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心期待的低点位终于来了,可是,你又犹豫了?

截止到9.11日,大盘又来到2664.8点,距离2016年最低点2638点已经非常接近,A 股是否处于底部又一次引起大家广泛的探讨!判断底部与否,总要有一些根据。除了大盘指数这个比较直观一目了然的根据,市场分析经常会说到各种“底”,包括估值底、成交量底、市场情绪底等。

满心期待的低点位终于来了,可是,你又犹豫了?

1.估值底:判断是否处于底部,估值高低可能是最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估值经常用到的量化标准就是平时常说的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股市估值得到的不是股票价格的直接参考值,而是与历史和其他市场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这样才能够看出所处的估值水平是高还是低,从而为下一步的操作提供依据。自1991 年以来,A 股已经历了五轮“牛市—熊市—震荡市”周期不断交替的过程。上证综指从2015 年6 月12 日的高点5178 点至今最大跌幅为49%,本轮调整截至目前已持续约3 年,全部A股PE、PB最低分别降至15 倍、1.7 倍。从估值水平等角度来看,当前A 股已经与前几次市场底部相似,底部区域已比较明显。

满心期待的低点位终于来了,可是,你又犹豫了?

2.成交量底:行情好的时候,股市的成交量往往高。行情差的时候,股市的成交量往往低。但是,涨出来的风险,跌出来的机会。随着股市持续上涨,风险开始出现。随着股市持续下跌,机会开始出现。所以,成交量低有时候被认为是市场处于底部的表现,预示着股市下一步或开始上涨。

前几日,沪深两市成交额2292.53 亿元,创2016 年1 月熔断以来新低。通常讲,大市在地量之后会选择方向。上次,上证综指2014 年8 月29日成交不足千亿元,正好处于一轮牛市的起点区域,随后股指一路上行至2015 年6 月12 日的5178 点,很好的体现了“行情总是在绝望中产生,在犹豫中上涨,在疯狂中泡沫”。

满心期待的低点位终于来了,可是,你又犹豫了?

3.市场情绪底:经常参与股市交易的小伙伴直觉上都有一种感受:行情好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谈论股票。行情差的时候,越来越少的人谈论股票。市场情绪低被认为是市场见底的一个信号。

“擦鞋童理论”,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1927年由肯尼迪政治家族的约瑟夫所提出。19世纪20年代,美国股市一片繁荣,整个国家都处于牛市氛围中。有一次,约瑟夫在火车站边读报边让一个擦鞋童给他擦皮鞋,鞋童告诉他,他也买了一些股票,有一份想要发财的梦想。而后,约瑟夫把他的资金从股市里撤出,从而躲过了1929年的股灾,理由就是“如果擦鞋童都知道进入股市买股票,还剩下谁没有进入股市呢?”赚钱是少数人的事儿,跟随牛市进入的投资者,最后只能成为“接盘侠”,市场熙熙攘攘时,盛宴或许已经或即将结束;市场冷冷清清时,盛宴或许已经或即将开始。提前布局,才有望抢到座位。

目前市场,个股换手率低,多只基金延期募集成立,更有许多客户谈基色变,甚至想要赎回自己已经持有的权益资产,投资者情绪已然降至冰点。我们无法预测最低位,但是确立了未来市场的机会,最坏的至暗往往是“最好的”入场时机,我们要承受的只是时间风险。

回想从15 年牛市至今已经过去3 年多时间,上证指数从5178 至今最大跌去了49%,对照过去的历史特征,A股是贵还是便宜?答案已经显而易见。市场涨到5000点的时候,许多人哀叹要是市场是4000点我进入就好了,而今,市场不到3000,机会来了,又一次的“情绪的弱点”显现了。

但同时,出现底部特征,不代表市场未来就马上会涨!我们可以客观的从以下几个面相判断A股投资价值:

满心期待的低点位终于来了,可是,你又犹豫了?

1.基本面:平心而论,今年中国的宏观数据并不算太好,代表资金量的社会融资,以及内需增长力道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或放缓,近期公布的8月财新PMI,不论制造业或服务业,均呈现下滑趋势,目前的宏观层面并不足以提供A股上涨力道。

2.政策面:今年温吞的基本面,来自于市场资金的缺乏,企业与个人融资难,导致了投资与消费的增长下滑,因此自7月起,政府出台了一连串的温和刺激政策,包含减税、加速地方发债进度,人行也扩大了资金投放的力道,预计年底前还有两次的降准机会,上半年基本面不佳的问题,年底前可望逐步改善。

3.资金面:截至上周五为止,大、中、小型股板块均呈现大量资金净流出,显示市场气氛较为低迷,但以外资为首的北上资金却呈现大量净流入,累积净流入资金超过2200亿人民币,外资投资策略偏向长期以及价值取向,今年持续抄底,显示看好A股的长期价值。

4.技术面:目前上证综指位于2700点之下,比对08年以来最低点的1665点,看似仍有下跌空间,但比对目前与当时的市盈率,目前为11.79,08年最低点为13.12,考量到企业的获利能力,长期来看A股已超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