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河北金山嶺長城 曾爲兵家必爭之地 風雨六百年仍保存完好


提起長城,你會立即想到八達嶺、嘉峪關、雁門關、娘子關等知名度很高的長城及關口。 然而,在北京東北部的崇山峻嶺中,有這樣一段長城,比居庸關更蜿蜒曲折,比娘子關更雄偉壯觀,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氣勢,曾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十大秋色,深受攝影師的喜愛。 這兒就是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中國現存最為完好的一段明長城,被專家稱之為明長城的精華,位於河北省灤平縣與北京市密雲縣交界處,隸屬灤平縣巴克什營鎮,距北京市區130公里,約2小時車程。 金山嶺長城西起龍峪口,東至望京樓,全長10.5公里,雕樓林立,敵樓密集,視野開闊,沿線設有大小關隘9處,敵樓67座,烽燧2座,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

這樣雄偉壯觀的一段長城,又是何人主持修建的? 金山嶺長城原為一段“野長城”、“無名長城”,它的前身是北齊長城。 然而北齊時期的長城大多低矮單薄,且多為土木所築。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大將徐達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主持修建。 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在徐達所建長城的基礎上改建和重建。 在後來的數十年裡,明王朝又不斷地調兵選將,加以修繕。


六百多年的歲月彈指而過,這段“無名長城”,靜臥燕山山脈中,過了一年又一年。 這期間,它承受了地震、古代戰爭、現代戰爭以及風剝雨蝕的損傷。 它旁邊的古北口長城經戰火摧殘和人為破壞,已是斷壁殘垣,面目全非。 它的“兄弟”八達嶺長城與山海關長城,則早已名聲大噪,一到節假日人山人海。 只有它隱匿在灤平縣巴克什營鎮的大山深處,無聲無語,似乎被世人遺忘。

那麼,金山嶺長城,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金山嶺長城的發現,與苗濟田先生有著重要的關聯。

苗濟田先生,時任灤平縣文物保管所所長。 苗先生在搞好全縣各處文物古蹟保護工作的同時,多次對灤平縣境內的明長城進行考察研究。 灤平縣的明長城,大多處在偏僻荒漠的山野,少見人影,城樓上長滿了野草,被荒廢著。 苗先生克服困難,走遍了灤平縣的每段長城、每座敵樓、每處遺址,做了詳細的勘察記錄,並撰寫《灤平縣長城調查報告》,報送有關主管部門。

1980年11月,國務院的長城考察團來到灤平巴克什營鎮。 苗先生興致勃勃地邀請考察團的成員登上“無名長城”,向他們講解了這段長城的興建過程和歷史價值,還把多年來蒐集到的長城文物,搬出來如數家珍地向考察團介紹。

然而,在那時,這段長城還是“野長城”、“無名長城”,連正式的名字都沒有。 因為它的險峻大氣,所以又被人稱為“第二個八達嶺”。 1980年底,灤平縣政府在磚垛口、沙嶺口、桃春口、金山嶺等多個供參考的名字中,最後定了“金山嶺長城”這個名字。 1981年初,金山嶺長城正式命名,被《人民畫報》稱為“可與八達嶺媲美的長城”。 隱居深山的這段“無名長城”,終於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

金山嶺長城海拔約700米,為兵家必爭之地,充分利用金山嶺一帶山勢和地貌,“因地形,用險制塞”,做到“合地利蔚為壯觀,適防守居高守險”。 金山嶺長城的軍事防禦體系極強,設有烽火臺、障牆、垛牆、戰臺、炮臺、瞭望臺、雷石孔、射孔、擋馬牆、支牆、圍戰牆等,層層設防、固若金湯。 其間,擋馬牆、支牆、文字磚牆、麒麟影壁牆、將軍樓的防禦體系,是其他長城中絕無僅有的。


此外,在金山嶺長城上,還可看到數不清的射擊孔、瞭望孔,都飾以各種各樣的圖案:有桃形、箭頭形、刀把形、鋸齒形等等,一個個精巧別緻,耐人尋味。

金山嶺長城採用條石青磚壘砌而成。 據說這種長城磚的燒製工藝極其煩瑣,首先將土坯自然乾燥一個月,然後在磚窯中燒製兩週,再加入水蒸四天,使其成品的耐久性更高,最後在燒製四天。 一塊長城青磚的大小是普通磚的四倍,有的甚至達到20公斤。

歷經六百多年的風雨滄桑的侵襲,雖然它的城牆雖有殘缺,走道也變得坑窪不平,有的城樓垛口也已坍塌半壁,但它基本上保持了原始風貌,依然在崇山峻嶺間巍然屹立著。 文/圖 納蘭小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