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祕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祕訣」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河南日報》9月21日06版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金秋時節,懷川大地一派豐收景象,勞作的人們臉上洋溢著收穫的喜悅。

北依太行、南臨黃河的焦作,呈北山、中川、南灘地貌,耕地面積雖僅有293.4萬畝,卻是聞名全國的糧食高產區:全國第一個黃河以北噸糧市和全國第一個小麥千斤市,糧食單產水平保持全省領先地位。

焦作糧食單產何以“年年高產,今又高產”?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記者走近懷川大地尋求答案。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良種推廣夯實基礎“築根基”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圖片來源新華網)

良種,是糧食優質高產的基礎。焦作承擔的省級優質小麥種子基地面積穩定在100萬畝以上,佔全省小麥種子繁育面積1/4。“全國小麥看河南、河南小麥看焦作”已成業界共識。

“獨特區位優勢和優越自然條件,農民科學種田意識和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讓小麥種子籽粒飽滿、千粒重高、種子質量優,享譽河南乃至全國,銷售輻射8個省200多個市縣。”焦作市農業局局長王國建說。

圍繞“河南糧食核心區建設”,焦作依託種子產業項目提升種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做大做強種子產業發展隊伍。焦作市種子管理站站長劉長青說,全市有40多家種子生產經營企業、2個院士工作站,選育了平安9號等小麥新品種和懷玉20等玉米新品種。

焦作積極推進優質專用強筋小麥種植,引進推廣優質強筋小麥品種。今年全市優質強筋小麥收穫面積23.26萬畝,其中繁育優質強筋小麥種子近20萬畝。全市優質強筋小麥種植面積將擴大到33萬畝。

有例為證:懷川種業研發的懷川66號小麥有成品色澤亮黃、麵筋品質好和澱粉黏度高等優勢,將大面積推廣。該品種填補了我國麵條專用小麥的空白。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病蟲防控撐起豐產“保護傘”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病蟲害防控是糧食增產支起的一把“保護傘”。焦作市植保植檢站副站長張玉華介紹,及時對病蟲發生趨勢預測預報,發佈農作物病蟲情報,為制定病蟲害防治對策提供了依據。

印發防治意見和技術卡片,發放到種糧大戶、植保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和農民手中,確保群眾防治有的放矢,提高防治效果。

目前,全市現有植保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95個,從業人員1190人,擁有植保施藥機械4380部,日作業能力10萬畝,應對小麥條鏽病、赤黴病、粘蟲等病蟲害的能力明顯提升。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配方施肥量身定製“營養餐”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圖片來源新華網)

通過科學測試分析,焦作農業局確定施什麼肥、施多少,怎麼施,達到提質、節本、增收的目的。2017年,測土配方施肥覆蓋村已達100%。目前,全市共提供作物配方72個,發放施肥建議卡10萬份,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30萬畝。

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工作,使畝均增產糧食35.5公斤,畝均節約化肥(純)1.1公斤,實現增收節支17635萬元。

焦作市農業局副局長石家富認為,配方施肥改變了農民盲目施用和過量施用化肥的習慣,改善了農田環境,提高了耕地生產能力。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農技推廣破解服務“零距離”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農業科研成果只有落到田間地頭,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焦作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王萬泉說,通過培育科技示範戶、示範基地,對接科研院所,對農民、新型經營主體實施多元化推廣服務,為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藥的示範推廣起到推動作用。

實施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和區域站建設,為農技服務人員延伸到基層服務提供平臺;通過試驗基地的示範,發揮科技輻射帶動作用。“有效解決農業科技與生產發展‘兩張皮’和農技推廣‘最後一公里’的難題。”焦作市農業局科教科科長宋勝利說。

通過開展“科技人員包村行動”,429名科技人員分包1734個行政村,組織糧食生產技術服務,指導農民落實機械深耕、種子包衣和肥水調控等技術措施。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高產創建示範引領“高水平”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圖片來源新華網)

高標準糧田建設是糧食豐產豐收的基礎。焦作把高標準糧田建設作為保豐收的基礎來抓,以科學規劃為引領,以資金整合為重點,推進高標準“百千萬”工程建設。2012年以來,全市整合項目資金近19億元,建成169.36萬畝高標準永久性糧田。

今年全市小麥收穫面積265萬畝,畝產543.27公斤。整建制10萬畝小麥核心區畝產641.5公斤,超高產田達到畝產794.8公斤。

據農業部門調查預測:今年焦作秋糧收穫面積203.63萬畝,平均單產達583.46公斤,較上年增加7.88公斤。

糧食豐,則天下安。糧食高質量發展的背後,是焦作農業系統幹部職工和農民群眾不懈努力的結晶。行走在焦作田間地頭,秋收種麥奪高產的場景映入眼簾,激盪出糧食高產的內生動力,正以穩健的腳步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年年高產,《河南日報》探秘焦作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