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馬三立可以排第一嗎?

twin2663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直接回答您,馬老在相聲界排不到第一!雖然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根據各位大師們在所處時代的影響力,以及對後世的相聲藝人的影響來說,也不難找出相聲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藝人,那就是“萬人迷”李德鍚!


為什麼說馬三立大師排不到相聲界第一人呢?因為,在與馬老同一輩分的相聲第五代藝人當中,第五代的門長張壽辰老先生比馬老也差不到哪去!而在同時代的相聲藝人當中,侯寶林大師的影響力甚至還要比馬老大一些。



但是這位“萬人迷”李德鍚則是完全不同。大家都知道,相聲藝術的黃金時期是由相聲第四代藝人“相聲八德”開啟的,這八德包括:裕德隆、馬德祿、周德山、焦德海、劉德智、 李德鍚、李德祥、張德全。

“萬人迷”李德鍚雖然不是相聲第四代的門長,但卻是“相聲八德”當中名氣聲望最大的一位。大到什麼程度呢?當年“萬人迷”李德鍚走紅的時候,曾經給“相聲八德”中的馬德祿、周德山、張德全發放包銀!就是說這三位響噹噹的“相聲八德”中的三德,不管是不是給李德鍚量活,李德鍚到月底都給發工資!



要知道這三位在當時也都是叱吒風雲的人啊!馬德祿是馬三立大師的父親,周德山“周蛤蟆“是馬三立的師父,張德全“張麻子”也是享譽京津的名角。這三位老先生都要輪流給“萬人迷”李德鍚捧哏!


甚至說相聲大師馬三立從藝也與李德鍚有關。當年馬三立的父親馬德祿老先生,不想讓兒子馬三立再學習相聲,只想讓他讀書,希望馬老長大成人後謀一個正當的差事,不想讓他再從事下九流的相聲行業。但是由於李德鍚英年早逝,導致馬德祿老先生失去了主要經濟的來源,無法再繼續供馬三立上學唸書,於是馬三立輟學拜周蛤蟆為師,這才走上相聲藝術的道路。

另外在相聲界,就對後世的影響來說,李德鍚也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在他三十多年的相聲生涯中,代表作單口相聲《滿漢鬥》、《古董王》、《三進士》、《日遭三險》;對口相聲《交租子》、《對對子》、《賣對子》、《燈謎》、《羊上樹》、《八扇屏》、《三節會》、《繞口令》、《老老年》、《竇公訓女》、《耍猴兒》、《倭瓜鏢》、《講三字經》;群口相聲《扒馬褂》、《大審案》、《四字聯音》。直到現在依然被後代相聲藝人不斷的演繹。所以說,如果非要在相聲界找出一位第一人,小編覺得非“萬人迷”李德鍚莫屬!


靖逸軒主


可以。

為什麼?有人說,馬三爺沒有張壽臣的門長權威,沒有小蘑菇的風靡一時,沒有侯寶林的唱功,沒有劉寶瑞的單口......只是因為活得長,所以才被尊為泰斗。

這一點可以對比一下常寶華老先生,他是小蘑菇的四弟,馬三立的徒弟,根紅苗正的寶字輩,也是長壽的老演員,1985年曾當選十大笑星,晚年也很活躍。但有觀眾承認他是大師嗎?沒有。更多是問他的作品是什麼?



馬三立先生的江湖地位是客觀形成的。

首先是輩分高,姥爺、父親、師父都是著名的前輩,地道的相聲世家。

其次是本人表演上有過人之處,那些慢慢騰騰的段子,換個人來表演,同樣的臺詞,不能達到那個效果。

第三老爺子長壽,權威是不斷積累的過程。再天縱英才,英年早逝了也沒有用。活得久,機會多,這就是優勢。不僅僅在文藝上,古代政治也是如此。

第四德行好。這是成為泰斗的關鍵之一。

第五,兒子不敗家。少馬爺口碑也很好,不像其他相聲世家那樣。

第六,後輩擁戴。馬三爺告別舞臺晚會上,馬季的公開表態,獻的那幅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就是一個符號。同樣的話,馬季沒有評價過他老師侯寶林。而如今相聲體制內的領軍人物,姜昆馮鞏都是馬季的學生了。


當下最紅的是郭德綱,他對相聲復甦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德雲社也佔據了商演的大部分份額,但老郭是最有錢的相聲藝人,未來也不會達到馬三爺的江湖地位。

當然對於馬三爺的泰斗之稱,也有不願意承認的,看看那場晚會,誰沒去,就略知一二了。


幾葦渡


相聲界還真沒法排出來第一第二,就拿當下來說,郭德綱肯定在大多數觀眾心目中排名第一,但是在相聲屆還有輩份之說,論輩份郭德綱別說第一了,比他輩份高的人有的是,估計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排第幾去了。可是馬三立就不一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馬老可是中國相聲屆輩份最大的演員。

相聲屆按“德壽寶文明”來排輩份,馬三立的父親是德字輩的相聲名家馬德祿,所以馬三立就是壽字輩的相聲演員,就連當時與馬老齊名的候寶林都是寶字輩的演員也要比馬三立小一輩,我是83年生人,記得從我小時候記事起就從報紙或電視得知,馬三立是當時中國相聲屆輩份最高的演員,由於馬老長壽所以相聲屆NO.1的稱號保持了很久。

馬老非但輩份高,而且說相聲的功力也是相當高,小時候有一檔節目背景是一個大扇子,馬老會在這個節目中說單口相聲,他總是在不緊不慢的鋪墊中突然使出一個包袱讓人忍俊不禁,“媽媽有人偷咱東西啦,誰啊,逗你玩……”像這種經典的臺詞,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腦海中永遠不會被忘記。

馬老在世時無論從藝術上還是輩份上,都是相聲圈內的佼佼者,他覺對是相聲屆泰斗級的人物,在我心中馬老絕對排在第一名。(dh)


捕魚小分隊


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我們先從相聲關係中瞭解歷史。


馬三立(天津人)在相聲界中很有影響力,第五代相聲從業者。馬三立經歷文革的困苦,老人再次見到觀眾在臺下哭了。其成就遠遠大於相聲大師姜昆和侯耀華。與同時代的人相比,是優秀卓越的相聲演員。

姜昆一個曾經兩次上過春晚,提倡新相聲,職位曲藝主席。特點:傳統相聲基本功沒學全,不會說貫口。表演節目很用心,曾經給觀眾免費門票和雞蛋。估計沒有去過天津,就目前的表演效果可能存在雞蛋全部退還的效果,因為天津觀眾對演員的功夫有直接的反饋。



郭德綱是德雲社的創始人,堅持傳統相聲的基本功。自己帶領出一批批有市場的相聲表演者,傳播著正能量,其影響力遠勝於相聲歷史任何一個階段。他可能會成為繼承傳統相聲的13項技能中的12項(缺一項,撒沙成字),同時推出與時代俱進的相聲。我想,郭德綱應該是宗師級別的。


相聲的歷史雖然沒有二人轉的歷史長,但是要有一批堅持學習、革新創作、突破行業的相聲演員。如果您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或者留言。


貝客房貝


相聲界沒有排行榜,沒有誰是第一,誰是第二這一說,但馬三立有一條目前應該能排第一,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如果說錯了,請您指正。

2001年5月29日,馬三立在天津舉辦告別演出,也是紀念他從藝80週年。當時,他已年滿87週歲,虛歲88歲。如此高齡還辦相聲專場,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有人說,南京相聲名家張永熙90歲還登臺表演呢,但張老爺子辦的不是專場,他只說了一段相聲,而馬三立足足說了四五十分鐘。無論是從體力,還是腦力來說,這兩者差別還是很大的。

其實,馬三立起初不同意辦告別演出,因為他不想跟他的觀眾說再見,加上當時他身體已經不太好了,但他三子馬志良張羅著要辦,後來馬志明也同意,並幫著說服了老爺子。據馬志明曾透露說,他爸爸褲子裡面藏著尿袋,是帶病堅持演出。當馬三立問觀眾:“我值嗎?” 觀眾齊聲回答:“值”。這一個“值”字讓馬老爺子樂了一晚上,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他風趣地說:“告別舞臺是讓賢。告別舞臺,不是告別相聲。”

當晚,馬季送給他師爺馬三立一幅字,上書八個大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衝著這八個字,馬三立真就可以排第一了。當然,也別忘了還有另外一句話,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最棒的相聲大師,他可以是馬三立,也可以是別人。要我說,不管是不是馬三立,馬三立永遠是中國相聲界的泰山北斗。

我是蕭陶,寫相聲故事,說相聲人物,評相聲熱點話題。只輸出乾貨,關注不迷路。


蕭陶


時間定位太模糊。因馬老已經過世,從哪一輩算起啊?如果自七八十年代開始,我覺得是。但如果從德字輩算……

德字輩:“萬人迷”李徳鍚那是大拿。

壽字輩:“相聲大王”張壽臣絕對強過馬老。馬老的哥哥馬桂元也是公認的好鋼口。

寶字輩:說三位。首先必須承認,侯寶林的知名度絕對比馬老厲害。第二位是“小蘑菇”常寶堃,被譽為相聲神童,他如果一直活下來,可能侯寶林都不行。第三位,馬老的兒子少馬爺馬志明,個人覺得若論說,馬志明不低於馬老,但比起學和唱,馬老不如馬志明。

最後是郭德綱。

以上這幾位只能說可以和馬老比較一下。

再往後,沒有能跟馬老比的了。


大鑒禪師


馬三立在相聲界絕對是大師級人物,天津相聲界的扛旗手。在上世紀相聲界,和侯寶林,劉寶瑞等同為大師大家。相聲界主要三大派就是馬派,侯派和常派。

戲劇曲藝文學等人文社會學科,很難也不必講究名次,風格不同,受眾群體不同。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那麼誰是排第一呢?喜歡李白的讀者說李白第一,喜歡杜甫的讀者說杜甫第一,非得爭執不就打起來了嗎!


岑詮


相聲說的是民間哪些事,說的是老百姓自己的喜怒哀樂,圖個樂子!你要是沾上政治傾向,對不起,你已經是自降一格!單從這個角度看,‘大師’們說的到底如何,大家心中有數了吧!


春江浦


相聲四門功課,說學逗唱,馬三爺肯定不能門門算第一,但相聲講究一個過程,學演變練精……學和演都是初級階段,變就是變為自己的東西,就是化,這個最重要,沒有變,一輩子都是模仿,張壽老說過,學我者生,像我者死!就這個變,或者說化的境界,我覺得馬三爺第一了,他的段子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形成了很多獨有的段子,別人演不了,比如開粥廠,(當然現在很多人演,但那都屬於臉皮厚的,拿不起來,硬拿,那就另當別論了)。還有一些段子比如黃鶴樓,雖然演的很多,但路數和三爺不一樣,三爺獨樹一幟。馬家後繼乏人,除了本身子女後代從業少,還有就是三爺確實不可複製,別人來繼承怹,太難了,幾乎不可能。


天真君公83260442


排不排第一,不是隨口一說就能定的,而要觀眾認可。我認為在單口相聲裡馬三立老師可算是一位頂級大師。但說相聲界排名第一,這種說法就不對,因為任何一個有作為的都不可稱為第一,世上事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