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蕎麥茬長城歷險記


蕎麥茬,一個古老的村名,地處山西省靈丘縣境內,因距村東南3公里的山樑上有道十分壯觀的明長城,而人們也就將此稱為了蕎麥茬長城。近年來,隨著農村移民政策的實施,原本百餘戶人口的山村,大部分村民或移居它處,或進城打工,只留下為數不多的幾戶牧羊人還堅守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之上…… 

蕎麥茬長城,由長約3華里、殘高2至3米、寬2米左右的石砌城牆與五座建制形式基本相同的敵樓相連,它們相互呼應,在兩山之間構成了一道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的防禦體系。

蕎麥茬長城,屬明真保鎮管轄,和其所管轄的大多長城一樣,僅在個別主要主要關口或交通要道建造長城。這段長城由東面的大東窪主峰半山腰開始,在自東而西的一道凹形山樑上隨著高低起伏的山樑,建造了編號分別為“插字”47號、48號、49號、50號、51號的五座敵樓,十分壯觀。

這5座敵樓的樓體全部成呈正四方形格局,高、寬各12米,頂部略收,臺基由石條砌成,石條以上為磚砌,磚重20斤左右。其與我上文提到的狼牙口關兩座敵樓有所不同,那裡是以繁峙縣茨溝營為中心的“茨”字編號敵樓的起點,而這裡卻是以淶源縣插箭嶺的“插”字為名編號的西段敵樓的終端。

這裡的五座磚砌樓體均分為上、下兩層。目前,47號臺北側的樓體已倒塌,南側保存完好。 48號臺可能是地處山凹底部的原因,這裡已成為人們過往的路經之路,臺頂部女牆、垛口及箭窗、東、西券門都已毀損嚴重且門匾額也不復存在。


而49號臺與其它四座則有著位置的不同,它建在48號臺與50號臺中間偏北的一座山樑之上,券門也只有南面一個,臺內牆上砌有相互對應的雙梯道,可直上樓頂。

通過實地查看,發現這樣的佈局除可以更好地觀察周邊環境外,還可以與其它敵樓相互呼應,可在後方對攻到牆體之下的進攻之敵給以有效攻擊,有點明代古城騎馬牆的作用,其佈局之合理、考慮之周全,真的讓我讚歎。

50號臺、51號臺樓體基本完好,樓臺內部為大回廊結構,券門中間有一條東西向的通道,有梯道可上樓頂。走廊南北兩側各有一條東西向走廊,走廊外側各有4個箭窗。各樓臺東西兩面各有券門,東側券門上方嵌石匾分別陰刻“插字XXX號臺”,

面對敵樓內部的構成,也讓我感嘆,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大學可學習建築設計,更沒有什麼現代化測量儀器可用的情況下,我們的祖先是靠什麼技術在這深山裡設計建造出了這麼一個個結構完美,功能完善、矗立幾百年而不倒的敵樓。

望著門匾上那“插字五十號臺”的編號,可想當年這裡那一座座敵樓遙望相連的場面是多麼的壯觀。

城牆過插字51號臺後,向西南延伸,城牆上還保留下來較為完成的垛口,此時的城牆下已是陡峭的懸崖,從這裡翻過大頭山後,就到達1777米的狼牙口關,與茨字號1號敵樓相見,由於這裡主峰南北兩側因山勢險峻未築城牆。

寫到這裡,還讓我想起了第二次上蕎麥茬時遇到的一段險情,當我和兩名影友從村口徒步幾公里後來到這裡的山腳下時,他們兩人直接隨著山樑而上,而我看著山頂上敵樓,就想著走個捷徑省點力,就獨自一人開始穿越眼前的小樹林向著敵樓爬去,然而,在樹林裡穿來穿去後,不知不覺間竟然走到了懸崖的旁邊,向身邊望去是一條深溝,向上望去是一道1米多高近似垂直的山石,這轉眼間就使我處在了一個又危險又無奈的地步。

自己當時的體重是180多斤,身揹著沉重的兩套器材,手裡還拿著一箇中型三角架,那是上,上不去,退又不敢退,只能站在原來大場呼叫兩名影友的名字,還好,他們在山樑上聽到了我的呼喊,當時只有30來歲的小高,憑著年青力壯、腿腳利索,很快來到我的身旁,手拉著手才把我拉出來危險之地,因正是這次意外,給了我一個深刻的教訓,那就是在道路不熟悉的情況下,一個人絕對不能想當然的去冒險。


好了,既然這麼驚險,就發一張此次出行在山上拍的照片做個紀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