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永不倒——我見過的漢長城


長城始建於周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應該屬於最早的記載。 春秋時,楚國最早修築了防禦別國入侵的"楚方城",揭開了中國歷史上記載的長城修建的帷幕。

戰國時,齊、魏、趙、秦、燕和中山等國也相繼修建了"諸侯互防長城"。秦統一後,廢棄了隔離各國的長城,由大將蒙恬負責將秦、趙、燕北部邊境的長城連接起來加以修繕,形成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萬餘華里的長城。

漢朝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即匈奴的侵擾又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範圍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        此後歷代王朝均對長城進行過修繕維護。

 明朝建立後,為了防止蒙古侵擾,大力修建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我們今天所見的即為明長城。        長城一萬里,文化五千年。長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秦末戰亂,西漢政權脫穎而出,繼承了秦創建的龐大帝國,但也遭遇自秦以來不斷加劇的北方邊患。

西漢前期,國勢尚需恢復,數十年間,對北方匈奴多采取和親政策。漢武帝即位後,自元光二年起,開始對匈奴實行主動進攻策略,10多年間,多次出兵遠征,不僅拓展了大片疆土,也掀起又一輪修築長城的高潮。

公元前127年,大將衛青"出雲中以西至隴西,擊胡之樓煩、白羊王於河南,得胡首虜數千,牛羊百餘萬。於是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這是漢長城修築的第一階段。

公元前121年,漢軍收復河西走廊,於是"漢始築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國。"即修築由今甘肅永登至酒泉的河西長城,這是漢長城修築的第二階段。

公元前111年至公元前110年間,再修由今甘肅酒泉至玉門關段的長城,這是漢長城修築的第三階段。

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100年間,又修建自玉門關至今新疆羅布泊段的長城,這是漢長城修築的第四階段。

至此,經過20多年的斷續修築,形成了一條東起遼東、西至新疆羅布泊的漢代長城,總長度超過10000千米。

 漢長城中,河西走廊段意義最為重大。西漢中央政府在河西長城沿線,修築了一系列烽燧亭障,重要關隘還置軍駐守,保證了古代"絲綢之路"河西段的安全通暢,大大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往來及文化交流。

從其整個建築形式來看,漢代的長城是採取了因地制宜的辦法,因山河形勢,就地取材。在一些地段夯築了塞牆,在一些地段則開挖了壕溝,一些地段是純粹的自然屏障,而一些地段則又是簡易的烽臺與欄柵式的防禦工事。

滄桑鉅變,歷經2000多年的風雨剝蝕、風沙掩埋與人為破壞,這些長城已大多是面目全非了。或被夷為平地,蹤跡無尋;或頹為田埂、淺溝,已失卻往日的風采。

惟有那殘跡猶存的烽臺,在向人們訴說著漢塞的走向與歷史。在沙進人退的歷史遺憾背後,又為旅遊增添與保留了許多好的去處。無情的風沙在逼退人們之後,也在一些地段將漢代的長城完整地保存了下來。讓我們得自自然的恩惠,才會有機會去領略漢長城的風姿。

由於自然與歷史的原因,河西漢塞西段的保存狀況是最完整的,特別是在一般認為是漢代玉門關的小方盤附近。遠遠望去,漢塞猶如一條無盡頭的蒼龍,橫臥於沙漠瀚海的天地之間。

殘留的高度仍有3.75米,基寬3米,頂寬1.5米。因當地多砂礫、碎石,缺乏用於夯築的黃土,古人也就採用了非常獨特的建築方式。

先以紅柳、蘆葦編成框架,中間實以礫石,層層疊壓而成。為確保其穩固,又用蘆葦作墊和土鋪在每層之間。鹽分較高的地下水,使礫石凝結,堅實無比。

雖經千百年的風雨浸蝕,仍屹立於戈壁風沙之中,蔚為壯觀。實為中國軍事及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