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袁仲雪站到赛轮台前

兜兜转转,袁仲雪站到赛轮台前

昨天,赛轮金宇发布公告,宣布袁仲雪将接替延万华,拟补选为公司总裁。7天前,他刚刚被选为赛轮金宇的董事长。

兜兜转转,袁仲雪站到赛轮台前

△袁仲雪(图源网络)

袁仲雪的前一个上市公司职务,是青岛另一家公司——软控股份的董事长。6月25日,袁仲雪申请辞去软控股份董事长、董事职务。

从软控董事长,到赛轮董事长、总裁,中间隔了不到三个月。袁仲雪的这个职务变迁,让很多人再一次认识到软控和赛轮之间关系的深厚与复杂。

赛轮股份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是子午线轮胎生产。“赛轮子午线轮胎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有限公司”,这长达20个字的名字是赛轮最初的公司名称。根据公开报道,这一“基地”是软控股份跟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

当时的软控,主要业务是生产橡胶机械,给各地的轮胎厂商提供生产设备,包括后来和赛轮合并的山东金宇,也是软控的紧密合作伙伴,在2009年接受采访时,时任金宇副总的延安用“非常之愉快,像亲兄弟一样”来形容两家企业之间的关系。

也正是这对“兄弟”,成为了赛轮最早的股东,其中软控占股20%,金宇轮胎的母公司山东金宇建筑集团占股15%。

值得一提的是,赛轮最早的股东中,还有一个和软控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股东是青岛雁山集团,总部与软控股份所在地同在青岛市郑州路上,其子公司青岛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公司是软控股份上市时的股东。

直到赛轮2011年上市,软控仍拥有超过8%的股权。

上市后的赛轮股份,和软控的合作仍然非常紧密,双方与雁山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了青岛橡胶谷集团,两家公司还与青岛科技大学共同承建了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赛轮上市后发展迅猛,越南建厂、收购金宇,和以前一样,其建厂的设备提供方,仍然来自软控股份。

然而从2016年底开始,情况有了变化。当时,软控清仓了赛轮的股份,当年软控股份亏损,卖出赛轮股份可以理解为挽回业绩。但到了2017年,袁仲雪以个人身份开始增持赛轮股票,其为大股东兼法人的青岛普元栋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亦同步增持。当时这一行为引发诸多猜测:为什么袁仲雪不增持自家软控的股票,反而增持赛轮的股票?

现在回过头看,袁仲雪在赛轮的布局,已经在2016年开始启动。

从软控到赛轮,袁仲雪为什么要走出这一步现在仍无从判断,但与软控相比,赛轮无疑是一个更大的平台。

两家公司都已公布了2018半年报,从营收与总资产来看,软控分别为12亿与89亿左右,而赛轮的这两个数字分别为65亿与148亿左右。相比起软控,在赛轮这个平台,显然更有利于相关业务的整合与发展。

除了产业链的整合,袁仲雪当前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就是赛轮的控制权之争。

作为赛轮2016年增发的第一大认购方,位于北京的新华联控股,从2017年7月开始连续举牌赛轮金宇,至2018年1月,新华联与其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赛轮金宇4.0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

外界开始聚焦赛轮的控制权,而赛轮自身,多个原有股东也开始联手自保。

前董事长杜玉岱连续与包括袁仲雪在内的多名股东签署《股份委托管理协议》,从而确保杜玉岱拥有可控制赛轮金宇的股份比例,上升至19.42%,仍为实际控制人。

由于袁与杜为一致行动人,也可以说,袁仲雪在现阶段就是赛轮金宇实际控制人。

下一步,是袁仲雪强势登场,遏制住新华联的“攻势”?还是新华联继续增持,与赛轮“互不相让”?

另一个等着袁仲雪解开的迷团,是赛轮与金宇的关系。

今年以来,赛轮金宇高层频繁调整:

3月21日,赛轮金宇董事杨德华、副总裁丁锋、独立董事孙建强因个人原因辞职。

6月15日,赛轮金宇副总裁刘志远辞职。

8月3日,赛轮金宇董事、副总裁周天明辞去董事职务。

目前,赛轮的管理层中,原金宇系人马已所剩无已。据《轮胎商业》杂志的电子版报道,双方已分道扬镳,金宇系诸人已回到东营总部。

下一步,赛轮与金宇会彻底分家吗?还是在现有框架下各干各的业务?

无论是在青岛,还是在中国轮胎橡胶行业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袁仲雪,此次站到赛轮台前,无疑将直接影响两个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赛轮与软控的未来、袁仲雪的未来,让人充满想像与期待。

兜兜转转,袁仲雪站到赛轮台前
兜兜转转,袁仲雪站到赛轮台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