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的閱讀變成「悅讀」

如何讓孩子的閱讀變成“悅讀”

每一位望子成龍的家長,大多都會從孩子識字以後,就開始不時地買一些童書給他看。可是慢慢地,父母們會發現大多數孩子逐漸失去了看圖書的興趣,從最初很興奮的每頁翻讀,到後來的草草了事甚至到最後幾乎就不再碰了......孩子這種不愛看書的情況通常會讓父母變得非常擔心,久而久之就會開始逼迫孩子進行閱讀看書。

然而,面對孩子不愛閱讀的問題,我們認為,閱讀是為了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不是單純的強迫學習方式,當孩子還不能勝任閱讀工作時,家長一定要參與進去,通過這樣的親子共讀,運用多種方法,把孩子的興趣引導到書本上,逐漸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再一點點放手,幫孩子過渡到獨立閱讀。

如何讓孩子的閱讀變成“悅讀”


首先,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只講書中最吸引他的部分,或者選擇有懸念的部分。當孩子聽得津津有味時,故意戛然而止。這時,孩子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急著想拿起書自己往下看了。這一招真的超級有效,我每次講到關鍵的部分就不說了,但孩子會想要知道後續內容,我就讓他自己去看,雖然不能完全看懂,但他會主動問我,慢慢地也養成了自己閱讀、不懂就問的習慣。

其次是在講故事時約定互相提問。如果媽媽回答不準確,孩子有權罰媽媽,比如背詩歌、講故事等。如果孩子回答不準確,也要得到相應的懲罰。實踐下來,我覺得很有收穫。這樣讀書,孩子不僅要用心、要理解、要思考,還能提高歸納和表述能力,鍛鍊了注意力。

第三是製造差錯,讓孩子當老師。講故事的時候故意讀錯音、讀錯詞、漏讀句子,歪曲情節,這時,孩子往往會跳起來糾正:“不對不對,你念錯了!應該這樣念!”你馬上誇獎孩子認真,這樣,孩子的好勝心得到了滿足,也從中品嚐到了閱讀的快樂,逐步養成讀書的習慣。

另外,還可以進行故事比賽。讓孩子選取書中最感興趣的一個故事,為了比賽,他必須先熟悉故事,複述故事。如果故事長,允許孩子捧著書講,從而激發孩子的自信心。比賽的時候我就經常假裝輸給孩子,把“故事家”稱號送給他。這樣孩子閱讀的興致就更濃了。當閱讀變成“悅讀”之後,無論對父母還是孩子來說都是其樂無窮的。

如何讓孩子的閱讀變成“悅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