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最大的營銷謊言——投資管理者可以戰勝市場

沃倫·巴菲特在《2013年致股東的信》中說過:非專業投資者的目標不應該是挑戰牛股——不論是他還是他的幫手(投資顧問和基金經理都不能做到),而應該是同時擁有所有代表性企業的股票。總體而言,肯定會表現得很好,一個低成本的指數基金,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

如果你已經像上文所說的的將每個月的一部分工資拿出來進行儲蓄,然後用這部分錢去進行投資,你就成為了一個投資者。那麼我們把錢投資到哪裡去了呢?大多數人把他們儲蓄的錢投資到了股票市場。

投資最大的營銷謊言——投資管理者可以戰勝市場

投資者心理圖

史蒂夫·福布斯在一次演講中說過:“1935年在股票市場投資100w美元,到2014年,100萬美元能夠增值達到24億美元。如果你能一直持有,就能夠賺2400倍。”

但是當我們去金融機構準備進行投資時,那些能說會道的銷售員總是建議我們將這筆錢購買基金。表面上看,你買了一隻主動管理型基金,實際上你真正購買的是什麼?你其實買的是人,是基金經理。你付管理費給基金經理,希望他用他專業的選股能力,替我們進行賺錢,希望靠他們的專業能力能夠戰勝市場。於是,我們把自己的錢委託給了這些專業的基金經理們。

主動式管理基金 Actively Managed Funds:指基於信息優勢並獨立判斷進行投資的基金,它與被動式管理(指數化管理)基金相反。

顧名思義,主動式管理基金就是主動積極的採取行動,讓基金經理成為一個比別人更好的基金高手。不過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是一個價值12萬億的謊言(因為主動管理型基金的資金規模高達12萬億):在相當長的一段持續時間裡,96%的主動管理型基金未能戰勝市場。

更直白一點,我們所說的“戰勝市場”是總體而言的,我們所說的市場一般是用一隻股票指數作為代表的。

投資最大的營銷謊言——投資管理者可以戰勝市場

什麼是股票指數,肯定很多人知道,但是我擔心還是會有人不知道,所以我先來解釋一下股票指數,股指是股票價格指數簡稱,股票價格指數即股票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中國有兩個證券交易所,一個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一個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因此,中國的股票市場分為上海股市和深圳股市兩塊,俗稱滬市和深市。

所以在96%如此高的失敗比率下,你還要投資主動管理型基金嗎?

不過我們還是要進行投資的,我們要要追平股市就要追平指數,那我們要怎麼做,我們必須分別購買整個股市的所有成分股,成分股發生變化,就要隨之調整,賣出剔除的成分股,買入新加入的成分股,這相當麻煩了。應運而生出現了指數基金,如滬深300指數基金。

你只要購買一隻低成本的指數基金,你就擁有了“中國市場經濟”的一小部分,用這種指數投資方式,你其實就購買了整個中國經濟體系。

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通常而言,指數基金以減小跟蹤誤差為目的,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這裡我想講的重點是:投資指數基金。這樣你就不用付錢給專業投資者幫你選股了。其實你已經選好股票了,你選擇了整個股市的表現最好的300只成分股(滬深300)。

沃倫·巴菲特在他著名的《2014年致股東的信》裡說:在他去世之後,他的作為信託留給妻子的錢,只能投資於指數基金,這樣可以讓成本最小化,讓潛在利益最大化。

投資最大的營銷謊言——投資管理者可以戰勝市場

碼字不易,喜歡就點點關注吧。接下來我將繼續更新更多的營銷謊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