己看,才不要活給別人看。雖然她的一生很是淒涼,但是我卻喜歡她對待生活的方式。

年少不懂張愛玲,讀懂已是不年少

初識張愛玲應該是在《半生緣》認識她的吧,她是一個玩弄文字的人,她寫的文章總是悲劇結尾,就如剛剛看完的《半生緣》一書,在本書主要講了女主人公曼楨因早年喪父,以致家裡失去了經濟支柱,最終一家人的生活落到了姐姐曼璐身上,而她為了養活一家老小,心痛與昔日戀人離別而選擇去當舞女賺錢,因為錢嫁給了祝鴻才。文中男主人世鈞因各種機緣巧合之下也和曼楨產生了愛情,可是命運弄人,世鈞因為收到家信而返回南京,其家人召回只是為讓他成親。因為性格上的軟弱,也因為沒有等不到曼楨的書信,世鈞最終迎娶了他並不喜歡的門當戶對的翠芝。他想不到的是在上海這邊,曼楨發生了使他一輩子也不能原諒自己的事,不能生育的曼璐為保全自已的地位,設計令親妹妹曼楨懷上了祝鴻才的孩子,因此葬送了曼楨與世鈞的愛情。

年少不懂張愛玲,讀懂已是不年少

曼楨和世鈞是深深相愛但卻不能在一起,他們是被命運玩弄的人,曼楨是那麼的堅強,面對姐姐的狠心,母親的不解,姐夫的殘惡,及失去的愛情,她是怎樣熬過來的我是無法象,也難以想象。除了她自己誰又能知道啊?文章最後她心涼了,為了生活和孩子她只能選擇回去,和祝鴻才這個毀了她一生的人在一起,尤其是在男女主再次相逢的那一刻,女主的那句“我們回不去了”,就這一句,一生就已經過去了。雖很多人不解張愛玲為什麼要寫一個這樣的結局,而我卻認為就因為這樣她的目的才得到了,她用自己的文字告誡人們現實和生活的本質罷了。

年少不懂張愛玲,讀懂已是不年少

看到曼楨就彷彿看到張愛玲自己,她是民國才女,文壇史上最閃耀的巨星,但誰又能真正瞭解她,真正讀懂她的內心那?大部分人總是認為她是高傲,冷豔,與常人不同的,雖然我不否認大眾的評價,但我也有一些自己的見解。 我認為她本身就不是一個世俗之人,她不以塵世的價值觀去品評一個人。他的一生也極奇坎坷,我認為她是一個可悲的人,面對胡蘭成的一次次的出軌她選擇了多次的原諒,區區一個胡蘭成就讓她放棄了對愛情的期盼,她曾寫過,“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一個上海灘的才女因為一個胡蘭成而變得低微,變得委曲求全。甚至是自己發表的文章和電影的酬勞都給了他,對他的愛真的是無法形容,可能她對他多的只是欣賞,只是理解而並非愛,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種見解一種感受,一種評判。

年少不懂張愛玲,讀懂已是不年少

張愛玲一定是一個沒有什麼政治觀念的人,她只是把胡蘭成當作一個懂她的男人,一個愛她的男人,一個理解她的男人而不是漢奸。我認為她是沒有健全的人格和性格,因為她沒有遇上一個完整的家庭,張愛玲雖系出名門,但她的童年卻是黑暗的,生母黃素瓊流浪歐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孃的監管中成長,見過父親與後母一起躺在床上抽大煙,也被父親打過,關過。或許這是導致張愛玲後來的作品充滿悲觀的最主要原因吧,但就是因為母親和姑姑的出國留學使她才有所見識,父親的逼迫使她去更遠的地方去求學,她才會有現在這麼大的成就,張愛玲最吸引我的並不是她筆下的男女情愛之事,而是她對現實的那種毫不忌諱的批判,揭露了現實的黑暗。讀完這本書,我如鯁在喉,不知該說些什麼,只能說張愛玲的文字魅力真的很大。

年少不懂張愛玲,讀懂已是不年少

她的生命就如她所說的一樣,“是一襲華美的袍”,縱然她風情萬種,光鮮亮麗,最終也是沒有逃脫“蚤子”的吞噬。

年少不懂張愛玲,讀懂已是不年少

後記:一個絞盡腦汁也寫不出好稿子的少女,但是大膽的選擇頭條作為實踐稿子,用尷尬的文字偷取大家閱讀量,所以歡迎大家閱讀點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