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轰炸机真的是乱扔炸弹后就飞走吗,有没有什么精准投弹技术?

军史吐槽君


当然有精准投弹技术,比如“俯冲轰炸机”就是那个年代精准投弹的典范。

二战的年代没有激光制导装置,所以所谓的“精准”与现代概念有很大的差距,那个年代的人一样会通过一些专门的战术动作加机载设备来进行投弹瞄准工作。切莫以今天的惯用标准来衡量,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科技准则。



“俯冲轰炸机”,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大垂直角度进行俯冲投弹的轰炸机种。说是轰炸机,其实它们更接近今天的“战斗轰炸机”或者“攻击机”;机型体积相对B-17、B-29、兰开斯特那样的大型水平轰炸机,显得就像一架普通的战斗机。

俯冲轰炸机使用机头的瞄具分划进行瞄准,为了轰炸任务的有效,高度、速度、角度都有相关的战术标准。理论上俯冲轰炸机对目标的进入角度越垂直、距离越近,投弹的精度就越好。

通常的方式是:1.爬升到高空,猎寻地面目标 2.对准目标进行预俯冲和瞄准,将目标锁至瞄具分划中 3.在俯冲的过程中根据经验和现实情况,确定一条进入和拉起的航线 4.到达合适的投弹高度,丢下炸弹 5.迅速拉起,利用战机加速度获得的能量快速脱离。

以德国“施图卡”俯冲轰炸机做例子,它常常以80度角俯冲,飞机上有个“自动投弹器”和“抛弹挂架”,俯冲时飞机会设定投弹高度,并打开减速翼板。当到达指定条件时炸弹会被自动甩出去,并且为了避免太过直角的投弹砸上机身或螺旋桨,配备的抛弹挂架会将炸弹扔出去。

二战最疯狂的俯冲轰炸机飞行老鸟,常常以疯狂的接近垂直角度进入,然后以极低的高度拉起,这样可以获得超乎寻常的精准,比如揭开地面一辆坦克的盖子,或者把炸弹丢进某个战舰的烟囱里。当然,这种疯狂的投弹也造成了俯冲轰炸机驾驶员的极大损失,可谓是与死亡跳舞。

到二战末期,某些国家已经找不到多少敢近直角进入的飞行员了,俯冲轰炸机随后也因为战场生存率过低而被淘汰。这种轰炸机为了投弹精度,需要付出极大的风险,为了适应近乎垂直的俯冲投弹,飞机的结构消耗了许多重量,使得载弹量和机动能力都比较欠缺,二战后期的俯冲轰炸机常常在俯冲后无法逃脱,直接将这种机型带进了坟坑。

至于水平轰炸机,在二战的很多时候,它们的确是没有什么精度可言的,故而常常通过编队的飞行模式,划分一整块轰炸区域,并根据编队接受不同的轰炸目标,这样倾泻下去的炸弹至少会形成一个覆盖面,蒙也得蒙中几个目标。

不过二战时,美军出现了“诺顿瞄准器”,这是一种能通过空速和风速作为参照,测算出相对地速的工具。再综合航线、高度、风向等等,就能获得相对人眼蒙更好的精度。当时的飞机做到测地速很难,直到今天才通过雷达测速解决问题。

美军二战仅次于原子弹的秘密“诺顿瞄准器”是个一战中移民美国曼哈顿的瑞士人“卡尔·诺顿”发明的,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培育和瑞士人对钟表的天赋让这位工程师制造了这台极度精密复杂的机器。

“诺顿”主要由稳定器和瞄准器组成,稳定器作为平台,通过陀螺仪为瞄准机件提供稳定和水平,然后还需要为轰炸机的驾驶仪接通,以便在投弹时接管飞机。

瞄具实际上是个带望远镜的机械计算器,它自己也有一套气泡式水平仪,据说早期型号的瞄具采用了电动陀螺仪稳定,但可靠度不高便取消了。

诺顿瞄准器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这个时间通常在12-18星期内。然而它的精度也只能在那个时代说说。通常在接近轰炸目标时,飞行员会确定地标,然后呼叫投弹手准备。投弹手会通过瞄准器预先选择一个航线上的测试目标进行器材调整,通过测试目标与飞机相对位置不断产生的偏移画面来调整轰炸参数,当调整完毕时,打开电源开关,瞄准具中的镜头分划会与目标重合,始终追踪目标,不再画面偏移,如此维持着同样的空速与航向,瞄准器将会“接管”飞机,形成被它控制的自动驾驶状态,并不断修正轰炸机的飞行数据,直到到达目标时自动投弹。

诺顿的理论投弹精度是7000米±30米的圆心散布,在那个地毯轰炸的年代已经很不错了。美国人认为“诺顿”帮助他们赢得了战争,其贡献是不低于原子弹与B29的。在不断添油加醋的吹嘘里,“诺顿”被吹成能让轰炸机把炸弹丢进泡菜桶的“神器”,也因此它得了个“泡菜坛子杀手”的称号。

实际上“诺顿”的投入非常巨大,美军极为看重该项目,直接投入达到15亿,要知道研发核弹的“曼哈顿”计划也才30亿刀。

但执行“火攻日本”的李梅将军却依然遇到了高空投弹的问题,美军能飞到万米的B29轰炸机在44年11月24日的试探性攻击中,88架轰炸机只有30架顺利找到目标并瞄准,然而受风力影响,命中率不到10%,战果微乎其微。

显然神乎其神的诺顿瞄准器这会儿也抓瞎了,那时候的炸弹本身不像现在这样具备制导性能,单靠机械瞄具的自动投弹总会出现问题。

李梅后来命令将轰炸机群从10000米降低到约1500-1900米的高度上投弹,并采用夜间投弹、多方位通场、预先划定纵火面积的方式进行攻击,这样才取得了超越原子弹的杀伤,给日本人来了好几“烈火焚城”。

上图B-29机舱里的“诺顿”你看到了吗?那个年代轰炸机想要精度,气象很关键,投弹高度更关键,机械瞄具受限还是非常大的。这是因为诺顿瞄准器毕竟是个机械计算器,又是一战低空低度轰炸思想的产物,一旦超过2000米,它就不是那么灵了。但即便如此,轰炸精度也比靠人肉“随缘”的好。

顺带说一句,李梅的计划里,烧人是重点,而且那两颗原子弹也是经过诺顿瞄准后扔下去的。

美军在二战时花了很大精力来保持这个战略性的秘密,包括让飞行员对着上帝发毒誓以及安全条例里“确保优先毁掉诺顿瞄准具”等等。起初要求飞行员用手枪射击“诺顿”,后来干脆制造出配套的专用铝热剂,在紧急关头烧掉仪器。每一次起降,地勤都会重复拆装瞄准具的行为,一直到二战结束才解开保密。

但战士们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回报,其实战争还没等大打,德国的情报部航空处就找到了机会。

1937年,有个在诺顿生产厂工作,自称“波尔”的美籍德国裔机械师反水,他在德国航空处处长尼古劳斯·里特尔的指引下,将诺顿瞄准器的完整图纸藏在雨伞中送给了德国,而且居然得到了总设计师卡尔·诺顿本人的默许。除了手下有一帮不老实的德国裔外,诺顿自己也是个“圣母”癖,他一直认为自己在做一件“人道主义”的事情,让炸弹掉到该掉到的地方,而不是满天乱飞造成他人死亡。

在他眼里,无论美国人还是德国人,都会“文明投弹”了,就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总之,最后这件事情闹大了,直接导致德国的“格里布尔”间谍网被破获,引起了美国社会的轰动,也促使美国人发奋营建出世界一流的情报机构,不过这是后话了。

德国人得到了图纸后,参考了原理制造出自己的“Loffe-7D/H”瞄准具,但详细情况很少。只能说美国人的“诺顿”其实并不是独一份的蝎子屎,英国人有CSBS MK X1V和更高级的ASBS,后者参与了“轰炸重水厂”、“轰炸鲁尔大坝”行动,生产了23000具之多。

雷达的发展促使轰炸机的瞄准开始了另一场革命,在得到诺顿后,德国人强化了这方面的技术,在1940年研制出机载导航结合雷达轰炸的仪器,装备在JU-88、Do-217、He-111等轰炸机上。


随后英国人在1942年也成功憋出H2S的10厘米波轰炸雷达,普遍装备兰开斯特、蚊式等战机。在使用了一段时间的英国雷达后,不甘示弱的美国也在1934年制造出3厘米波的H2X AN/APOS-15和AN/APQ-13导航/轰炸雷达。这东西不如“诺顿”金贵,美军所有战术、战略轰炸机都有配备。

所谓导航/轰炸雷达,其实与我们今天的电波导航差不多,需要在自家基地安装两台大型雷达战,一台负责导航,一台负责指引轰炸。人们使用计算工具计算雷达波的时长,从而判断自己的距离发动轰炸。但这种仪器夜战中还能起到聊胜于无的作用,白天还是“诺顿”这类好。然而英国人与德国常年的“无差别轰炸”,已经让仇恨白热化,把炸弹倾泻在对方头上,消磨对方的鲜血与意志是第一位的,故而英德双方即便拥有一系列精确瞄具,也懒得大规模使用。毕竟作战思想不一样。

不过,总的来说,正是这些瞄具的存在,让二战的水平轰炸机不再处于“随缘投弹”的状态。而“诺顿”的后代在今天仍然可以作为轰炸机的备份投弹机。所谓“乱扔一通就走”是不可能的。


王司徒老百科


当然不是了。

二战期间,交战双方的空军均对敌方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但由于是高空投弹,轰炸的命中率持续低下。为了提高轰炸效率,各国都在轰炸机上配备了轰炸瞄准镜。于是就有了大名鼎鼎的泡菜桶杀手——诺顿轰炸瞄准镜。

发明这个瞄准镜的是个瑞士工程师。二战初期,他根据美国军方的巨大轰炸需求为依据,设计出该款瞄准镜。为了实现精准轰炸,美军对该产品寄予了厚望,将其安装在大名鼎鼎的B-17轰炸机上。对老美来说,这些神奇的瞄准器好像魔法道具一般,指哪打哪。

该瞄准镜配备的机械计算机,可以通过对炸弹降落轨迹的计算,提高轰炸的命中率,在美军对德国军事工业设施的战略轰炸中立下汗马功劳。在对日本的轰炸中,也是诺顿轰炸瞄准镜为美军轰炸提供了便利。值得一提的是,该瞄准镜也是执行原子弹轰炸中的瞄准用具。

相似的产品也出现在日德两国,日本的轰炸瞄准镜,是由光学巨头尼康仿造轰炸瞄准镜而来的,成本低廉,结实耐用。配备该款轰炸瞄准镜的飞机参加过偷袭珍珠港、重庆大轰炸等重要事件。

德意志则是一个德国工程师参与设计制造了诺顿轰炸瞄准镜,从而将成果拿到手,并由德国的光学巨头蔡司公司进行了仿制生产。现在该款瞄准镜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恐怕很多人怎么不会想到,大众手中的尼康相机、蔡司镜头的生产主,竟然是二战中罪恶轴心国的杀人工具吧!


兵说


有啊,俯冲轰炸动作就是为了投弹精度而发明出来的。飞机以近乎90度的俯冲,投弹后紧跟着把飞机拉起,炸弹的命中率接近90%,这个动作也有弱点,目标附近如果有防空火力,很容易把飞机打下来。二战德国的“呼啸死神”斯图卡轰炸机,就是专门为俯冲轰炸技术而研制的。小时候据老人讲,小日本的飞机投炸弹,总是先在空中转个圈,然后一脑袋扎下,再飞起来,炸弹就炸了。讲的就是俯冲轰炸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